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须知
  • 如果全世界所有人都出家了,人类会绝种吗? 如果全世界所有人都出家了,人类会绝种吗?

      在我国社会,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佛教的出家误解很大。在国内,每听人说,大家学佛,世界上的人都没有了,为什么呢?大家都出家了。没有夫妇儿女,还成什么社会?这是严重的误会。我常比喻说:如教师们教学生,哪里教人人当教员去,那岂不成了教员的世界吗?

  • 什么是因缘?什么是因缘故事? 什么是因缘?什么是因缘故事?

      因缘是原始佛教的义理之一,用佛教故事的形式来传播这一道理,称之为因缘故事。因缘是梵语尼陀那的意义,汉译为因、所因、因缘、缘起等,因缘之作用即缘起。因缘是原始佛教的义理之一,用佛教故事的形式来传播这一道理,称之为因缘故事。

  • 中国最大的佛像在哪? 中国最大的佛像在哪?

      乐山凌云大佛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一尊雕塑佛像,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了。这尊大佛是唐朝开元初年(公元713年)由游访四川凌云山寺的中贵州海通和尚发起修凿的,直到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才修凿成功,前后共用了90年。这里有一个开凿乐山大佛的故事。

  • 阿弥陀佛临终接引时,所发出的光会因人而异吗? 阿弥陀佛临终接引时,所发出的光会因人而异吗?

      这是实在的事情,人念佛求生净土,缘成熟的时候,临命终时佛来接引。佛来接引一定是先看到佛光,每个人看到佛光并不一样,为什么?每个人修行的功夫不一样,每个人对净宗的信、愿、行也不相同。我前天跟诸位讲过一个故事,是我们大屿山圣一法师,你看他们前些年到普陀山潮音洞去拜观音菩萨。

  • 家里的佛像是不是开光以后才灵? 家里的佛像是不是开光以后才灵?

      这个佛像开光也灵,不开光更灵。开光呢,你们家佛像开光就你们家佛像灵,其它佛像就不灵了?如果你不开光,哪个佛像都灵。实际上佛菩萨不用我们来开光,我们能给佛像开光吗?那是没有道理的。但是通过在佛像前做个仪式,而增强我们的信心,这倒可以。

  • 阿弥陀佛只是名称吗?为何专念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只是名称吗?为何专念阿弥陀佛?

      十方诸佛太多太多了,你们为什么要念阿弥陀佛?为什么专念阿弥陀佛,不念别的佛?最简单的回答,就是照《弥陀经》上所说的,释迦牟尼佛在《弥陀经》上四次劝导我们念阿弥陀佛,这《弥陀经》可以做证明。佛教我们念阿弥陀佛,我们顺从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教诲,念佛求生净土。

  • 什么是大蒙山施食? 什么是大蒙山施食?

      宋朝时有一位不动法师,居住在四川的蒙山;他为了普济幽灵,收集瑜珈焰口及密宗诸部,辑成蒙山施食,成为禅门日诵。直到近代,有位兴慈大师,大力提倡蒙山施食,并加入对群灵的六番开示,称为大蒙山施食。  宋朝时有一位不动法师,居住在四川的蒙山;他为了普济幽灵,收集瑜珈焰口及密宗诸部,辑成蒙山施食,成为禅门日诵。直到近代,有位兴慈大师,大力提倡蒙山施食,并加入对群灵的六番开示,称为大蒙山施食。

  • 初学佛者应先从什么书开始学习? 初学佛者应先从什么书开始学习?

      宏海法师答:阿弥陀佛!初学佛者的的确确应该把基础打扎实一些,就是全面的,然后比较立体的、和以有一点点贯通能力的去了解,这样的话就不容易出现片面的和出现一些断章取义的见解。所以我想,依照我自己从出家前后的经历来讲的话有几本书

  • 拜佛有标准动作和先后顺序吗? 拜佛有标准动作和先后顺序吗?

      曙祥法师开示:这个问题问的太好了!看起来是一个微不足道的问题,其实是每一个人都会碰到的问题。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咱们把这些小事情解决好了,就可以扫清很多障碍。1、拜佛到底有没有一个标准的动作呢?当然有啊。最标准的动作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头面接足礼”,也叫“顶礼”。

  • 有没有居士佛学院?佛学院为什么不招收在家居士? 有没有居士佛学院?佛学院为什么不招收在家居士?

      曙祥法师开示:没有专门的居士佛学院,但有佛学院招收居士的。1、有招收居士的佛学院,很多佛学院,或者说大多数佛学院不招收居士,所以给大家的印象是佛学院不招收居士。招收居士的佛学院,北京的法源寺就有,中国佛学院招收居士啊,每年暑假都招,法海探源佛学班,虽然时间短,没有专门说是居士佛学班,但性质一样,居士都可以来学到东西的。

  • 为什么要供养三宝? 为什么要供养三宝?

      供养三宝是种福田的方法之一,属于修恭敬心的“敬田”。当佛陀还在人间时,人们会以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供养僧团和诸佛菩萨,称为“四事供养”。因此供养的意义有二层:一是以能舍、喜舍的心取代悭贪吝啬,成就他人的安乐;二是对于三宝见贤思齐,藉著供养的形式,期许自己向诸佛菩萨学习度众生、修菩萨行。

  • 佛弟子称呼在家女居士为“师姐”,是否正确? 佛弟子称呼在家女居士为“师姐”,是否正确?

      华夏民族的特点:对一切事物取其精华。佛教自东汉初年传入汉土,在家弟子,不分男女老幼,皆以师兄尊称,正确简单如法。出家弟子,以师兄、师弟尊称。在一起修学的同辈,称“老同参”。其目的:1 为了提升和超越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达到无相、空相的境地。

上一页 1.. 10 11 12 ..20 下一页20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