暂无简介
月溪禅师(1879-1965),俗姓吴,出生于云南昆明,原籍浙江钱塘,人称“八指头陀”。擅弹七弦琴、诗词。公元1965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晚八时涅盘,住世八十七载,肉身至今不腐,现供奉在香港沙田万佛殿。
问:根本无明与一念无明的分别? (南京梅光羲) 月溪禅师答:根本无明即无始无明,是无善恶、是非、烦恼、爱欲、思想,是无知无觉的,即是宋儒所讲的喜怒哀乐未发,老子的清静无为,先天道的先天无极,哲学家的清净快乐,陆象山的吾心宇宙,儒家的天命之性,参禅的无明窠
有人说:以物质文明而言,东洋比西洋落后两百年;以精神文明而言,西洋比东洋落后两千年。此语骤闻似嫌浅薄,细加玩味,则又似非全无根据者。物质不待言,精神方面,其最高目的,乃在发现真理,而真理则以能
问:无始无明与一念无明分别如何? (南京法一和尚) 月溪禅师答:无始无明与一念无明,自无始以来就有的,不能见佛性即为无始无明所遮障,无始无明是空空洞洞、一无所有、无知无觉、不起念,禅宗所说的黑漆桶底、无明窠臼,把这个无明一打破,即见佛性,是无始而有终的;
北京李广权 问:古云:法离见闻觉知,若行见闻觉知求法,非求法也。照我解说,自性如如不动,是真知真觉,如古人云:是知而无知,不是无知而说知。见闻觉知求法,若将妄念断尽,是无始无明,空无所有,是无知而说知也;起一念,不知有不知无,非空非有,历历孤明,是见闻觉知作
六祖偈神秀偈研究 月溪法师讲 胡品生录 ----------------------- 佛经中无此说 各派祖师不一定皆明心见性 僧肇、道安、吉藏之错误 僧肇〈无名论〉之错误 各派说法应以大乘经典参考 各派说法从何而生? 佛未说断妄念,只要你除执着 《大乘起信论》与《华严经》
大乘绝对论 月溪法师 释迦佛用无上智慧传授直接禅法,本来没有相对和绝对,但是为了引导众生脱离虚妄,叫做相对,以便登上真实的国土,叫做绝对,所以才有说法普渡众生的事。 这种禅法不外否定相对
问:法师言众生本来不是佛,究竟佛性先有?无明先有? (南京法一和尚) 月溪禅师答:不能说佛性先有,亦不能说无明先有。佛性、无始无明、见闻觉知、一念妄想,无始以来本有。众生本来是众生,众生皆有佛性,我今说一譬喻,譬喻金矿内的金子,金子不显露出来,便是为泥沙
月溪法师成道记 生死事大,六道皆苦,欲了生死,须超轮回。数千年来,解释生死最透澈者,唯释迦如来一人而已。释迦佛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性超脱生死,永离轮回,且人当生即可得见佛性。故自白马驮经西来,佛法盛传中土,达磨一苇东渡,大乘宏扬神州。以故,高僧
问:明心见性后,还念佛不念?或念阿弥陀佛?或念药师佛?照我解释,自性与诸佛无二无别,自性就是佛,还念什么佛?自性遍满十方,还有何处可生?是否? 月溪禅师答:不错。
月溪法师警语 人命无常,过于山水,今日虽存,明亦难保,念念不停,尤如奔马,马到崖前,收缰恐晚,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今生不将此生度,更向何生度此生,一口气不来,惟有业随身,生时不带一文来,死时不带一文去,努力今生须了却,更莫屡劫受余殃,不受一
终南山大悲和尚问:法师说法,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那一个心来说法?月溪禅师答:自性无两际、无中际、无后际,你唤什么叫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佛云:“我说法四十九年,未曾说着一个字。”
芜湖广通大师 问:参禅与念佛的分别? 月溪禅师答:华严经中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迷昧不能证得。故我佛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开示众生,悟入佛之知见,令众生明白本有之自性,我佛如来为一大事因缘出世,一大事者,就是指令众生明白本
苏州章炳麟 问:理学与禅宗的辨别? 月溪禅师答:理学者,即经学也;离开经学讲理学,堕入二乘禅学、堕入老庄之学。禅学分为四种,就是以前我讲与你听的,小乘禅是断六根,二乘禅是断一念无明,大乘禅是破无始无明,最上乘禅是拈花示众、喝棒痛骂;断六根是见闻觉知的净
上海段祺瑞 问:怎么是参禅的法门?怎么是念佛净土的法门? 月溪禅师答:释迦如来去雪山修道,四十九年说法,古今的祖师为佛法不惜身命,古今的居士苦心研究,别无他事,就是要我们一切人识取本来自性,就是此一事,余无他事;佛祖开示种种法门,亦是为这一桩事,别无他事,
英国人香港蒲乐道 问:法师说有八个外国徒弟,最喜欢我。我是剑桥大学学生,已食长素三年,我有一个疑问,请问法师我静坐时,将很多的妄念都断了,清清净净的,再将清清净净明明白白的这个念头都断了,只有一点知觉,恍恍惚惚渺渺冥冥的,再将这点知觉都断尽,是无知无觉
上海陈宝宾 问:为什么和尚不结婚?是否佛教一切人都出家? 月溪禅师答:和尚不结婚,是因结婚以后有子女的累赘,为家务事缠缚,不能何担如来阿弥陀佛,到处宏扬佛法,普渡众生;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是教一切众生明白本有佛性,不受生死轮回的痛苦,不是教一切人都
大乘佛法简易解 月溪法师 目录 集十三经提要 佛性真如法身净智妙圆菩提自性佛身空如来藏见性成佛圆觉 辨真妄(由其起妄?返妄归真?) 婆伽婆 见闻觉知(小乘断六根) 妄念无明(中乘修十二因缘法) 大乘佛法(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 大乘佛法宗教之分 大乘佛法应离四病
月溪法师谈顿悟 问:悟后的光景如何?答:悟后无量的生死种子和盘托出,此时根尘识俱变为佛性,见性后在本体上看,是一律平等的,无所谓佛,无所谓众生,无所谓众生成佛,生死涅槃犹如昨梦,菩提烦恼同是空花。未见性前,一假皆假,妄识所支配故。既见性后,一真皆真,真心
月溪法师谈佛性 问:坐时心里清清净净,不住有,不住有无;不住非有,不住非无。照而常寂,寂而常照。惺惺寂寂,寂寂惺惺。是妙有真空,真空妙有。起念动念历历孤明,不被外缘所转,是佛性否? 答:佛性是如如不动的,以上所说的与佛性了不相干,是无始无明及见闻觉知净缘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