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症因脉治》卷四。组成:人参,车前子用法:上药二味,水煎服。主治:正气亏虚,膀胱气弱,小便不利者。
来源:《症因脉治》卷二。组成:人参,麦冬,五味子,天冬,薏苡,黄耆,百合,炙甘草。用法:水煎服。主治:肺经咳喘,病引缺盆,痰咯难出,口燥声嘶,脉迟细。
人参,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阴凉、湿润的气候,多生长于昼夜温差小的海拔500~1100米山地缓坡或斜坡地的针阔混交林或杂木林中。由于根部肥大,形若纺锤,常有分叉,全貌颇似人的头、手、足和四肢,故而称为人参。
【拼音名】Cì Rén Shēn。【别名】刺参、东北刺人参。【来源】五加科刺人参属植物刺人参Echinopanax elatus Nakai,以根及根状茎入药。春季采,晒干。【性味】甘,温。【功能主治】滋补强壮,解热,镇咳,调整血压。用于体虚咳嗽,高血压症。
人具有大补元气、安神益智等作用,自古以来被国人誉为进补佳品,适宜冬季进补和春季养阳。服用人参的方法主要有煎服、蒸服、泡药茶和药酒等,操作方法各有不同。
主治大病、久病、失血、脱液所致元气欲脱,神疲脉微;脾气不足之食少倦怠,呕吐泄泻;肺气虚弱之气短喘促,咳嗽无力;心气虚衰之失眠多梦,惊悸健忘,体虚多汗;津亏之口渴,消渴;血虚之萎黄,眩晕;肾虚阳萎,尿频,气虚外感。
来源:《征治汇补》卷五。组成:人参,谈竹叶,炙甘草,麦门冬,栀子,黄连,黄芩。用法:水煎服。主治:上消。多饮少食,大便如常,小便频多者。
来源:《辨证录》组成:人参1.5克,石膏30克,麦冬30克,竹叶300片,知母9克,甘草3克,糯米10克。用法:上药水煎服。主治:阳明火盛发狂,腹满不能卧。面赤而热,妄见妄言。
从红参、生晒参或白参中共分离出30余种人参皂甙(可以分为三组,即齐墩果酸组、原人参二醇组和原人参三醇组),分别称为人参皂甙(Ginsenoside) -RX(注:X=0、a1、a2、a3、b1、b2、b3、c、d、e、f、g1、g2、g3、h1、h2、h3、s1、s2)。
人参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阴凉、湿润的气候,多生长于昼夜温差小的海拔500~1100米山地缓坡或斜坡地的针阔混交林或杂木林中。
临盆后为迅捷恢复体力,有些妇女马上服用人参。但是从医学角度看,产后不宜马上服用人参。其缘故有二:产后服用人参有讲究一是人参中含有能用处于中枢神经体系和心脏、血管的一种成份——人参皂甙,能发生亢奋用处,利用后,往往呈现失眠、焦躁、心神不宁等一系列症状。
专家介绍,如果你吃人参后出现下列不良反应,表明为不当进补:1.腹部胀痛、食欲减退;2.失眠、易激动等现象,一般停药一段时间才能好转;3.连服超过1个月,会出现兴奋状态、失眠、欣快感、神经衰弱、咽喉刺痒、高血压、皮疹、水肿、清晨腹泻等。
【名称】:人参花【英文名】:Ginseng Flower【拼音】:Rén Shēn Huā【药材类别】:花类【入药部分】:五加科植物人参的花序。【产地和分布】:生于山坡密林中,分布于我国东北诸省。辽宁和吉林有大量栽培。
人参花是我国名贵药材之瑰宝:含有二十种皂甙活性物质、十七种氨基酸、十一种微量元素、三种抗癌活性硒及粗蛋白等。具有益气活血, 调节内分泌,促进新陈代谢。
草药名:土人参叶。拼音名:tǔ rén shēn yè内容介绍:土人参叶 (《福建中草药》)来源:为马齿苋科植物栌兰的叶。植物形态详土人参条。
人参,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阴凉、湿润的气候,多生长于昼夜温差小的海拔500~1100米山地缓坡或斜坡地的针阔混交林或杂木林中。由于根部肥大,形若纺锤,常有分叉,全貌颇似人的头、手、足和四肢,故而称为人参。古代人参的雅称为黄精、地精、神草。
人参又称神草、地精。人参分为野生和人工培植两种。怀孕初期是可以吃人参的,但不要多吃,适当少服为宜,以免引起上火。
主料:小米50克,鸡蛋清40克,人参10克,薤白12克。做法:1.将人参用慢火加水煎取汁。2.药汁加小米煮粥,将熟,下鸡蛋清及薤白,煮熟。
原料:人参5~10克,黑芝麻15克,白糖适量。做法:黑芝麻捣烂备用,人参水煎去渣留汁,加入黑芝麻及适量白糖,煮沸即可。功效:益气润肠,滋养肝肾。用法:可作早晚餐或点心食用。
来源:《幼幼集成》卷三。组成:人参3克,漂白术4.5克,白云苓3克,北五味1.5克,杭麦冬3克,炙甘草2.4克。用法:上药加生姜3片,大枣3枚,水煎,温服。功效:益气健脾。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藓生马先蒿的根。英文名:Root of Muscicolous Woodbetony。中文别名:土人参,露如木保。生长分布:生于海拔1750-2650m的杂林、冷杉林的苔藓层中,也见于其他阴湿处。
人参,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阴凉、湿润的气候,多生长于昼夜温差小的海拔500~1100米山地缓坡或斜坡地的针阔混交林或杂木林中。由于根部肥大,形若纺锤,常有分叉,全貌颇似人的头、手、足和四肢,故而称为人参。古代人参的雅称为黄精、地精、神草。
人参别称为黄参、地精、神草等。它是地球上最古老的遗植物之一,在中国,人参自古即被视为百草之王,也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之一。由于根部肥大,形若纺锤,常有分叉,全貌颇似人的头、手、足和四肢,故而称为人参。人参为多年生宿根草本,喜阴凉、湿润的气候
人参粳米粥的做法简单是胃炎食谱里的常见菜,但怎么做人参粳米粥好吃,主要看自己的口味习惯进行细节调整菜系及功效:补气食谱 肠炎食谱 胃炎食谱 工艺:煮人参粳米粥的制作材料:主料:粳米100克辅料:人参5克调料:...
人参喜寒冷、湿润气候,忌强光直射,抗寒力强。种子可阴干贮藏,种胚有形态后熟和生理后熟特性;前者要求20-10℃变温,后者需要2-4℃低温,需时各为3-4个月,没有完成后熟的种子不能发芽。对土壤要求严格,宜在富含有机质,通透性良好的砂质壤土、腐殖质壤土栽培,忌连
沙漠人参指的是肉苁蓉,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肉苁蓉属列当科濒危种,别名有大芸、寸芸、苁蓉、查干告亚。是一种寄生在沙漠树木梭梭、红柳根部的寄生植物,对土壤、水分要求不高。分布于内蒙古、宁夏、甘肃和新疆,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把人参切成薄片,若服用红参,可先将红参放在锅内蒸软后切成片,每次取2至3片,放入口中噙化,细嚼可生津提神,亦有良好的祛病延年作用,为最简单的服用方法
人参总皂甙是从人参的根茎叶中提取精制而成,其富含十八种人参单体皂甙,溶于80°C的水,易溶解于乙醇。主要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率过缓、过快、室性早博、血压失调、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症、疲劳过度、病后、产后、术后身体虚弱等症状
人参蜂王浆是用人参和蜂王浆,葡萄糖、山梨酸等制作而成,具有抗疲劳的保健功能。还有补益元气,健脾益肺之功,服之可以安神生津,提高记忆力,增强人体免疫力,有延年益寿之效。还可用于滋补体质虚弱、改善营养不良、食欲不振、神经衰弱等症状,对于肝炎、风湿性关节炎、支气管哮喘、贫血以及病后恢复元气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人参属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也叫山参、园参、人衔、鬼盖,棒槌,在中国药用历史悠久。多生长在北纬40—45度,东经117.5°—134°之间,我国吉林、辽宁、黑龙江、河北、山西、湖北等地也产人参。主产于东北三省
人参的种类主要有高丽参、野山参、红参、白参、园参、边条参、糖参、西洋参等。人参是我国的天然瑰宝之一,它生长在海拔1500米到2000米的森林中,是东北三宝之首。具有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吓、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延年益寿。人参在我国应用有上千年的历史,目前越来越稀少,是一味难得的天然绿色补品
参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阴凉、湿润的气候,多生长于昼夜温差小的海拔500至1100米山地缓坡或斜坡地的针阔混交林或杂木林中。由于根部肥大,形若纺锤,常有分叉,全貌颇似人的头、手、足和四肢,故而称为人参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