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佛理 铁窗下的醒悟 善护口业 人生佛教语录 出家因缘 入佛因缘 基本佛学 宗派简介 佛经简介 佛教僧侣与居士 佛教修行及戒律 佛教基本教义 佛教基础知识 佛教名词
入门知识
  • 成峰法师简介 成峰法师简介

      成峰法师,字菩云,江苏南京人。受母亲影响,年幼遭遇佛法,后皈依三宝。而立之年,礼本地狮子岭圆公上人祝发,旋求学于苏州戒幢佛学研究所。2004年,预科毕业。之后,在寺院客堂及弘法部等部门服务至今。

  • 圣一法师简介 圣一法师简介

      圣一法师(1922-2010),字玄机,广东陈氏子,新会天湖均和里人,父讳炳容,母林氏月满。(壬戌年)1922年11月13日生于江门市李家庄,2010年8月3日凌晨02:46时在逾百位四众弟子念佛声中安祥舍报。享年89岁。圣老19岁出家,22岁受具足戒,戒腊67载。36岁在云居山接虚老法,为禅宗沩仰宗第九世。圣老除了中兴宝林禅寺外,于1983年至1990年曾任昂坪宝莲禅寺第四代住持。

  • 恒强法师简介 恒强法师简介

      法名恒强,字小山。戒幢佛学研究所2008届阿含专业研究生。1995年大专毕业,2000年礼上延下佛法师剃度出家,2003年受具足戒。自2002年至2008年求学于苏州西园寺戒幢佛学研究所,分别完成了两年的预科、五年的研究班阿含专业的学习。期间在各类专业刊物上发表佛学论文及弘法文章数万字,参加多次佛学研讨会与佛教夏令营。

  • 为什么要持咒?念咒有什么用? 为什么要持咒?念咒有什么用?

      为什么要持咒?许多经,都说持咒,可以治愈各种疾病,甚至连一切贪嗔痴心病,亦能去除。持咒方便,易于习诵。口诵即是真行,能断烦恼,安乐法身,不需要通教典,即可成就。如病人得了药,服之能除病安身,不需要精通医书。如果要先广知医书,精通药性后,再去治病,这种人,恐怕是万中人难找一个。许多修行法门,都要求明悟真心,然后修行。

  • 持咒心得 持咒心得

      修持经文或咒语分四个阶段:受,读,诵,持。1 受:看了经文,看了咒语的功德,可以接受这个咒语,可以接受这部经书。能说出此经文、此咒语名称。而持经名,持咒名,跟持佛名一样,同样是功德无量。2 读:接受之后,就开始读经,读咒。读,就是看着书本,一字一句的念出。还不会背诵。

  • 为什么不能说四众过失?

      说四众过,就是虚妄来议论出家二众和在家二众的过失。我们凡夫在世间做人,无论在怎么有涵养的人,都不免多少有一点点的过失,所谓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因此我们不要说一些不知道他是否有过,不可以随便任

  • 口业清净

    一、口业最伤人,也最害己  口业清净是人生的享受,因为如果从未因一时气愤,恶口辱骂人,就不会斩断多年的情谊,而人缘散去。如果从未冤枉人,或毁谤别人的清白,使别人含冤莫白,清名受损,而含恨一生,无法

  • 口业之过

    编辑说明  《口业之过》是二○○一年,上妙下祥法师于大悲寺对沙弥所做的开示。因为很多学佛人,包括僧人、居士在修行中很容易造口业,而得不到法的利益。为防患于未然,避免口业的过失,能够更好地修行,应机

  • 佛教的四恶语与四善语

      佛陀在教化弟子时,经常向弟子们讲说各种恶行与善行,令弟子们远离恶行,奉行善行。仅就语言方面来说,佛陀分别向弟子们介绍了四种恶语与四种善语,让弟子们随时守护自己的口业,不说恶语,只说善语。佛所说

  • 妄语戒之戒相及其受持(释普性)

      我们知道,佛陀在种种不同的因缘下,依据众生不同的根器,制定了不同的戒律。但佛教戒律并不是机械的教条,而是生活化的、理性的,正如圣严法师所说:从原则上说,佛教并没有甚么教条,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

  • 不听是非 不传是非

      修行,一定要避免造口业。  生活中说话的机会很多,但是,要说得有意义则不简单。例如:解决他人烦恼,彼此沟通了解,引导他人学佛……如果只是在制造是非,则自己与他人,常常都会两败俱伤。  常常听到

  • 口业如山 圣没一言

    诗曰:  言招苦果孽衍因。闭口如哑似木人;  恶毒相师殃子祸,不祥远弃离王亲。  释迦世尊,在过去因地修菩萨行的时候,曾经当过印度波罗奈国的王太子,名叫慕魄。  慕魄太子出生后,便知道自己的宿命,

上一页 1.. 12 13 14 ..20 下一页20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