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故事广释 尼弥王的故事 摩登伽女与阿难 摩耶夫人 智言慧语 国王拒美人 百喻经故事全集 百业经故事集 佛经民间故事 法海搜珍 佛典寓言 佛典故事
佛经故事
  • 因家有貌美妻子而遭人陷害,结果…… 因家有貌美妻子而遭人陷害,结果……

    从前,有一位男居士,侨居在舍卫国。居士家中有位妻子,年轻貌美,风华绝代,闻名遐迩。朋友们都很想见她一面,但居士始终不让妻子见他们。有人就把这事告诉国王,国王也想看看这位美女究竟相貌如何,但实在找不到理由。有一个官员给国王出谋划策:“他们夫妇俩都奉持五戒,虔心供养修道之人,都会亲手端饭送菜。大王就伪装成一个沙门,到他们家门口托钵乞食,必然可以看到这位美人。”国王就采纳这位官员的建议,化装成沙门来到居士家门口。居士妻子看见沙门前来乞食,赶紧出来,上前行接足礼。国王仔细查看居士

  • 牧羊女善生供佛乳粥的故事 牧羊女善生供佛乳粥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前为太子,舍弃王位,出家修行。先四处参访,后来六年专修苦行,身体虚弱,骨瘦如柴。他认识到苦修不能得道,便决定乞食,增加体力。清晨时分,菩萨穿好了袈裟,准备到村中乞食。前一天晚上,这里的守护神托梦给名叫善生的牧女,告诉她:“你经常给清净的修行人供养食物,现在这个修行人要舍弃苦行,开始进食了。你应当先发愿:‘愿他吃了我供养的食物后速得无上正等菩提’。机不可失,快快行动。”善生用一千头母牛的乳汁,煎煮七遍,取其最精华部分,放在干净的新锅内,与醇香的粳米煮成乳粥。正煮时,乳粥表面

  • 提婆达多在阿鼻地狱的时间有多长? 提婆达多在阿鼻地狱的时间有多长?

      提婆达多几次谋害佛祖,最后堕入阿鼻地狱。  阿难尊者说,正如佛祖所说,这都是提婆达多咎由自取,自己作恶,导致自己堕入地狱。我现在悲伤的是,提婆达多虽然不顾自己的名誉,不顾种族的荣誉,不为父母尊

  • 金色比丘尼的前世因果 金色比丘尼的前世因果

    当年佛陀在舍卫城时,一个下劣种姓的人家生了一个具有十八种丑相的女孩,父亲说:“这样丑陋的孩子,干脆到晚上把她溺死喂狗。”母亲说:“这毕竟是我们的孩子,还是暂时养着她,等生活能自理时再把她赶出去。”丈夫思虑再三也同意了。此后父母把她关在家中悄悄抚养,不让任何人看见。等这个丑女刚能独自行走,就被逐出家门。从此她流浪街头、四处行乞,每天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后来她又染上了麻风病,更是痛苦难忍,在街道上辗转呻吟。阿难尊者见此情景后,对丑女生起了悲心,问她:“你是谁呀?怎么变成这个

  • 小偷冒充和尚去寺庙欲偷盗,结果成了真和尚? 小偷冒充和尚去寺庙欲偷盗,结果成了真和尚?

    某座寺院有一只黄金锅,寺院就用这只锅,煮出各式各样的东西给行路的人吃。有个男人想盗出那只锅,于是穿起袈裟,冒充和尚,混在僧众之间。当时,寺院内的一位高僧正在说他闻所未闻的佛法;正在讲“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那小偷听罢,内心不禁深深忏悔起来。他想:“我因这寺院有黄金锅而起偷盗之意,才混进这

  • 修行慈心是世间第一殊胜法门 修行慈心是世间第一殊胜法门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有一天,为诸比丘开示:“比丘们!当行慈心,广布慈心,因为修行慈心,所有瞋恚的心念自然能够化除。为什么这么说呢?你们当知,过去有一位非常丑恶凶暴的鬼,来到忉利天,迳自坐在帝释天王释提桓因的宝座上,天子们见到这个情况都非常生气,说道:‘哪里来的鬼怪,怎么可以坐在我们天王的宝座上?’奇怪的是,天子们的瞋心愈是炽盛,鬼怪的容貌却愈变愈端严。这时帝释天王正在普集讲堂与天女们游玩,天子便急忙到普集讲堂向帝释天王报告:‘天王,今天来了一位恶鬼坐上您的宝座,所有天子们都非

  • 大白象王以德报怨舍身献牙 大白象王以德报怨舍身献牙

      有一只六牙白象王生了两万只象子。它有两个母象配偶,一个年纪较大,一个年纪较小。  有一次白象王出去玩的时候,刚好经过一 棵大树,树上开着漂亮的花。它想把花送给两 位配偶,就用鼻子摇树,结果风吹

  • 恶念一起,他差点成了啖人鬼的食物 恶念一起,他差点成了啖人鬼的食物

    天色已晚。灯光下,来客端正而年轻的面庞透露着远行的疲惫。主人关切地询问陌生人:“年轻人啊,怎么会大老远来到这里?”来客回答:“我是舍卫国人。在我们的城内,不论男女老幼,都尊奉佛法,持守五戒、广行十善。然而,我在一次拜访昔日同窗的因缘下,无法婉拒对方家人殷勤劝酒,于是喝酒破戒。父母知道我毁犯佛戒,又违逆两位老人家的谆谆教诲,所以,把我赶出家门……我能在这里借宿一宿吗?”主人欣然同意,来客也就住了下来。事实上,这户人家并不寻常, 好客的主人长久以来事奉三位鬼神

  • 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 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

    有一段时间,佛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游行弘化。当时有一位天王的太子,名叫辟罗。一日,他从天上飞到祇洹精舍,五体投地顶礼佛足后,合掌问佛:“这世间的人都在追求衣服、饮食、七宝、欲乐、官爵、国土,是否有珍宝反过来追逐人们呢?”世尊赞叹辟罗王子:“你提出了一个好问题,确实有国土、珍宝、欲乐追逐人们的情形。”辟罗太子又问:“称人心愿、圆满如意的因缘,时时随逐于人,是什么意思呢?”世尊回答:“一切行为的造作不出两种:一是行善即能得福;一是造恶则招感灾殃。无论是福德或是灾殃,总是如影随形地跟着每一个

  • 诵咒得宿命通,疾病自然除愈! 诵咒得宿命通,疾病自然除愈!

    尔时拘楼孙佛在于空中。为一切众生除一切病故。除一切恶鬼障难故。而说咒曰:“南无佛陀耶 南无达摩耶 南无僧伽耶 南无拘楼孙 多咃伽多耶 阿罗呵提三藐三佛陀耶 唵 伽吒伽吒伽吒伽吒 吉帝吉帝吉帝吉帝 南无萨婆多 咃伽帝毗逾 阿罗呵谛三藐三佛陀毗耶 娑波呵。”尔时拘楼孙佛说此咒已。告虚空藏菩萨摩诃萨言。此咒是恒河沙同名拘楼孙佛已说。我今说之。我亦赞叹此咒不可思议无量功德。汝今至心受持。若未来世有

  • 不喝酒戒的由来 不喝酒戒的由来

    学佛要懂得把握自己的心志方向,坚持善行,断除恶行;如此才能保持身心清净,成就信实诚正的品格。佛陀在世时,曾于某年的‘结夏安居’结束后带着弟子们游化各地;他们到达某个人潮聚集的村落,村民见到佛陀都很恭敬。当佛陀带着弟子们走出村外,正要朝向拔陀越村的方向走去时,这些敬重佛陀的民众关心地告诉佛陀说:‘那个拔陀越村去不得啊!因为村里有一所修道院,院里盘据着一条毒龙,一靠近就会有生命危险,千万去不得啊!’佛陀微笑表示谢意,不过还是向修道院走去。佛陀的随从弟子中有一位善来长老,他在皈依佛陀之前,曾是

  • 僧人为保护鹅遭毒打,鹅竟这样报恩! 僧人为保护鹅遭毒打,鹅竟这样报恩!

    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发生过一件令人感伤的事情。一天,有一位比丘拿着钵盂去乞食,随缘而行,来到一位珠宝师家门口。当时,珠宝师正在为国王穿一串珍贵无比的珠子,看见门口有一位出家人来乞食,就放下手里的珠串,到厨房取饭菜。由于动作过于仓促,珠串放下去时,有一颗珠子蹦出来,掉在地上。珠宝师家里养了一只鹅,这时也在旁边,看见珠子掉下,以为是什么好吃的东西,于是一口把珠吞下,比丘在门口恰好看到这一幕。珠宝师拿着饭菜出来施给比丘后,转身再次整理珠串,结果发现少了一颗,他怀疑是被

上一页 1.. 15 16 17 ..20 下一页20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