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的应用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李时珍《本草纲目》对人参疗效功能作了全面的阐述:“人参治男妇一切虚证,发热自汗,眩晕,反胃,吐食,疾疟,滑泻久痢,小便频数,淋沥劳倦,内伤,中风,中暑,痿痹。”
野山参是长白参孕育的天然瑰宝之一,它生长在海拔一千五百米到两千米的原始森林中,是东北三宝之首,具有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吓、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延年益寿。
人参是家庭常见的滋补品,一般家庭中购买人参都不能一次性吃完。很多人习惯将人参放在冰箱中保存,这种方法是错误的。人参主要成分是皂苷、挥发油、人参酸、维生素以及糖份和酶等。
人参的功效是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
来源:《妇人大全良方》卷八。组成:人参,肉豆蔻,干姜,厚朴,甘草,陈橘皮各30克,川芎,桂心 诃子,北茜香,各15克。用法:上药研为细末。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90毫升服。主治:妇人久泄不止。
来源:《张氏医通》卷十六。组成:黄耆(蜜、酒炙),人参,甘草(炙),当归,白术,茯苓,枣仁,忍冬,连翘。用法:水煎服。主治:痘疮表虚,斑烂不能收靥。
人参性温,既能补脾肺之气,又能大补元气,适宜大病初愈、久病体虚而偏于气虚者进补食用。西洋参性寒,除了补气生津,还能清火除烦、养胃益肺,不会导致上火、血压升高等问题,它适宜气虚症状、津液损伤、阴虚内热者进补食用。
原料:人参5~10克,黑芝麻15克,白糖适量。做法:黑芝麻捣烂备用,人参水煎去渣留汁,加入黑芝麻及适量白糖,煮沸即可。功效:益气润肠,滋养肝肾。用法:可作早晚餐或点心食用。
人参花是我国名贵药材之瑰宝:含有二十种皂甙活性物质、十七种氨基酸、十一种微量元素、三种抗癌活性硒及粗蛋白等。具有益气活血, 调节内分泌,促进新陈代谢。
出处:出自《本草蒙筌》拼音名:Rén Shēn Lú英文名:Ginseng Rhizome别名:参芦、竹节参。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顶端根茎部分。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naxginseng C. A. Mey。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组成:人参,萎蕤,黄芩,知母,茯苓各9克;白术,橘皮,生芦根,栀子仁各12克;石膏24克。用法:上十味,哎咀。以9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三服。主治:下焦热气上逆,呕吐不禁,名曰走哺。
药名:人参条。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五加科植物人参根茎上的不定根。功效:生津、止渴、补气。主治:治消渴、肢体无力。
【名称】:人参花【英文名】:Ginseng Flower【拼音】:Rén Shēn Huā【药材类别】:花类【入药部分】:五加科植物人参的花序。【产地和分布】:生于山坡密林中,分布于我国东北诸省。辽宁和吉林有大量栽培。
人参花是我国名贵药材之瑰宝:含有二十种皂甙活性物质、十七种氨基酸、十一种微量元素、三种抗癌活性硒及粗蛋白等。具有益气活血, 调节内分泌,促进新陈代谢。
草药名:土人参叶。拼音名:tǔ rén shēn yè内容介绍:土人参叶 (《福建中草药》)来源:为马齿苋科植物栌兰的叶。植物形态详土人参条。
人参,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阴凉、湿润的气候,多生长于昼夜温差小的海拔500~1100米山地缓坡或斜坡地的针阔混交林或杂木林中。由于根部肥大,形若纺锤,常有分叉,全貌颇似人的头、手、足和四肢,故而称为人参。古代人参的雅称为黄精、地精、神草。
人参又称神草、地精。人参分为野生和人工培植两种。怀孕初期是可以吃人参的,但不要多吃,适当少服为宜,以免引起上火。
主料:小米50克,鸡蛋清40克,人参10克,薤白12克。做法:1.将人参用慢火加水煎取汁。2.药汁加小米煮粥,将熟,下鸡蛋清及薤白,煮熟。
原料:人参5~10克,黑芝麻15克,白糖适量。做法:黑芝麻捣烂备用,人参水煎去渣留汁,加入黑芝麻及适量白糖,煮沸即可。功效:益气润肠,滋养肝肾。用法:可作早晚餐或点心食用。
来源:《幼幼集成》卷三。组成:人参3克,漂白术4.5克,白云苓3克,北五味1.5克,杭麦冬3克,炙甘草2.4克。用法:上药加生姜3片,大枣3枚,水煎,温服。功效:益气健脾。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藓生马先蒿的根。英文名:Root of Muscicolous Woodbetony。中文别名:土人参,露如木保。生长分布:生于海拔1750-2650m的杂林、冷杉林的苔藓层中,也见于其他阴湿处。
人参,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阴凉、湿润的气候,多生长于昼夜温差小的海拔500~1100米山地缓坡或斜坡地的针阔混交林或杂木林中。由于根部肥大,形若纺锤,常有分叉,全貌颇似人的头、手、足和四肢,故而称为人参。古代人参的雅称为黄精、地精、神草。
人参别称为黄参、地精、神草等。它是地球上最古老的遗植物之一,在中国,人参自古即被视为百草之王,也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之一。由于根部肥大,形若纺锤,常有分叉,全貌颇似人的头、手、足和四肢,故而称为人参。人参为多年生宿根草本,喜阴凉、湿润的气候
人参粳米粥的做法简单是胃炎食谱里的常见菜,但怎么做人参粳米粥好吃,主要看自己的口味习惯进行细节调整菜系及功效:补气食谱 肠炎食谱 胃炎食谱 工艺:煮人参粳米粥的制作材料:主料:粳米100克辅料:人参5克调料:...
人参喜寒冷、湿润气候,忌强光直射,抗寒力强。种子可阴干贮藏,种胚有形态后熟和生理后熟特性;前者要求20-10℃变温,后者需要2-4℃低温,需时各为3-4个月,没有完成后熟的种子不能发芽。对土壤要求严格,宜在富含有机质,通透性良好的砂质壤土、腐殖质壤土栽培,忌连
沙漠人参指的是肉苁蓉,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肉苁蓉属列当科濒危种,别名有大芸、寸芸、苁蓉、查干告亚。是一种寄生在沙漠树木梭梭、红柳根部的寄生植物,对土壤、水分要求不高。分布于内蒙古、宁夏、甘肃和新疆,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把人参切成薄片,若服用红参,可先将红参放在锅内蒸软后切成片,每次取2至3片,放入口中噙化,细嚼可生津提神,亦有良好的祛病延年作用,为最简单的服用方法
人参总皂甙是从人参的根茎叶中提取精制而成,其富含十八种人参单体皂甙,溶于80°C的水,易溶解于乙醇。主要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率过缓、过快、室性早博、血压失调、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症、疲劳过度、病后、产后、术后身体虚弱等症状
人参蜂王浆是用人参和蜂王浆,葡萄糖、山梨酸等制作而成,具有抗疲劳的保健功能。还有补益元气,健脾益肺之功,服之可以安神生津,提高记忆力,增强人体免疫力,有延年益寿之效。还可用于滋补体质虚弱、改善营养不良、食欲不振、神经衰弱等症状,对于肝炎、风湿性关节炎、支气管哮喘、贫血以及病后恢复元气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人参属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也叫山参、园参、人衔、鬼盖,棒槌,在中国药用历史悠久。多生长在北纬40—45度,东经117.5°—134°之间,我国吉林、辽宁、黑龙江、河北、山西、湖北等地也产人参。主产于东北三省
人参的种类主要有高丽参、野山参、红参、白参、园参、边条参、糖参、西洋参等。人参是我国的天然瑰宝之一,它生长在海拔1500米到2000米的森林中,是东北三宝之首。具有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吓、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延年益寿。人参在我国应用有上千年的历史,目前越来越稀少,是一味难得的天然绿色补品
参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阴凉、湿润的气候,多生长于昼夜温差小的海拔500至1100米山地缓坡或斜坡地的针阔混交林或杂木林中。由于根部肥大,形若纺锤,常有分叉,全貌颇似人的头、手、足和四肢,故而称为人参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