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名词 佛教基础知识 佛教基本教义 佛教修行及戒律 佛教僧侣与居士 佛经简介 宗派简介 基本佛学 入佛因缘 出家因缘 人生佛教语录 善护口业 铁窗下的醒悟 基础佛理
佛教僧侣与居士
  •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

      在家居士修行时的事项主要包括:皈依三宝、受持五戒、持斋、修行菩萨六度、居家八法,等等。 1、皈依三宝,确信佛法僧三宝为身心归向依靠之处,更不皈依佛教以外的其他宗教与神庙,这是在家佛教徒的必要条件。 2、其次是奉行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佛法戒律虽然多,但最重的就是五戒,从初发心学佛一直到菩萨都要遵守五戒 3、持斋,持斋是在每月一定的日子里实行一种克己的生活,即过午不食,不涂香装饰和观歌舞剧,不坐卧高广床座。持斋的日子一般是阴历朔

  • 什么是丛林制度?丛林制度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丛林制度?丛林制度是什么意思?

      所谓丛林制度,原来专指禅宗的僧团制度,明、清之后,丛林制度则泛指所有的汉传佛教寺院制度。中国的丛林制度是由禅宗高僧马祖道一和百丈怀海禅师所首创,从表面上看,丛林制度与佛教的戒律有很大不同,实际上却是以戒律为根本,丛林制度是佛教中国化的一种表现。

  • 佛教徒名称有哪些? 佛教徒名称有哪些?

      佛经徒有许多的名称,名称大体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佛教徒的正式称呼,如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优婆赛、优婆夷等。一类是对佛教徒的别称,如僧、沙门、和尚、阇梨、头陀。一、比丘,意思是乞士,称呼年满20岁的正式出家的男性佛教信徒。比丘要受“具足戒”,即对正式出家的佛教徒规定的较完整的戒律。

  • 什么是十三难事、十六轻遮? 什么是十三难事、十六轻遮?

      佛教的“十三难事”和“十六轻遮”指的是俗人出家时要符合的条件。俗人出家虽然有许多条件,但其中以“十三难事”和“十六轻遮”为典型,“难事”,是指受戒者作过不能受戒的恶事;“轻遮”,指的是身体具有某种缺陷。十三难事:1、边罪,指曾受具足戒但又犯了四根本戒的;

  • 僧侣的衣服是怎样的? 僧侣的衣服是怎样的?

    僧侣与俗人从外形上看,最大的区别就是剃发染衣。僧衣、光头是人们区分僧、俗的第一标准,僧侣的衣服主要是三衣。 发式 佛教规定,僧人的头发,无论是男是女,自出家之时就要剃光。之后,每半个月就要剃一次,最长不能超过两个月,称净发。受戒的僧人,在头顶还要用线香烫出香疤,受沙弥戒时在头顶烫三个香疤,受比丘戒时在头顶烫12个香疤。 袈裟 佛教衣服对颜色、式样、裁剪方法和用料都有严格的规定。佛教认为,僧人的衣着要体现断除一切欲望,超越凡心的目的。所以,佛教崇尚的衣

  • 出家人一天的生活是怎样的? 出家人一天的生活是怎样的?

      佛教出家人一天的生活是紧张而繁忙的,不同的是普通人忙着讨生活,而出家人的生活则是忙着修行佛法。以下是汉传佛教禅宗出家人一天的生活情况。清晨两点,寺里的“夜巡”(相当于更夫)敲三下木板,把厨房的人们叫醒做饭。三点,再敲四下叫醒全寺僧人。然后,僧众们就起来洗漱穿衣,并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好队准备上殿。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