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是调理的意思,调理身体健康,心态平和清净。‘伏’是降服的意思,降伏住自己的坏习气,日久功深,明了道理后加以修正。 佛教谓调和身口意三业,以制伏诸恶。《维摩经·香积佛品》:“以难化之人,心如猨猴,故以若干种法,制御其心,乃可调伏。”《旧唐书·蜀王愔传:“禽兽调伏,可以驯扰於人;铁石镌鍊,可为方圆之器。”
‘调’是调理的意思,调理身体健康,心态平和清净。‘伏’是降服的意思,降伏住自己的坏习气,日久功深,明了道理后加以修正。
佛教谓调和身口意三业,以制伏诸恶。《维摩经·香积佛品》:“以难化之人,心如猨猴,故以若干种法,制御其心,乃可调伏。”《旧唐书·蜀王愔传:“禽兽调伏,可以驯扰於人;铁石镌鍊,可为方圆之器。”
佛教谓调和身口意三业,以制伏诸恶。《维摩经·香积佛品》:“以难化之人,心如猨猴,故以若干种法,制御其心,乃可调伏。” 宋 梅尧臣 《吕山人同荆供奉见过》诗:“闻说道心调伏久,等闲休要起嫌猜。” 清 唐孙华 《再迭前韵》之一:“静中调伏道心多,早却杯铛避酒魔。”、
佛学大词典 对“调伏”解释如下:
(一)指内在之调和、控御身口意三业,制伏诸恶行。旨在令众生离过顺法,究竟出离。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四中):‘如法调伏诸众生力。’(二)指对外之教化,令三世怨敌、恶魔外道等舍恶降伏。谓柔者以法调之,刚者以势伏之。维摩经佛国品(大一四·五三七上):‘绍隆三宝能使不绝,降伏魔怨制诸外道。’
在密教中,有不动、降三世、军荼利、大威德、金刚夜叉等五大明王,作忿怒之相,以之为本尊,令怨敌、恶魔信服之修法,称为调伏法(梵abhica^raka ),系五种或四种修法之一。[新华严经卷五、维摩经疏(净影)、华严经探玄记卷四]
调伏者有六种:一者性调伏。二者众生调伏。三者行调伏。四者方便调伏。五者熟调伏。六者熟印调伏。性调伏者。有善种子故修善法。修善法故坏二种障。一烦恼障。二智慧障。修善法故身心清净。身心清净故若遇善友诸佛菩萨。若不值遇能坏烦恼智慧二障。如痈已熟若遇医师及以不遇悉得除愈。譬如瓦器任用之时。名之为熟。如菴罗果等任噉食时。亦名为熟。一切众生亦复如是。修集善道毕竟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是名为熟。是名性调伏。众生调伏者有四种。一者有声闻性得声闻道。二者有缘觉性得缘觉道。三者有佛性得佛道。四者有人天性得人天乐。是名为四。是名众生调伏。行调伏者有六种。一者根调伏。二者善根调伏。三者智慧调伏。四者下调伏。五者中调伏。六者上调伏。根调伏者。以调根因缘故。得长命好色种姓自在大力言音微妙男子之身无能胜者。具足成就是报果者。任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常为众生修集苦行。其心初无忧愁悔恨。是名根调伏。善根调伏者。性不好乐造作恶业。五盖轻微诸恶觉观渐渐羸弱。乐受清净纯善之言。是名善根调伏。智慧调伏者。菩萨摩诃萨修集智慧故。心行旷大善能受持读诵经典。解善恶义思惟分别广为人说。以修集智慧故。任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能具足根调伏善根调伏智慧调伏者能净智障。若具根调伏能净报障。若具善根智慧调伏。能净智障及烦恼障。下调伏者有二种。一者不于无量世中修集善法故。二者不乐推求善根智慧故。名下调伏。中调伏者。于无量世修集善法。得善根调伏不得智慧。名中调伏。上调伏者。具上三事。是名上调伏。方便调伏者。有二十二。一者界增长。二者现在因。三者入于出家。四者初发。五者非初发。六者远净。七者近净。八者庄严。九者至心。十者施食。十一者施法。十二者为示神通生信心故。十三者为说法得生信心。十四者说深密藏广分别法。十五者下庄严。十六者中庄严。十七者上庄严。十八者听法。十九者思惟修集。二十者摄取。二十一者呵责。二十二者不待请说及待请说。界增长者。具善种子。具善种子故他世善根复得增长。现在修集法种子故。他世法种子亦得增长。是名界增长。现在因者。现在世中说法不谬。听法不谬如法受持。因先世因增现在因。因现在因增未来因。又现在因增现在因。是名现在因。入出家者。亲近善友诸佛菩萨信心得生。得信心故舍离世法。受持修行出世之法。出世法者。谓菩萨戒。若不能受名字沙门不名出家。断欲法故乃名出家。不受如是菩萨戒者。不名毕竟永断欲法。断一切爱名为出家。受毕竟乐名为出家。乐易行道名为出家。增长佛法名为出家。乐持禁戒名为出家。是名入出家。初发者。初发心时不乐生死。不乐生死故信心得生。修集于道增益佛法。是名初发。非初发者。发心已后亲近诸佛及佛弟子。受持禁戒读诵书写广为人说。乃至增长上上善法。是名非初发。远净者。如不受持菩萨禁戒。不能读诵书写解说。不随师教嬾堕懈怠。经无量劫不能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远净。近净者。受持禁戒读诵书写为人解说。随顺师教懃修精进。速疾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近净。庄严者。至心懃求无上佛道。为菩提故持菩萨戒。为怖畏王师长和上。为名称故持菩萨戒。是名庄严。至心者。于佛法中至心系念。无有疑网不忍之心。护持正法。以菩萨藏菩萨摩夷教化众生。于师和上耆旧长宿有德之人深生恭敬。懃供三宝无有休息。深信三宝常住不变。是名至心。施食者。菩萨摩诃萨见饥馑者施以饮食。随前所须一切供给。是名施食。施法者。菩萨若以一句一偈乃至半偈一部一藏。广为众生演说其义。为菩提故教令行善。是名施法。为示神通生信心者。菩萨摩诃萨以大神通示诸众生。为怜愍故。欲令众生心清净故。为知众生信心净故。为见众生净庄严故。为令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故。是名神通。说法生信心者。菩萨自知未有利益。为利他故而演说法。亦复知因利益他故。能灭己罪而演说法。又复自知为他说法。亦得增长已所修善。是名说法。说深密藏广分别法者。菩萨摩诃萨以方便力。能为众生开示如来甚深密藏。为令众生解其义故。为有智者增善根者说深义故。是名说深密藏广分别法。下庄严者。不能至心常行无上贤圣之行。是名下庄严。中庄严者。虽复至心修集圣行不能常行。是名中庄严。上庄严者。亦常亦至心。是名上庄严。听法者。若修无上佛法之时。至心听采十二部经。受持书写读诵解说。是名听法。思惟修集者。既听法已身心寂静。思惟其义破坏疑心。修集三想。谓定慧舍。是名思惟修集。摄取者。以无贪心为人说法。受畜弟子善为教诫。施其衣钵病给医药。知烦恼起随病说法。是名摄取。呵责者。若自知见所起烦恼呵责身心。起烦恼者。不能自利及利益他。轻罪见中中罪见重。如人乱心堕坠坑陷。已堕之后不宜复堕。烦恼若起应当调伏。若见弟子起微烦恼应当呵责。不应受其礼拜供养乃至杨枝澡水。若犯大罪应作摈出羯磨。若呵责者自利利他。是名呵责不待请说者。为自利益受持读诵解说深义。为破众生所起烦恼。为增众生所行善法故为说法。如已所持如持而说如法而住。何以故。菩萨若不如法住者。众生轻慢而作是言。汝自不能如法而住。云何教他。汝今方应从他受法。云何反更为他说法。是名不待请说。待请说者。如持禁戒懃修精进。具足善根乐处闲静。常为一切之所恭敬。所可演说人皆信受。知义知辞善能说法。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作如是言。唯愿大士。为调众生开甘露门。是名待请而说。如是等二十二事谁调伏耶。谓六种菩萨住六地者。如是菩萨则能教化调伏众生。何等六地。一者至心专念菩提行地。二者净心为菩提道地。三者如法住地。四者定地。五者毕竟地。六者成就菩提道地。是名为六。为欲调伏无性众生。说人天乐令得不退。为有性说令得调伏增长善法。是名熟调伏。熟调伏印者。声闻之人于无量世修集善根。是名下熟调伏印。复有下熟调伏印。谓下软心下庄严下善根。不能破坏三恶道报。现在不得四沙门果及以涅槃。是名下熟调伏印。云何中熟调伏印。若得中心中庄严中善根破三恶道。现在不得四沙门果及以涅槃。是名中熟调伏印。上熟调伏印者。有上心上庄严上善根破三恶道。现在能得四沙门果及以涅槃。是名上熟调伏印。缘觉亦如是有二事胜。一者修集道胜。二者无师得道胜。菩萨摩诃萨住此专念菩提行地。是名下熟调伏印。住第二地名为中熟。住第三地名为上熟。初地菩萨其心微软。庄严亦尔堕三恶道。修行已经初阿僧只。初阿僧只劫未能具足无动无上清净三十七品。中熟调伏印者。菩萨中心中庄严。不堕三恶。修行已经第二阿僧只劫。虽得清净不动转善具三十七品。未得具足最大寂静三十七品。是名中熟调伏印。上熟调伏印者。菩萨摩诃萨住上熟调伏印。上心上庄严不堕三恶。修行已经第三阿僧只劫。具足清净不动转善。获大寂静三十七品。即是菩萨无上道故。名为大净不动纯善最大寂静。是名上熟调伏印。下熟调伏印有三种。下下下中下上。中熟有三。中下中中中上。上熟有三。上下上中上上。菩萨摩诃萨具足如是等调伏者。则能增长无上佛法。教化众生调伏诸根。智慧猛利能为众生开示三乘。
调伏手、足及言语
调伏手、足及言语,调伏居于主宰地位的心,内心喜悦、寂静、独处、知足的人,才是真比库。
有一位比库善于投掷石头,即使快速移动的目标,也能准确投中。有一天,他和另一位比库到河中沐浴,完毕后,他们坐着休息。这时候,他看见两只大雁鸟在天上飞,他告诉同伴,他可以用石头掷中其中一只的眼睛。说完之后,他就拾起一块鹅卵石,瞄准其中一只大雁鸟投了出去,结果如他所说的直接命中。大雁鸟一声哀号后,堕落在这年轻比库的脚下一命呜呼。
同伴目睹这件惨事后,向佛陀报告。佛陀告诫他:「比库!你为什么要杀大雁鸟呢?尤其身为比库,更应训练自己对众生要有慈悲心,并且精进求解脱。
调伏:调教驯服,降服。
《旧唐书·蜀王愔传:“禽兽调伏,可以驯扰於人;铁石镌鍊,可为方圆之器。” 宋 苏辙 《历代论一·汉文帝》:“ 匈奴桀敖,陵驾中国。帝屈体遗书,厚以缯絮,虽未能调伏,然兵革之祸,比武帝世十一、二耳。” 现代作家许地山 《缀网劳蛛》:“但他底威仪常是调伏这班人邪念,教他们转过心来承认她是他们底师保。”
六道轮回原为印度婆罗门教的世界观,后佛教引用,佛教把婆罗门教称为外道。所谓生死轮回是说“舍此蕴已复趣他蕴”。世间众生因造作善不善诸业而有业报,此业报有六个去处,被称为六道。六道是佛根据业报身所受福报大小划分的。分别为:天(化生)、人、畜生、阿修罗(魔)、饿鬼、地狱(化生)。
六字大明咒见于《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又称六字大明陀罗尼、六字真言、嘛呢咒,中文拼音参考发音为:嗡(ong)嘛(ma)呢(ni)呗(bei)美(mei)吽(hong)。汉地、藏地、蒙古发音有微小的不同。六字大明咒是观世音菩萨心咒,源于梵文中,此咒含有诸佛无尽的加持与慈悲,是诸佛慈悲和智慧的音声显现。六字大明咒是“嗡啊吽”三
我们凡夫因为还没有断除烦恼,我们的心还没得到有效地调伏,遇到一些境界时,心就会跟随着境界转。这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我们作为佛弟子,学习了佛法,学习了这篇故事,就应当效仿佛陀的这种忍耐,学习佛陀对这种现象的观察智慧。同时,我们要学习佛陀对众生的广大慈悲。
什么是佛教所说的我慢?傲慢之墙,自我束缚 ‘慢’就是骄傲的意思。换言之,也就是自尊心过份强烈。由于长时间太过于保有自己的自尊心,因此,他的内心里面变得很敏感、变得神经衰弱,别人善意的建议,他都会误认为是恶意的攻击跟伤害。由于太过于保护自己,以致内心里容不下任何一个人,这称之为骄傲、我慢。
问:我父亲去世后我把我妈接我家,我对她很孝顺,很爱她。自从我学佛二年后,不知为什么特别不愿听她说话,只要她一说话我就特反感,总顶撞她。我深知不对,曾跪地向她道歉、发誓,但事后还是不愿听她说话。
我们凡夫的心有两种攀缘,第一个,攀缘外境。第二个,向内攀缘内心的自我。我们看看这个攀缘内心的自我是怎么回事?我们把它念一遍。诸法无我:我者,真实、主宰、自在义。谓一切法显现,都是因缘和合而有,这是诸法存在的规律。
经书上讲:“因地不真,果招纡曲。”她发心的这个因地,不是正因,不是真正为了信仰,为了想修行,想了生死,不是因这个来的话,这都是因地不真的现象,因地不真的人,就是你帮她剃度以后,一旦业障现前,她的烦恼比一般人还要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生路上,要多亲近佛法僧三宝,多亲近真正的师长益友,同时,也需要“远离”以下这六种人或事:远离“非正命”。佛教的“八正道”里郑重地提到了“正命”,就是如法的谋生手段,谨慎选择从事的职业。
年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邪淫之人,如堕深渊,无尽痛苦,毁伤身心。俗话说“色字头上一把刀”,一旦生了邪念,动了邪淫,便是种下了堕入魔道的恶因。淫欲之事,乐少苦多,犹如逆风而执炽炬,愚者不放,必见烧害,贪恋邪淫,一时冲动,后患无穷,苦果立即现前。
天人福报各个不同,所以同样的食物,每个人所感受的味道也都不一样。因此,我们如果老是感到外面境界不对劲,便应当观察,是否自己的心出了问题?如果一味的怨天尤人,这样只会更损自己的福报,因而从苦入苦。人的生命当中不可能永远高潮迭起,总是起起伏伏的。
人都会做梦。有人在梦中发了财,有人在梦中升了官、出了名,有人在梦中娶了娇妻、生了爱子等等,这些是好梦;也有人在梦中破财、遭贬、遭灾、离婚甚至被杀,这些是坏梦。不管好梦、坏梦,人一旦醒来,就明白了那些全是假的,自己了无所得。
有人问:“我活的好像到了前进不了,也后退不得的地步,您说该怎样调整心态?”我答:“这种情况,不论出现在事业中,还是学习上,既然还得硬着头皮干,不妨专门找个时间让自己静一静,来个‘彻底放下、勇敢拿起’的壮举。”有个小故事:
这篇文章对那些曾经犯了邪淫的人但是又想彻底戒除,并且想弥补曾经因邪淫而损失的福报的人来说是很难得的,想真心戒除邪淫的有缘人请耐心看完,肯定获益匪浅,并且能增加戒除邪淫的信心!戒淫得善果!所谓“天道祸淫,不加悔罪之人”是确实可信的。
当我们需要校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难时,请避免陷入负面情绪,您可以跟随以下四大招,来一步步解决困难,把烦恼转化为成长的契机。1、直面困难。当困难来了,不必慌张或恐惧,负面情绪无法解决问题,只会让人乱了阵脚。
小白:“小龙,我昨天说的话,你别往心里去啊。你懂的,我就是‘刀子嘴豆腐心’。”小龙:“……你这么说,好像不原谅你,就显得我很小气。”小白:“嘿嘿,你最大度,咱们握手言和吧。”小龙:“不太有诚意,我考虑考虑。”“刀子嘴”背后是“豆腐心”吗?
当今社会人事繁杂,因此,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具备良好的处事态度就显得十分重要。具体表现在:1 遇事不抱怨。世间之事终究不离业力与因果,明白这一点,遇事就不会抱怨,且能随顺因缘,顺势而转。2 办事不讨好。为大众做事,不存私心,不为取悦,这样才能坚持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