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生故事 戒杀放生护生小故事 探秘生死轮回的启蒙书·前世今生 其他因果故事 护生故事 戒邪淫故事 释门法戒录 邪淫恶报感应录 民间故事 佛教圣众因缘集 纪晓岚写的因果故事 五戒的故事 因果日记 改变命运的方法 拒淫善报感应录 欲海回狂白话解 因果报应 因果原理 法苑珠林(卷六)白话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假因谤圣 堕无间狱 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 因果报应录
佛教圣众因缘集
  • 一、至诚感应 信女得道

      诗曰:“摩诃罗者老年修,受供人愚说法愁;自叹无知生苦恼,恭聆此语证初流。”中印度摩竭陀国的首都王舍城外,有一座著名的佛寺——“松寺”,通常住有圣众百余位。距离松寺不远的村庄中,有一位虔诚的优婆夷——在家学佛的女居士、信女。这位优婆夷非常的聪明,她认为:“佛经所说的教理,是修行学佛的途径,通达了佛理,才能够得到悟道成就。否则十盲修瞎练,反招恶果。”所以,她经常以竭诚恭敬的清净心,恳请法师开示佛法。

  • 二、愚诚得道 欺人惨报

    二、愚诚得道 欺人惨报 诗曰: 愚人欲学得成仙,恶毒农夫谝种田; 劳作满年登古树,唤飞即跃获升天。 杂譬喻经里有这么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非常愚钝的人,但是他的心却极为诚恳,他听人家传说,邻国有一种仙水,人喝了之后,可以得道成仙。他深感人生的生、老、

  • 三、种福建寺 石变天宫

    三、种福建寺 石变天宫 诗曰: 祖贻白石镇家珍,布施生天福乐人; 废寺农夫耕故址,宫摇下界说前因。 有一位长者,想发心兴建一座佛寺,供佛安僧。他把建寺的材料都筹备齐全,仅缺柱下的一块地基石而已! 邻居住有一位老人,他虽然不是佛教徒,却知道帮助他人完成建寺,是一件美事。于是,即将他的镇家之宝捣依白石,乐捐出来赞助建寺,使庄严的佛寺快速得以完成。 这位老人临终之后,上生到忉利天去,住在七宝所成的宫殿中,有很多天女侍奉他,享受自然的天福妙乐。 时间经过很久,那座庄严的佛寺,也因

  • 四、广种福田 龙王献宝

    四、广种福田 龙王献宝 诗曰: 阿育王征海不从,分金造像比轻龙; 兴添福德修千日,献宝称臣叩首恭。 距今二千多年前,印度阿育王由于他福力特别殊胜,统一了全印度。有一天,阿育王召集群臣,问道:现在天下,还有什么地方不属于我?谁敢不服从我?群臣同声回答说:全印度都被大王统一了,没有一个不称臣服从大王。其中有一位大臣,站起来说:启奏大王!以臣所知,大海中的龙王,不属于大王。因为龙王向来不遣使来问候大王,也没有任何宝物进贡。由此可见,他不属于大王。 阿育王想考验自己的福德、威力,

  • 五、竭诚礼师 不可忘本

    五、竭诚礼师 不可忘本 诗曰: 圆音普遍妙扬挥,九十恒沙俱震威; 佛告目连还胜诀,竭诚礼念本师归。 佛陀说法的法音,遍满十方,能够使十方世界无量无边的各类众生,同时听闻到佛语。所以,佛陀说法,圆音遍彻。 目犍连尊者,在佛陀的大弟子中,号称神通第一。有一天,目犍连暗自思惟:佛陀每次欲说大法之际,佛身即发出祥光,遍照十方世界,无量菩萨都来集会,恭聆法音。佛光能够遍照于十方世界,佛陀说法的声音,是否也能够遍布于十方世界呢? 于是,目犍连尊者就以他的神通力,向空中飞腾而去,一刹那间,

  • 六、口业如山 圣没一言

    六、口业如山 圣没一言 诗曰: 言招苦果孽愆因,闭口如痖似木人; 恶毒相师殃子祸,不祥远弃离王亲 释迦世尊,在过去因地修菩萨行的时候,曾经当过印度波罗奈国的王太子,名叫慕魄。 慕魄太子出生后,便知道自己的宿命,无数劫以来的一切善恶苦乐,以及寿夭美丑等事,都记得很清楚,好像就发生在眼前似的。因此,他对恶报心存怖畏,一向寡言。 太子十三岁的那一年,忽然大为转变,即时闭口不语,如聋、如盲、如痖似的,好像木偶和泥人一般。 国王只有这么一位太子,而且普受举国敬爱,不久就要继承王位。

  • 七、人生无常 梦觉勇施

    七、人生无常 梦觉勇施 诗曰: 揭鸟因毛祸猎刀,?牛爱尾命难逃; 蜂酿蜜后身先死,财宝积多枉苦劳。 有一位长寿道人,他的家财无量,但却不是为富不仁,他经常散财布施,救济贫穷与拔除众人之苦的善事。 他有一位知己的朋友,看到他克勤克俭的聚财,自己却没有一点享受,把辛辛苦苦得来不易的家财,尽拿去布施供养三宝与救济贫困的人,深深地为他可惜,于是便对他说:你把家财拿去供养三宝,做布施救济的功德,似乎做得太多了吧!道人回答说:不多!不多!我听闻到佛陀的教法,都谨记在心,不敢一日有所忘失

  • 八、恶意欺僧 悭妇罪报

    八、恶意欺僧 悭妇罪报 诗曰: 焦身饿鬼腹如山,万劫千生剧苦艰; 悭妇无知行暗计,施僧秽物恶心蛮。 南印度摩竭陀国的国王频婆娑罗王,是佛陀的大护法。他为了恭请佛陀说法,特在王舍城外建立一座富丽堂皇的讲堂,名叫竹林精舍。这座竹林精舍,就是世界上最早兴建的佛寺,佛陀即在这座精舍中,说法度众生。 舍利弗与目犍连尊者,是佛陀的首座大弟子,这两位尊者每当受食的时候,必先运用神通慈力,去观察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中的罪苦众生,看他们是否有救度的因缘,观察完毕之后才进食。 有一天,

  • 九、阻人建寺 苦报无边

    九、阻人建寺 苦报无边 诗曰: 心怀烦恼口招殃,偶发闲言受苦长; 业火烧身难忍耐,幸生善念获清凉。 七地菩萨化身的阿耨婆达多龙王,他有一天,恭请佛陀到龙宫去接受供养,佛陀就带领五百弟子随同应供。 龙王王宫的前面,有一个大池,名叫阿耨达池。池中有八功德水,与西方极乐世界七宝莲池中的八功德水一样,凡是有缘的人,只要喝下一滴水,就能知道自己过去的往事,证得宿命智。佛陀的弟子,大部份都是证得六通自在的大阿罗汉,只有一少部份未得果位,自从饮了八功德水之后,一律得到宿命通,知道夙世

  • 十、修福且缓 牛悔上生

    十、修福且缓 牛悔上生 诗曰: 求增财产事劳忙,修福无空且缓长; 缘尽披毛兼戴角,度兄说法脱牛殃。 从前,有两兄弟。哥哥专门经营事业,财富无量。弟弟爱道学佛,出家修精进行,得到圣果,成就六通自在的阿罗汉道尊者。 尊者为要度他的胞兄出离苦海,常到他哥哥的家里,很恳切的劝兄学佛,修福做功德。尊者说:哥哥!人生只有数十年的寿命,你却做了千年的事业计画。佛经说:人命无常,世间财物,一切皆空。一旦无常到临,纵有家财千万亿,黄金成山,都无用处。尤其积蓄钱财,不但无法了脱生死痛苦,而且会

  • 十一、毁谤口业 现受惨报

    十一、毁谤口业 现受惨报 诗曰: 仇其离谤圣贤人,屡谏无听反倍; 捷感恶疮头至足,即时堕狱苦难陈。 释迦世尊的十六位大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与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是最好的朋友,通常都结伴在一起游化,不会分开单独出行的。 有一天,当二尊者在外游化,到了快要黄昏的时候,天气忽然转变,下了不停的大雨,二尊者就进入路边的一所瓦窑中去避雨。到了天昏黑时,雨不但没有停,而且越下越大,他俩又没有雨具,因此不能走路回去,只好在这瓦窑内过夜。 有一个牧牛女,她先避雨在这所瓦窑内后

  • 十二、供佛斋僧 众丐飞空

    十二、供佛斋僧 众丐飞空 诗曰: 祗陀斋供说明先,不请贫儿众半千; 佛令新僧神力往,北洲取食美如天。 世尊示昔因缘事,五百厨头奉圣贤; 日久咸生诸厌恶,发心忏悔福遭愆。 释迦世尊在印度祗园精舍说法的时候,每日都要出去行化托钵。佛陀的教法最为平等,无论富贵贫贱,都一样行乞,平等受施,使大家都能够得到平等种福田的机会。 每当佛陀率领众弟子入城乞食的时候,就有数百名乞丐,跟随在佛陀的后面。那些乞丐,仰仗佛陀的福荫,都不会有饥饿的痛苦。因此,舍卫城中的贫儿乞丐,遂增多至五百人。

  • 十三、诬谤苦报 疮儿呻号

    十三、诬谤苦报 疮儿呻号 诗曰: 疮孩呻号令人悲,苦楚连绵众见奇; 往昔进谗诬陷善,精诚忏悔业难移。 在印度舍卫城中,有一个大富长者,他娶了一位名门望族,温柔淑德的女子为妻。照一般说起来,财富无量,又有贤慧娇妻,应该是一个非常圆满的家庭,可是他也有坐卧不安的痛苦。原因是他结婚之后,不久就生下一个不幸的男孩,这个孩子的身体与众不同,他患有一种皮肤病生疮,并且发遍全身,疮口一破,就很难愈合。这孩子百般痛苦,日夜都在呻号的呼唤中,痛苦不堪!听到的人,无不怜悯、心酸。 长者虽然把

  • 十四、身能通石 国王惊惧

    十四、身能通石 国王惊惧 诗曰: 水能洗垢火烧空,贫富贤愚贵贱同; 除粪尼提生五百,出家证道石身通。 释迦佛陀在印度忄乔萨罗国舍卫大城的祗园精舍说法的时候,很多有善根的众生,都得到解脱。当时有一个四姓中最下贱的人,他的名字叫尼提,专门替人做除粪(拿大小便到城外去弃舍)的工作,来维持生活。 有一天,佛陀在定中观察众生的根机,看谁有缘能够得度?佛陀看见替人除粪的尼提,罪业已将消除,有因缘得到解脱。因此,佛陀独和阿难尊者入城,到了一条道路很窄的巷口,正逢尼提手拿著一盆装满屎尿

  • 十五、失言作狗 比丘业报

    十五、失言作狗 比丘业报 诗曰: 恶口欺言骂比丘,随行忏悔罪成周; 此因五百生为犬,一语伤人苦不休。 释迦世尊在祗园精舍说法的时候,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每天都以他的天眼,观察六道中受苦难的众生,看谁有善根因缘能够得度,尊者就去度化他出离苦海。那时,有很多商人,结伴偕行,要到国外去做生意。其中有一个商人,带著一只狗用以守夜。众商人行至中途,在路边露营休息安眠的时候,狗便偷吃商人们携带的肉。后来被商人发觉,大家非常生气,便以木杖打狗,一气之下,打断了狗脚,然后把它抛弃在野

  • 十六、供僧福德 不可思议

    十六、供僧福德 不可思议 诗曰: 供养沙门狗得餐,转生王女见心欢; 为夫广说前身事,礼佛斋僧福慧宽。 又云: 心分十界任君临,六道升沉遍古今; 学佛善修超出速,恶因种堕罪根深。 中印度佛法盛行的时候,有一位虔诚的居士,每天发心供养比丘,当时有一位已经证得阿罗汉圣果的比丘,每天都到居士的家中受供。 这位居士家里养了一只母狗,每当供养比丘时,狗都在眼睁睁的盼望,想得到一点食物。这位神通自在的出家人比丘,他知道这只狗的心思,常常捏饭团分给它吃。这位比丘天天去接受供养,狗也天天得

  • 十七、夫人生天 国王得道

    十七、夫人生天 国王得道 诗曰: 得道升天赴约王,凡人皆苦命如霜; 出家学佛灵山会,成就应真永不忙。 印度?提国的国王优达王。他在迦叶佛时曾经出家,修学佛法,后来又遇到释迦佛陀,因为宿世修行种植的福报,而转生得为人王。 优达王的第一王妃,名叫月明夫人。她的才能品德都很好,国王特别爱敬她。有一天,月明夫人忽然现出衰相,是寿命将尽的一种现象;国王的心中非常忧戚。月明夫人问王说:大王!你为何如此忧愁? 优达王说:你的寿命将终,我想到人生无常,生死恩爱别离的痛苦,不免忧闷烦恼。 月

  • 十八、邪思退道 长沦生死

    十八、邪思退道 长沦生死 诗曰: 双孩共责起邪思,父母惊闻鬼怪疑; 欲起乾薪烧绝患,佛言得度即今时。 又云: 生死关头岂可疏,升沉路异自心如; 邪思罢道招愆堕,恰似沙中树静虚。 在印度忄乔萨罗国的舍卫城外,有一个山村,住著五、六十户人家,村中有一贫户,娶妇结婚不久,就生下一对男孩。这对双生兄弟的相貌,端正庄严无比,父母非常喜爱,一个取名叫双德另一个叫双福。 双德与双福出生将满二个月的时候,有一天,他们的父亲出外牧牛未归,母亲要到山中拾取乾薪,就把两个婴孩卧放在床上。 这时,两

  • 十九、毁谤恶报 如影随形

    十九、毁谤恶报 如影随形 诗曰: 妒妇奸谋子点头,堕烧煮狱苦千秋; 馀生五百遭谣谤,实力现身业不休。 有一天,佛陀告诉众弟子说:实力子比丘,因为他过去世曾经供养一位辟支佛,种此福因,所以他今生出生在富贵的家庭,生活受用均能得到安乐自在。他又能发心在我的教法中,出家学道,精进行持,而证得阿罗汉道。他虽然是得到圣果的大阿罗汉,因为过去曾造作毁谤的恶业,成道之后,也照常遭受人家的恶言批评与毁谤。 佛陀又继续说明实力子比丘受人恶言毁谤的原因。佛陀说:过去世时,在一个村中,住有一

  • 二十、宿业难消 罗汉遭灾

    二十、宿业难消 罗汉遭灾 诗曰: 离越前因谤圣贤,赔偿加罪八多千; 恶心毒口招殃咎,莫在僧中结孽缘。 苦报三涂难息灭,来生酬债利增填; 如今证果阿罗汉,宿业还冤十二年。 从前北印度的?宾国,有一位很有名的圣者,他的名字叫离越,从小就彻底看破人生无常,苦空无我,而出家学道,并长期住在深山中的岩洞里,精进修持苦行,不久即证得六神通自在的大阿罗汉道。 离越成道之后,还是继续住山修行。因此,很多远近爱好修道的人,都入山来拜他为师。他以神通观察弟子的根机,对症下药,数百名的弟子受到他

  • 二十一、戒德降龙 饿鬼诉苦

    二十一、戒德降龙 饿鬼诉苦 诗曰: 师尊微笑忆前因,鬼子门边托圣人; 剧苦惨然无一食,住城坏见七番新。 释迦世尊涅槃后七百年,北印度?宾国,出现阿利那恶龙王,兴灾作乱。是时有二千位大阿罗汉,虽各尽神通力,均无法将恶龙王驱出国境。有一位大威德的尊者,名叫祗夜多,他来到龙池边,向龙三弹指说:龙!你今出去,不得住此。恶龙王随即离开,不敢停留。 二千位大阿罗汉非常惊讶,均问尊者说:祗夜多尊者!为何我们各尽神通力,毫无反应,尊者只用三弹指,即能令恶龙王远入大海呢? 尊者说:这就是密宗的

  • 二十二、改造命运 夫妇卖身

    二十二、改造命运 夫妇卖身 诗曰: 贫家夫妇悟穷因,作福无钱共卖身; 喜得千金功德种,国王赞善赐璎珍。 佛经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来果,今生作者是。人生的富、贵、贫、贱、苦、乐,皆是因果的关系。然而命运是活的,可以由我们的心去改造。 古德说:心好命又好,富贵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变为祸兆。心好命不好,祸转为福报;心命俱不好,遭殃且贫夭。心可挽乎命,最要存仁道;命实造于心,吉凶惟人召。下面这段故事,就是指示我们改造命运的秘诀。从前有一个非常贫苦的人,名叫?夷罗,因

  • 二十三、劝善弃恶 圣德腾香

    二十三、劝善弃恶 圣德腾香 诗曰: 贤妇施衣裹圣伤,悲心毁谤劝修良; 善因福报生天上,身着金缕口妙香。 印度摩竭陀国的首都王舍城,从前有一位家财万贯,贤誉远闻的长者。他经由媒人介绍,聘娶城外一位贤善长者的千金为妻,结婚之后,夫人不久,就怀孕了。 长者夫人,自怀孕的时候起,口中不断发出一种微妙香气,薰遍全国各地。凡是闻到妙香的人,都感觉到非常奇异,不知道如此微妙的香气,来自何处?彼此纷纷揣测其来源。 阿?世王闻此妙香之后,命令各级官员秘密寻查微妙香气的来源。不久,即被探查出

  • 二十四、撮盐山立 一本万利

    二十四、撮盐山立 一本万利 诗曰: 借物粗微未送还,定中所见即盐山; 一因万果生无尽,切莫心贪起野蛮。 从前,浙江杭州的西湖,是中国佛教的圣地,不但佛寺林立,而且在家信佛学佛的人也相当之多。特别是杭州各地,盛传著一位居士护戒的佳话。这段史实,可做为一切修行人的良范。 据说:有一位在家学佛的居士,天性好静,专心修学佛法,他在西湖附近,自己盖了一所茅屋,就在其中静修,每天除了自行料理一餐午饭之外,其余的时间,都在精进修持佛法。 有一天,快近中午的时候,他走进厨房煮饭,把各种蔬菜

  • 二十五、竭诚供佛 四愿成就

    二十五、竭诚供佛 四愿成就 诗曰: 供佛虔祈四子生,商农学果俱圆成; 财官富乐全能获,志愿出家度有情。 信佛和学佛,最重要的是,依照佛教的信、愿、行三资粮去行持。 一、要有具足坚固的信心。信佛所说的教法,真实不虚;信佛、法、僧三宝,是一切众生的无上福田;信善恶因果业报,如影随形;信修行学佛,能了脱生死轮回痛苦,获得涅?寂静的永久安乐。 二、要发百折不挠的誓愿。发愿修学佛法;发愿弘扬佛教;志愿成就佛道;誓愿广度一切众生,共证无上菩提佛果。 三、对显密佛法精进行持。实行修行学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