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名词 佛教基础知识 佛教基本教义 佛教修行及戒律 佛教僧侣与居士 佛经简介 宗派简介 基本佛学 入佛因缘 出家因缘 人生佛教语录 善护口业 铁窗下的醒悟 基础佛理
基本佛学
  • 初级佛学 第一课 佛

    【佛的意义】──觉者  「佛」为「佛陀耶」的简称,乃梵语之音译,为如来十号之一。如来十号为:「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一般习惯简称「佛」。 

  • 初级佛学 第二课 禅修的意义与方法

    【禅修的意义】  佛法的真理至深极广,其中最能使吾人受益者,莫如止观法门。《小止观》云:「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所谓「止」是止心不动,「观」是使

  • 初级佛学 第三课 释迦牟尼佛

    【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  佛教的教主为「释迦牟尼佛」。「释迦」意译为能仁,代表释尊度化众生之悲、智、愿、行。「牟尼」意译为寂默,表释尊之心寂然不动、常寂常照,已达究竟圆满的境界。不仅自心寂然不

  • 初级佛学 第四课 中台四箴行

    【前言】  人生在世,离不开做人与做事。一个人待人处事的态度与作风,不仅征显其人格,亦影响其未来的前途发展。做好人、结善缘、种善因,前途就光明;起恶念、做坏事、种恶因,前途就是黑暗。人身难得,我们

  • 初级佛学 第五课 四圣谛(一)苦谛

    【前言】  诸佛说法,总不离四圣谛的范围。四谛为佛教之基本教义,释迦牟尼佛从初转法轮度五比丘,一直到最后涅槃度须跋陀罗,都是讲四谛的道理。佛法中无论大乘、小乘,渐修、顿悟,或显、密等法门,皆是以四

  • 初级佛学 第六课 四圣谛(二)集谛

    【集谛】  「集」有招集、集聚之义。集是苦的因,能招感、集起生死苦果,如贪、瞋、痴等烦恼,能集起三界六趣之苦报,故名「集谛」。  今生的苦报,是由于过去所种的集因,集合过去的善业、恶业,而有今生的

  • 初级佛学 第七课 四圣谛(三)灭谛、道谛

    【灭谛】  人生有诸多痛苦,皆是由于自己过去、现在所造作的烦恼业因,因而招感苦果。若欲解脱人生的痛苦,则须寻找究竟安乐的处所为归宿;而此离开一切烦恼,达到寂灭安乐的境界,即是「灭谛」。  「灭谛」

  • 初级佛学 第八课 八正道(一)

    【前言】  「八正道」亦名「八圣道」。所谓「正道」者,可令众生苦集永尽,达于涅槃寂静的圣贤境界,故八正道亦称八圣道。  远离偏邪,故称「正」;修之能转凡愚、成圣智,故称「圣」;通乎涅槃,故称「道」

  • 初级佛学 第九课 八正道(二)

    八正道为: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正命】  「正命」:「命」指赖以活命的生计,「正命」即是从事正当的职业;就一般而言,凡是不违背法律、道德标准的生计,就是正当的职

  • 初级佛学 第十课 皈依三宝的意义

    【前言】  修行学佛以皈依三宝为入门之基,「皈依三宝」又称为「三皈依」,三皈依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大毗婆沙论云:「谓为受已信敬三宝,诸天善神

  • 初级佛学 第十一课 五戒十善

    【前言】  一般人认为宗教不外乎是劝人修善,因此只要心存善念即可,不一定要修行学佛。然而,世间善恶的标准不一,随着时代、民族、文化、宗教、思想的不同,对善恶的判定也有所不同,莫衷一是。所以佛垂慈训

  • 初级佛学 第十二课 十法界

    【前言】  十法界分为四圣与六凡,四圣是指佛、菩萨、缘觉、声闻四种圣者的果位,乃圣者之悟界;六凡则指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及地狱等六界,为凡夫之迷界,亦即六道轮迴的世界。【四圣】  佛、菩萨、

  • 中级佛学 第一课 四威仪

    【前言】  佛门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皆不出行、住、坐、卧四者,所谓行如风、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此四威仪,正是行者日常举止所应遵循的仪则。  「威」以德显,由严持戒行,众德威严,有威可畏,故非强

  • 中级佛学 第二课 慈悲观(一)七周缘慈

    【前言】  古德云:「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若有瞋恚仇恨之心,则口出恶言,或大动干戈,甚而伤生害命,如此一来,不仅恼害众生,亦障蔽本自清净之佛性。瞋恚有如毒火,能坏一切善法功德,损人害己,为堕

  • 中级佛学 第三课 慈悲观(二)四无量心

    【前言】  众生无量,菩萨之愿行亦无量。所言无量者,无量有情为所缘故,引无量福故,感无量果故。由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故,心量广大,行愿弥坚,即与诸佛感应道交。《楞严经》云:「上与诸佛如来同一慈

  • 中级佛学 第四课 吃素与学佛

    【前言】  诸佛菩萨于因地修行时,皆因慈心悲切,不忍众生苦,故发深誓弘愿,慈悲济世。如观世音菩萨闻声救苦,随机应感;地藏王菩萨立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皆以大悲心,拔苦予乐,广行饶益。是故,习学

  • 中级佛学 第五课 十二因缘(一)

    【前言】  十二因缘,亦名十二有支,「有」即三有(三界),「支」即支分,世间有情于三有中生死流转的因果,皆不出此十二支分,故名十二有支。缘觉乘(注1)行者即是观此十二因缘,而证得辟支佛果。【十二因缘

  • 中级佛学 第六课 菩萨

      菩萨,为「菩提萨埵」之略称。菩提为「觉」之意;萨埵为「有情」之意,新译作「觉有情」,即能自觉,又能觉悟一切有情之意;旧译为「大道心众生」,意即志求无上道者。此外又可称为开士、高士、大士。  经

  • 中级佛学 第七课 六波罗蜜(一)

    【前言】  菩萨慈心广大,因悲愍众生之苦,故发四弘誓愿(注1);以利他为先,是以勤修六波罗蜜,振济众生,拔苦予乐,由此圆满菩萨万行,成就佛道。  六波罗蜜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波

  • 中级佛学 第八课 六波罗蜜(二)

    【羼提波罗蜜】  羼提,为忍辱之义。羼提波罗蜜,意译为忍辱度,能对治瞋恚。忍是能忍之心,辱是所忍之境,谓内心能安忍他人的侮辱恼害或自身苦境。经云:「心不动故,应具足羼提波罗蜜。」学佛之人,心不随外

  • 中级佛学 第九课 六波罗蜜(三)

    【禅波罗蜜】  禅,又作禅那,为禅定之义。禅波罗蜜,意译为禅定度,能对治散乱。禅,又为静虑之意,静指心体寂静,虑为正审思虑。众生妄想纷飞,有如脱缰野马,念念攀缘散乱,未尝暂息。故修习禅那,摄心专注

  • 中级佛学 第十课 四摄法

    【前言】  菩萨了悟自心,本无生灭,慈心垂视六道众生,枉受沉沦,无有出期,于是广发同体大悲,尽未来际行四摄法: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以此四种方便法门摄受众生,使一切众生欢喜接受教化,进而

  • 中级佛学 第十一课 普贤十大愿王(一)

    【前言】  古德云:「愿如海,行如山」,行者发广大愿心,以愿导行,于因地上广修六度万行,方能成就无上庄严佛果。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中,普贤菩萨赞叹如来功德,甚深广大,并普告大众,欲成就如来殊

  • 中级佛学 第十二课 普贤十大愿王(二)

      六者请转法 轮  所谓「法 轮」者,以轮比喻佛陀之教法;「转法 轮」即宣说佛法。因为「轮」有三义:一、运载义,谓佛法能运载众生横度烦恼流,直登涅槃彼岸;二、摧碾义,即佛法能摧毁众生之无明、烦恼,令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