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 华严经

《华严经》,具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另称《杂华经》。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华严经》的编集,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大约在公元2~4世纪中叶之间,最早流传于南印度,后传播到西北印度和中印度。《华严经》是佛成道后在菩提场等处,藉普贤、文殊诸大菩萨显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杂华庄严,广大圆满、无尽无碍妙旨的要典。

  • 华严经文章|
  • 华严经入门|
  • 华严经讲解|
  • 华严经问答|
  • 华严经简介
    • 华严经疏钞会本 华严经疏钞会本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卷第一  往复无际、动静一源.含众妙而有余、超言思而逈出者,其唯法界欤。  将释此疏,大分为四:第一、总序名意.第贰、归命下,归敬请加.第参、将释下,开章释文.第肆、疏末一偈,谦赞回向.为顺经文有四分故。若顺序正流通判者,则合前二为序分、开章为正宗、谦赞为流通,为疏三分。(清凉大师)

    • 华严经简介 华严经简介

        《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有六十卷,八十卷,四十卷之三译本。大方广为所证之法,佛为能证之人,证得大方广理之佛也,华严二字为喻此佛者。因位之万行如华,以此华庄严果地,故曰华严。又佛果地之万德如华,以此华庄严法身,故曰华严。(网络)

    • 佛华严入如来德智不思议境界经 佛华严入如来德智不思议境界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游摩伽陀国法阿兰拏处菩提场上普光堂中。大福聚集。妙喜所生。普无毁处。功德无量。莲华藏师子座中坐。平等证觉(一)善净觉者(二)无有二行(三)游佛所游(四)得至诸佛平等(五)到无障处(六)不退转法(七)无遮行处(八)不舍无边诸佛所作(九)住不思处(十)向无相法(十一)三世平等所生(十二)其身遍诸世界(十三)(阇那崛多 译)

    • 《大方广佛华严经·善财童子》白话文 《大方广佛华严经·善财童子》白话文

        1、一青年的参访者。金黄色的夕阳,从娑罗林的一角,斜照大塔寺的红墙碧瓦。半天的紫霞,半轮淡月,在一缕缕的炊烟中,描出了美丽的图画。盛极一时的大塔寺,这时候又回复了平时的一切,照样的敲着断断续续的晚钟。山门外有一位十六、七岁的青年,悄悄的立着。他的体格容貌,是那样的强毅、和蔼、英明!一身洁白的衣服,越发显出他的真诚与纯洁(印顺法师)

    • 受持《华严经》的灵验事迹 受持《华严经》的灵验事迹

        撮取几例受持华严经的灵验事迹,以使有缘者生起欢喜信心,从而依此修行。一、抄写感得经放五色祥光:  中国后魏时代的王延明、王元熙,英明博知,曾用上等好香掺和金粉,抄写了一百部《华严》。藏于妙香宝 (网络)

    •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赞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何等为十?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三藏般若)

    • 四句佛经经典指导处事迷津 四句佛经经典指导处事迷津

        我现在用四本佛教的经典,里面四句话贡献给各位。第一句是不忘初心,是佛教《华严经》里的一句很伟大的经文。不忘初心,就是说不要忘记我们最初、当初的一个志愿,当初一个什么想法,这样就把当初的那个意念不要忘记,后述很多事都好办。(星云大师)

    • 《华严经》经典句子、语录赏析 《华严经》经典句子、语录赏析

        佛子!菩萨摩诃萨已发一切智心,应离痴暗,精勤守护,无令放逸。佛子!菩萨摩诃萨住十种法,名:不放逸。何者为十?一者,护持众戒;二者,远离愚痴,净菩提心;三者,心乐质直,离诸谄诳;四者,勤修善根,无有退转;五者,恒善思惟,自所发心;六者,不乐亲近在家、出家一切凡夫;七者,修诸善业而不愿求世间果报;八者,永离二乘,行菩萨道;(网络)

    • 华严经十地品 华严经十地品

        【启经香赞】炉香乍爇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三称)  【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实叉难陀)

    上一页 1 2 3 4 ..20 下一页20转到
    • 《华严经》八十卷是谁翻译的? 《华严经》八十卷是谁翻译的?

      《华严经》它是唐代于阗国三藏法师实叉难陀翻译的。实叉难陀他一生当中来到中国翻译了十九部经典,总共有一百零七卷,我们《华严经》八十卷就是实叉难陀翻译的,还有大家熟悉的《地藏菩萨本愿经》也是他老人家翻译的,《大乘起信论》等等,包括《楞枷经》都是实叉难陀翻译的。(灯云法师)

    • 《华严经》全文多少字? 《华严经》全文多少字?

        一、东晋佛驮跋陀罗的译本,题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卷,为区别于后来的唐译本,又称为“旧译《华严》”,或称为《六十华严》。二、唐武周时实叉难陀的译本,题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又称为“新译《华严》”,或称为《八十华严》。三、唐贞元中般若的译本,也题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四十卷,它的全名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网络)

    • 释霜钟:听梦参老和尚讲《华严经》入门心得 释霜钟:听梦参老和尚讲《华严经》入门心得

        听上梦下参老法师讲《华严经》,算来已有一年半了。在这一年半中,每日随众听老法师讲大座。说来惭愧,可能是没用上心吧,受益不是很大。说句实在话,我喜欢戒律课,本来就是抱着一颗学戒的心来求学的,故总认为《华严经》是大法,不易深入,还没学,心里就给了它一个定义——很难学!(释霜钟)

    • 《大方广佛华严经》简介,《华严经》讲什么内容? 《大方广佛华严经》简介,《华严经》讲什么内容?

        《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又称《八十华严》、《新华严》、《唐经》、《杂华经》。八十卷三十九品。唐代实叉难陀(652-710)译。师于阗人,善大、小二乘,旁通异学。当时则天武后有感于《旧华严》处会未备,远闻于阗有梵本,于是遣使迎师至洛阳。证圣元年(695),于东都大内大遍空寺翻译本经,武后亲临译场,挥毫首题品名。(网络)

    • 怎样理解《华严经》里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意思? 怎样理解《华严经》里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意思?

        问:师父怎样理解《华严经》里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意思?答:华严宗观察差别无限的宇宙,所立的四种法界,即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语出澄观《法界玄镜》卷上。 (1)事法界︰即差别的现象界。指万有各别,诸法皆由因缘生,有分隔齐限的存在。 (2)理法界︰即超差别的实体界。指真如平等之理性通贯万有,其体性普遍恒常(达照法师)

    • 《华严经》的形成、汉译、基本思想及其修行论意义 《华严经》的形成、汉译、基本思想及其修行论意义

        作为大乘佛教的基本经典,《华严经》有着丰富的佛学思想,对于印度佛教、中国佛教以及日本、韩国等地的佛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隋唐时代更是以之为主要典据成立了华严宗,并传入日、韩等国。关于《华严经》的宗趣与经义,古来同样有不同的理解。南朝齐代昙衍认为此经以无碍法界为宗趣,隋代灵裕则认为此经是以甚深法界为宗趣;(杨维中)

    • 普献法师:读华严经的方法 普献法师:读华严经的方法

        我个人对华严经的研究是这样子的:就是没有看注疏,不看注解,直接读原文,一遍一遍的读,不管懂不懂。当然读到有些地方会怀疑、不了解,那就怀疑、不了解。每次读到不了解的地方,我就注意一下子。就耐性地一遍一遍的这么读,慢慢读就有味道了,也不会打瞌睡了,因为读出兴趣来了。所以佛经就是怕我们去读,你读多了,它就会通。(普献法师)

    • 有人每天一部华严经,念了一辈子,为什么没成佛? 有人每天一部华严经,念了一辈子,为什么没成佛?

      问:师父有人念一辈子华严经每天一部为什么没成佛?  释慧湸:  佛陀没有说过念多少部经书就可以成佛。要想成佛,要先发菩提心。要实践戒定慧。要开启自心觉醒。问:平时吃饭,如果有蒜汁在里边,不知道,或 (释慧湸)

    • 《华严经》中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该如何来理解? 《华严经》中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该如何来理解?

        请问:《华严经》中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该如何来理解?法清法师:这个“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是大乘佛教里面的思想。佛展开这么一个思想,是来告诉我们,认识世界的过程当中,不要被一些数字给蒙蔽了。那么,“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是说,先是万法要归一;(法清法师)

    • 华严经要解 华严经要解

        庚戌冬,先师明观老和尚示寂,治丧之余,悲思纷集。因忆师所付遗作中,曾记述在浙东行化时,有治习华严得不可思议神妙境界等语,顿起业尽情空廓然无碍之观。即屏居香港光明讲堂,读诵大经,迥向吾师,随读随记,以资探索,并检同全部华严著述集要为参究。其中有宋温陵戒环比丘所集华严要解,解妙义丰,不厌三复。爰亟付印,冀有助于后之读者。(戒环法师)

    • 《华严经》大意浅探(昌法) 《华严经》大意浅探(昌法)

        一、引言   中国的佛教,素来以大乘经典为主流。自从《华严经》传译中国,直到思想体系完善、重重无尽,圆融无碍观,凝聚了中国人的心声。从全经内容看,可以分成三部分:第一是讲毗卢遮那佛依正庄严境界;第二是阐明了如何从凡夫到成佛的历位,需要圆满哪些行愿;第三部分以善财童子南游,一生成办,入普贤三昧,证入毗卢性海。(昌法)

    •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录--会性法师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录--会性法师

        会性法师讲述  民国七十四年农历正月于屏东普门讲堂  介绍华严经三译  明译史  释题—先释经题  释题—次释品目  正释经文—结前起后  正说行愿—长文—正示行愿  正说行愿—长文—显经胜德  正说行愿—长文—劝嘱受持(会性法师)

    • 孝事父母,当愿众生,善事于佛,护养一切是什么意思? 孝事父母,当愿众生,善事于佛,护养一切是什么意思?

        这首偈是讲在家于父母前行孝时所发的愿。日常生活当中,菩萨在家首先应当孝顺父母。孝行是世间各类道德行为中的至德,是修学佛法的基础,所以“孝事父母愿”应列在前。此偈大意是:当菩萨在家孝养、承事父母的时候,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善巧承事供养于佛,护养一切有(如瑞法师)

    • 修行于定,当愿众生,以定伏心,究竟无余的意思 修行于定,当愿众生,以定伏心,究竟无余的意思

        当菩萨正式开始修禅定时就要发愿,愿所有的众生都能以禅定降伏妄心,进而证入究竟无余的涅槃境界,得到大自在解脱。凡夫众生的散乱之心,就像无钩的狂象躁动不止,又像猿猴得树,上窜下跳,片刻不宁。降伏妄心,就是要通过修习禅定,训练我们的心专注一处,令心渐渐地趋于轻松、宁静。(如瑞法师)

    • 下足住时,当愿众生,心得解脱,安住不动的意思 下足住时,当愿众生,心得解脱,安住不动的意思

        此偈的大意是: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静坐修行后,双脚从座上垂下,站在地上的时候,就要发愿:希望众生的内心都能获得自在解脱,安住在正念当中,不被五欲六尘所牵动。下足住时:指在结束禅修后,从禅座上下来,站立在地上的时候。(如瑞法师)

    • 《华严经》要义 - 惟贤法师 《华严经》要义 - 惟贤法师

      暂无简介(惟贤法师)

    • 略释华严经题 略释华严经题

        倒过来讲,经、严、华、佛、赝、方、大,经是教义;“严”是总说,庄严佛的果德;“华”是因,因为有这个因,才有如是果,“华”是形容词,因能严佛的果德:“佛”是成就的人。“经”、“严”、“华”这三种是约法说的。“广”是用,是佛的大用,是化身佛。用就是利益众生的事业。“方”是相,相就是“大”的相,“大”的本性所具足的相。(梦参法师)

    •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文珠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文珠法师

        一、不同译本  二、经的名题  三、经的品题  四、经的译题  五、讲解经文—序分  六、讲解经文—正宗分  七、讲解经文—结颂受持回向  八、讲解经文—流通分(文珠法师)

    • 凡夫念《华严经》能往生吗? 凡夫念《华严经》能往生吗?

        阿弥陀佛,您好!只要具足真诚的信愿和念佛的行持,每个凡夫都可以往生,对念哪部经没有必然的要求。读诵大乘经典,回向愿求生极乐国,都是可以往生的。(仁山法师)

    • 净行品、普贤行愿品的“行”字怎么读? 净行品、普贤行愿品的“行”字怎么读?

        《大方广佛华严经》,简称《华严经》,是佛教的富贵,部头很大,不容易读诵受持跟学习,但学习华严三品相对来说就比较容易。净行品、普贤行愿品、梵行品的“行”字,传统读(hèng),一般读(xíng)。约定俗成,两种读音都可以。(广行法师)

    • 受持得闻《华严经》的殊胜利益是什么? 受持得闻《华严经》的殊胜利益是什么?

        信徒问师:师父,听闻隆福寺在举行为期二十一天的华严共修法会,恳请师父为我们方便开示受持得闻华严经的殊胜利益,顶礼法师。慧广法师答:祖师有言:“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富贵的《华严》”。《华严经》描述的是重重无尽的“华藏世界海”,诸佛菩萨充满整个世界,我们的地球,在华藏世界海中,(慧广法师)

    • 想要半年读完《华严经》,怎样接读才如法? 想要半年读完《华严经》,怎样接读才如法?

        我们知道有八十华严、六十华严,四十华严,如果读八十华严的话,就有八十卷。我们每天要去读的话,最多读一卷,或者说其中的一品,或者其中的一段,这样的话我们可以根据自己所安排的时间或者读诵经典的长度,我们做个相对比较均匀、比较合理的一个分段,或者分卷或者分品,这样的话我们读诵起来,每天的量包括各方面的进(容通法师)

    • 华严经出于龙宫,龙树菩萨去水中记取此经,缘何淹不死? 华严经出于龙宫,龙树菩萨去水中记取此经,缘何淹不死?

        问:华严经出于龙宫,龙树菩萨去水中记取此经,缘何淹不死?船子和尚亦是悟道的人,跳在水中,如何就淹死? (青岛丁莲唯)月溪禅师答:龙宫乃一地方名曰龙宫,非水中龙宫也,龙树菩萨从前收集华严经之地点,后来有很多人去过,有考证是有此地,至以前所说的神话乃不近人情;(月溪禅师)

    • 诵华严经后,常常想死,该怎么办? 诵华严经后,常常想死,该怎么办?

        有机会寻找自由岂不更好。我们遇到困境的时候,往往会想一死了之。自己就有过这些念头,这在《与一位母亲的对话》中有讲。但是,现在学佛了,知道了人生难得。现在有了这难得的人生就不能浪费了啊。所以,用这难得的机会寻找了生脱死的途径不是更好,当然如果还有责任和义务还是要先尽责任和义务,因为没有尽完责任与义务就想了生脱死就像是盖空(明一法师)

    • 华严经是谁送入龙宫的? 华严经是谁送入龙宫的?

        阿难出家后,有要求佛陀把之前自己没有听过的经重新讲一遍,所以不必怀疑。另外,如果您有许多此方面的疑问,建议您看看佛教史,它可以解释大部分这方面的困惑,但是,记得要保持中道,不要过于怀疑,也不要过于崇信。(讲到这里,推荐一下法藏法师的《中国佛教史》)(玄若法师)

    • 华严经的“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有没有次第? 华严经的“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有没有次第?

        这个还是有次第的。比如说十信阶段,以信为主,建立信念;十住阶段就以保持正念为主,住于正念;十行就是付诸行动,结合救度众生的广大行,这中间还是有次第,各有所长。若不能建立正信,怎么能够严守戒律、并能发悲心度众生?不可能的。(惟贤法师)

    • 天台宗“无情有性”和《华严经》“无起无为”有何区别? 天台宗“无情有性”和《华严经》“无起无为”有何区别?

        善士问:请问法师,天台宗的“无情有性”,主张宇宙万有一切本具,无须依持,万物本然,和《华严经》的“无起无为”有什么区别?达照法师答:从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无欠无余,天台宗的“无情有性”,华严宗的“身土不二”,其实是一个道理。因为华严宗也是正说圆教,旁说别教,或者天台宗《法华经》它是纯圆独妙。(达照法师)

    华严经简介

    华严经简介

      《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有六十卷,八十卷,四十卷之三译本。大方广为所证之法,佛为能证之人,证得大方广理之佛也,华严二字为喻此佛者。因位之万行如华,以此华庄严果地,故曰华严。又佛果地之万德如华,以此华庄严法身,故曰华严。

      华严经是大乘佛教修学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据称是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在禅定中为文殊、普贤等上乘菩萨解释无尽法界时所宣讲,藉普贤、文殊诸大菩萨显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杂华庄严,广大圆满、无尽无碍妙旨的要典。

    华严经内容概述

      七处九会

      八十华严有三十九品、七处九会之说。七处包括地上三处、天宫四处,即

      1.菩提道场(地上):第一会六品(〈世主妙严品〉以下);

      2.普光明殿(地上):第二会六品(〈如来名号品〉以下)、第七会十一品(〈十定品〉以下)、第八会一品(〈离世间品〉);

      3.忉利天宫:第三会六品(〈昇忉利天宫品〉以下);

      4.夜摩天宫:第四会四品(〈昇夜摩天宫〉以下);

      5.兜率天宫:第五会三品(〈昇兜率天宫品〉以下);

      6.他化天宫:第六会一品(〈十地品〉);

      7.重阁讲堂(即逝多林):第九会一品(〈入法界品〉)。

      五周因果

      《华严经》分四个部分解释了五周因果:

      一、所信因果,在第一会所讲,明卢舍那佛之果德及其为普庄严童子时之因行,即修行者所信佛之因果。

      二、差别因果,在第二会至第六会所讲,明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阶位差别之因,第七会〈佛不思议法品〉、〈十身相海品〉、〈随好光明品〉明差别之果,此即差别因果。

      三、平等因果,第七会〈普贤行品〉明平等之因,〈如来出现品〉名平等之果,故称平等因果。

      四、成行因果,在第八会〈离世间品〉中说,初说五十阶位,后说八相成道,因行成果行,故曰成行因果。

      五、证入因果,第九会〈入法界品〉所说,先明佛已经自在证入之果,后明善财童子证入法界之因,因此称为证入因果。

      四分结构

      整部华严七处九会、三十九品分成信、解、行、证四个部分:

      一、信分,即初会所信因果周;

      二、解分,即第二至第六会差别因果周及第七会平等因果周;

      三、行分,即第八会成行因果周;

      四,证分,即第九会证入因果周。

      菩萨道地

      大乘菩萨行者从初发菩提心到修行圆满成佛的阶位,《华严经》中列出五十二个等级,分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

      十信有:

      1.信心;2.念心;3.精进心;4.慧心;5.定心;6.不退心;7.护法心;8.回向心;9.戒心;10.愿心。

      十住有:

      1.发心住;2.治地住;3.修行住;4.生贵住;5.方便具足住;6.正心住;7.不退住;8.童真住;9.法王子住;10.灌顶住。

      十行有:

      1.欢喜行;2.饶益行;3.无嗔恚行;4.无尽行;5.离痴乱行;6.善现行;7.无著行;8.尊重行;9.善法行;10.真实行。

      十回向有:

      1.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2.不坏回向;3.等一切佛回向;4.至一切处回向;5.无尽功德藏回向;6.随顺平等善根回向;7.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8.真如相回向;9.无缚无著解脱心回向;10.法界无量回向。

      十地有:

      1.欢喜地;2.离垢地;3.发光地;4.焰慧地;5.难胜地;6.现前地;7.远行地;8.不动地;9.善慧地;10.法云地。

      五十三参

      《华严经》的内容又可用境、行、果三字来概括:“境”指毗卢遮那佛所居重重无尽的华藏世界;“行”,以善财童子为例,说明修华严者要为获取菩提而努力修证;“果”指菩萨修行者根据努力程度而达到的“十地”位次。

      《入法界品》记载了善财童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后,为得知“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云何修菩萨道”,从庄严幢沙罗林出发次第南逰,参访了五十三位善知识的故事。这五十三位善知识是:

      1.德云比丘;

      2.海云比丘;

      3.善住比丘;

      4.弥伽长者;

      5.解脱长者;

      6.海幢比丘;

      7.休舍优婆夷;

      8.毗目瞿沙仙人;

      9.胜热婆罗门;

      10.慈行童女;

      11.善见比丘;

      12.自在主童子;

      13.具足优婆夷;

      14.明智居士;

      15.宝髻长者;

      16.普眼长者;

      17.无厌足王;

      18.大光王;

      19.不动优婆夷;

      20.遍行外道;

      21.鬻香长者;

      22.婆施罗船师;

      23.无上胜长者;

      24.狮子频申比丘尼;

      25.婆须蜜多女;

      26.鞞瑟胝罗居士;

      27.观自在菩萨;

      28.正趣菩萨;

      29.大天神;

      30.安住地神;

      31.婆珊婆演底夜神;

      32.普德净光夜神;

      33.喜目观察众生夜神;

      34.普救众生妙德夜神;

      35.寂静音海夜神;

      36.守护一切城夜神;

      37.开敷一切树华夜神;

      38.大愿精进力救护一切众生夜神;

      39.妙德圆满夜神;

      40.瞿波释种女;

      41.摩耶佛母;

      42.天主光天女;

      43.遍友童子师;

      44.善知众艺菩萨字智童子;

      45.贤胜优婆夷;

      46.坚固解脱长者;

      47.妙月长者;

      48.无胜军长者;

      49.最寂静婆罗门;

      50.德生童子;

      51.弥勒菩萨摩诃萨;

      52.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

      53.普贤菩萨摩诃萨。

      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后,善财童子终于修行圆满,“得普贤菩萨诸行愿海,与普贤等,与诸佛等,一身充满一切世界刹等,行等,正觉等,神通等,法轮等,辩才等,言辞等,音声等,力无畏等,佛所住等,大慈悲等,不可思议解脱自在悉皆同等。”

      华严三昧

      甚深禅定名称,明一真法界、无尽缘起之理,修六度四摄、庄严佛果之行,只有普贤菩萨大行,可入正觉华严三昧。六十华严三十七曰:“普贤菩萨正受三昧,其三昧名佛华严。”若得华严三昧,可谓已经成佛,《无量寿经》诗句为证:“得佛华严三昧,宣畅一切经典。”净影在《无量寿经疏》中说:“如华严说,彼一三昧统摄法界,一切佛法悉入其中。”《华严经》第十二品贤首菩萨偈曰:“严净不可思议刹,供养一切诸如来;放大光明无有边,度脱众生亦无限;智慧自在不思议,说法言辞无有碍;施戒忍进及禅定,智慧方便神通等;如是一切皆自在,以佛华严三昧力。”

    华严经原文/译文

    华严经原文(全文) 实叉难陀
    华严经译文(白话) 洪启嵩
    更多《华严经》文章

    华严经不同版本

    卷数 名称 译者 年代 大正藏中位置
    六十卷 旧华严、六十华严 佛驮跋陀罗译 东晋 第九册
    八十卷 新华严、八十华严 实叉难陀译 唐代 第十册
    四十卷 贞元经、四十华严 般若译 唐代 第十册

    华严经入门知识

    名称 作者  名称 作者
    华严经多少字? 未知 《华严经》的特殊之处 网络
    《华严经》的内容 圣严法师 《华严经》的五大特点 未知
    《华严经》的禅悟内涵 悟来法师 《华严经》入门心得 释霜钟
    更多华严经入门知识

    华严经讲解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