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佛理 铁窗下的醒悟 善护口业 人生佛教语录 出家因缘 入佛因缘 基本佛学 宗派简介 佛经简介 佛教僧侣与居士 佛教修行及戒律 佛教基本教义 佛教基础知识 佛教名词
入门知识
  • 恶心自贼

      《佛般泥洹经》说:心当随人,人莫随心,心者误人,心杀身,心取罗汉,心取天,心取人,心取畜生、虫蚁、鸟兽,心取地狱,心取饿鬼,作形貌者,皆心所为。所以,人的心一念三千,时而天堂,时而地狱。我们的

  • 致富之道

    一、什么是财富  财富,是每一个人所希望,所喜欢的。什么是财富呢?金银、珍珠、玛瑙、琥珀……是财富;身体的健康、生活的如意、前程的顺利、眷属的平安、内心的能源,也是财富;信、戒、惭、愧、闻、施、定

  • 惭愧

    一、惭愧的意义  惭愧,是惭与愧的并称,即羞耻过罪之精神作用。《俱舍论》谓,自省所造之罪恶而感羞耻之心为惭,以自己所造之罪面对他人时引以为耻之心为愧。《大般涅槃经·梵行品》说:惭者,自不作罪;愧者

  • 生命的维系

    一、田宅众生有  凡人生活在世间上,必须要有良田以资生,因为色身必须依靠粮食的滋养才能生存下去;要有舍宅以安住,因为没有遮风蔽雨的房舍,就要露宿街头。所以,田宅为众生所拥有。  有人良田非万顷不能

  • 常富之道

    一、信佛法众行恭敬  在人生的旅途中,有的人常常感到自己没有主宰,不能确立中心的目标,这是因为他本身还没有信仰所致。没有信仰的人,往往不能使思想统一而产生力量。信仰可以把各握不同的见解陶融成统一的

  • 真智者

    一、恭敬不喜  佛教常有三关之说,即名关、利关、恭敬关。一般人对于名关、利关,都比较容易看淡,而恭敬关,则十之八九皆难突破。唐懿宗钦仰悟达法师的德风,因此待之备极礼遇,特尊为国师,并赐檀香法座,国

  • 说话的艺术

      说话不容易,然而语言又是人与人之间勾通的桥梁。因此,要能达到双方勾通的效果,说话就必须有要领,否则就会有做人难,难做人之苦。那么,要如何说话呢?《十善业道经》提出四点要领如下:  一、言必契理

  • 修行之道

    一、恒思得慧根  般若是诸佛之母,《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云:如来则从智慧度无极生。设人观察,推其本末,过去、当来、现在诸佛,谁为母者?则当了知:智慧度无极是其母也。所以,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智慧。

  • 一生与佛有缘

      一九二四年四月,我出生于江苏南通的工人家庭。父亲是木匠,母亲务农,全家九口,全靠父亲力作,维持生活。我七岁时,父亲为我取名宝林,送入私塾读书。同学中有两位小尼姑,她们读《心经》时,我暗中随她们念,不久,能够背诵。

  • 沈家桢自述学佛经过

      各位法师、各位同修。昨晚想想学佛的经过,发觉有一点值得向各位提出报告:我现在的心态,是衷心感激这一生中,所有遇到过的法师、长者、大德、善知识、父母妻友。而特别要强调,我昨晚所发觉的一点,是我衷

  • 杨洪居士自述入佛因缘

      也许从小我就与佛门有缘吧。小时候,生在安徽无为县的我直到三岁都不会讲话。心地善良、虔诚学佛的母亲便抱着我到山上的庙里去拜佛许愿。结果回来后不久,我就真的会说话了。  十八岁时我应征入伍,被选为

  • 一位高干女婿学佛参禅的历程

      也许从小我就与佛门有缘吧。小时候,生在安徽无为县的我直到三岁都不会讲话。心地善良、虔诚学佛的母亲便抱着我到山上的庙里去拜佛许愿。结果回来后不久,我就真的会说话了。  十八岁时我应征入伍,被选为

上一页 1.. 16 17 18 ..20 下一页20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