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佛法上来讲,可以多供灯,以灯供佛,回向众生,也回向学子。因为灯代表光明,能破黑暗。灯,在佛教里面,很多时候就是指智慧,智慧能破无明、愚痴。所以供灯来回向众生都能远离愚痴黑暗,也回向自己得到智慧。智慧有两种,一种是解脱的甚深空性智慧,一种是广大缘起的种种差别智慧。世间的各种考试主要都是差别智慧,假如一个人有甚深智慧,他就能够彻底的没有得失心,当然有利于他考试的心
《地藏经》云:“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男子女人,或乳哺时,或三岁、五岁、十岁以下,亡失父母乃及亡失兄弟姊妹。是人年既长大,思忆父母及诸眷属,不知落在何趣,生何世界,生何天中。是人若能塑画地藏菩萨形像,乃至闻名,一瞻一礼。一日至七日,莫退初心。闻名见形,瞻礼供养。
你要相信你儿子,你的内心要散发出这种念头,相信他能够管好自己,相信他自己可以面对他的未来,不掌控他。重点是你要对他发出这样的念头:我相信你,不代表我不管你,我是关心你的、我是相信你的、我是爱你的,你可以为自己做任何决定,你也完全可以为自己负责任。
经常会有年轻的学佛人,在学佛与婚姻之间的取舍存在困惑:在家居士是不是一定要结婚生子呢?其实困惑很正常,作为在家佛弟子,通过对佛法的学习,很清楚自己没有断烦恼,如果结婚生子肯定会有更多的烦恼,担心会因此而堕落。
其实很难从事物对错上来讲这个问题,作为佛弟子更多的应该是从因果上来讲述这个问题。佛法是从人性的角度,从长远目光的角度,从修行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而不单单只是考虑当下一件事情的是非对错。其实每个人心中对错是有不同的标准,也有不同的目的。
善士疑问:师父,试问孩子叛逆该怎么办?我每天以泪洗面甚是痛苦。我的女儿是2001年正月十九生日,我们村老年人都说命硬!不太顺,现在无论我怎么做都脾气大的不得了!我女儿属蛇,我属鼠,我们俩是不是相冲的?孩子的父亲无所事事,不顶事软弱无能,也帮不了我,我只有求助于师父!
古代民间女子若是婚姻不好,尤其是夫死再嫁、寡居等,很多都会被加上“克夫”的名头。当下社会,在民间习俗中,依然有父母在子女谈及婚嫁时会请人测算八字,要是两人八字不合或八字相冲,便认为两人婚后会相克,便不会同意这桩婚事。
孝道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那是核心重点。甚至于古代帝王以孝治国,他们冶理国家都是推动孝道。有了孝道,家庭就能和睦。家和万事兴,他的事业就能兴旺,就能好。家庭是国家的基础,家家户户都和睦了,都兴旺发达了,那么国家就安定了。所以,家、国、天下,这就是一个次第。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得要从家庭做起。把家治理好了,才能冶理国,冶理天
我努力成为父母心中的我,可我很累想放弃,这是不孝吗?被父母与自己的关系困扰很多年了,努力过互相沟通,每一次都无功而返,还被他们的言语和态度所伤,让自己好不容易坚强起来的内心,变得脆弱,觉得自己的人生可悲而无望。
菩萨在哪里?菩萨就在每个人的心里。我们要把每个人当成菩萨,达到《金刚经》所说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如果每一个念头都具有慈悲的、宽容的、智慧的心,我们的身心就是菩萨,把自己变成菩萨。菩萨在心中念念没有间断,这就叫做“一行三昧”。
善信问:顶礼师父!阿弥陀佛!我最最最想让阿弥陀佛多加持加持我的宝宝……觉火法师开示:弥陀慈光遍法界,称念圣号蒙摄受。阿弥陀佛!
度家里面的人,要看福报的,如果你在你家中有大福报,你说的话他们都会听;如果你没有这个福报因缘,还是要用行动去度他们。比如说,我现在学佛了,你看我回家表现就不一样了,我比以前更勤劳了,更愿意去服务别人,更有耐心了,更愿意修忍辱了,你这个行为就是在度人。
首先要科学地看待孩子生病,孩子生病首先要看医生。我们要认识到,不是所有的病都依赖于读经,虽然诚心读经可以感化灾病,但如果病重,假使诚敬达不到一定的程度是很难改变和根除的。《地藏菩萨本愿经》是消业障的,《心经》与《金刚经》是开智慧的,《药师经》是祈福的,《观音普门品》救苦的等。
必是注定的人,才来与你相遇。 今生相遇相爱,注定是前世的因缘。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两个人成为夫妻,佛学上讲是愿力和业力的结合。种种愿力业力,经过几生几世之后,不管时空变换,不论贫富丑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会成为夫妻,除了爱情,也需要缘份。在世间寻寻觅觅,怎么会遇到他?是否在冥冥之中,姻缘天已注定?不仅众生迷惑,连学佛人也一样迷惑。然而为什么在结婚之后,有的甜蜜幸
现在我们很多人学佛都是学习大乘佛法的人,也就是发了利益一切众生心的人,很多人的家庭却不能和睦相处,有的和父母不和,有的和妻子不和,大部分的夫妻经常吵架,搞的人心惶惶不能如理学习佛法,这些都是因为我们没有重视菩提心的修行,也就是我们根本没有注意菩提心而导致的结果。
两人能够相遇,缘分必定是靠几辈子修来的福分,而能作为夫妻的,更是百世所造就的,但是现在如同离婚率蛮高的?能做一段时期的夫妻,最后却用离婚,作为缘分已尽的果实,那么这颗姻缘果实,肯定是百世修来的后果,是段因果报应!
善士提问:师父,你好!我想问问自己迷茫的婚姻问题,我在网上认识了一位师兄,她也是学佛的,近一年的认识相谈交流,有共同语言和爱好。得知她是一个离婚了的单身,身体状况也不好,由于我本人经济问题,和她相处来往,一直没有办理结婚手续和要孩子的事情。
一提起佛教,在许多人脑海里出现的,就是僧人的形象。实际上,出家只是佛教生活方式的一种,佛教徒中,大多数为在家居士。在家居士通过婚姻,建立家庭,既维系种族的繁衍,也护持出家人的修行,为出家人提供物质生活保障,因此,佛教重视婚姻问题。既然佛教重视婚姻问题,那么佛教又是怎样看待离婚这件事呢?
父亲去世三年后,你来到了我家。同父亲相比,你平凡得实在是乏善可陈。可是,50岁的母亲需要一个老伴儿,而一个50岁的老人对另一半的要求也务实本真很多——只要人好就行。而你具备这个最基本的条件,你是远近闻名的好人,具体地说,你是一个老实人。和我母亲第一次见面那天,你很难堪。因为你深知自己各方面都没有优势——房子小、工资少、不过是一个普通的退休工人,而且刚刚结婚的儿子一家还需要你的帮衬。
孟子告诉我们五伦是父子有亲、夫妇有别、君臣有义、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但,现在很多的问题都发生在夫妻这一个伦常上! 正因为夫妻是人伦的起点,如果我们一开始就发生了偏差,那么家庭怎会和谐,社会怎
阿弥陀佛!这位菩萨的问题是:记得一位法师说过,离婚的人罪过很大,当下地狱。可是如果是男人背叛,要离婚,那我们女人又能怎样?我一直困惑这个问题。真的没有哪个女人结婚是为了离婚的,可是如果真的是男方背叛要离婚,那该如何?我一直没有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一家之主,要乐观面对生活,心甘情愿去为这个家付出。没有怨言,没有计较,不挑剔家人的不是。儿子不好是自己的命,儿媳妇不孝顺也是自己的命。你讲这个人不对,那个人不对,其实都不对,你也不对,他们也不对。一家人都觉得自己是对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结果都没有理。
善士疑问:感恩师父慈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这么美好的平台。我是六零后农民,信佛九年,深信不疑!前年中元节,经一居士引见,与一寺院主持结缘,一年多时间我们家建寺、造佛像花了近十万元,但儿子事业不顺,师父曾做过两次佛事,现在丈夫不叫我去寺院,我很无助。不知道该怎么做,家里人说供养这么多还不顺,丈夫坚决不让去寺院。求师父开示我怎么做周全。
对孩子的教育,是不能围追堵截的,而是要善于疏导的。孩子长大了,必然有自己的想法,这些想法在大人看来,或是对、或是错。大人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可能会紧张或者愤怒,以至于对抗孩子的想法并加以阻止。然而这一切都没什么用,即使没有这个男孩子的出现,也会有别的男孩子。
死亡是我们每个人的必经之路。当父母临命终时,身体会遭受到病痛的折磨,心中会产生对世间的贪恋,以及对死亡的恐惧,这是为人子女无法替代,却又不得不面对的事情。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行出世至孝,即善巧方便地引导父母对佛法产生信心,奉劝父母在世时皈依三宝,听闻正法,信愿念佛,求生西方,出离轮回,一生成佛,方为行出世至孝之道。正所谓,人而不孝父母,不足以为人;孝而不了生死,
善士疑问:师父我家里事,很困忧,能帮我化解吗?我大儿子是来讨债的,淫欲心太重,不愿工作,工作也不顺利,打工两年,玩三年,也总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他出来工作了,从来不给家里钱,也都25岁了,还有机会找到媳妇吗?怎么能改正他,师父能帮忙化解儿子吗?
自己明白要孝养父母,也知道父母恩情大,可是和父母相处时,自己有瞋恨心和念头,多有言语冲突。在家时自己的心情也容易烦躁,不愿意呆在家里,应如何改善呢?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关系,人与家庭、父母之间的前因后果的种种关系,确实不是我们现在就能够明白的。既然自己遇到这些情况,产生痛苦,那么在这种环境下,正要生起这种出离的心,明白生死的苦、轮回的苦啊,出离心反而就更加
善士疑问:弟子有出家的想法,但是害怕父母家人不同意,这种心愿断断续续。弟子也在网上看过开示,在家也能修行,但是总有很多烦恼,影响自己修学佛法,没多久就堕落了。请问弟子该怎么办?恒传法师答疑:佛弟子有在家和出家两种,选择哪种形式,都是看个人因缘与信心信念了。
从轮回的眼光看,我们和父母、孩子属于不同的生命个体,只是因为业缘才走到一起。其中有善缘,也有恶缘。如果是善缘,就会相互增上,给彼此带来利益和快乐,应该心怀感恩和珍惜,继续营造善缘。如果是恶缘,就会相互折磨,给彼此带来损恼和痛苦,要在接纳的前提下,努力化解并改变对立,不让这种恶缘继续。
孝道一直以来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同时也是佛法教育的大根本,一切福慧皆由孝字得,一切佛法皆由孝字生。佛教把孝分为两种:一种是世间的孝道,一种是出世的至孝。世间的孝分为三种。第一养父母之身。《劝发菩提心》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十月三年,怀胎乳哺;推干去湿,咽苦吐甘,才得成人。父母对儿女的关怀无微不至,儿女快乐,最开
首先,世间的孝顺是指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表现在生活中,是在尊重父母的基础上,和他们感情融洽地相处。我们常讲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受尊崇的道德操守。世间最大的善,莫过于对父母的孝顺。至于出世间的孝顺,出家僧众自断须发以去除烦恼执着,破色身之执,求法身之证,应尚其精神,不重于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