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州劈山广福寺
山东青州劈山广福寺位于山东省青州城南十里云门山办事处后寺村西,由劈山、磨脐山、八仙台、钟鼓二山等众山环抱,是一座典型的“深山藏古刹”式寺院。遗址上迄今屹立的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青州府儒学教授邢宽所撰《重修广福寺记》碑称此寺:“东有普同之塔,南有观音之岩,西有八仙之台,北有劈峰之山,钟鼓山峙于前,前乡台昂于右,蜿蜒环抱,上下隐伏,诚一胜景之奇秘也。”清初安丘文人张贞在《游广福寺记》中叹云:“三面山环,其景胜绝1寺院选址符合堪舆学山环理念,是适宜佛教发展的理想之地。
山东郯城新村广福寺
山东郯城新村广福寺亦云官竹寺、观竹寺。位于郯城西南25公里沂河东岸边,新村银杏产业开发区政府驻地北侧银杏古梅园内,占地2100平方米。始建时间,传说不一。或云建于汉兴于唐,又以“广福”之名起于金,则以为建于金,均无考。整个庙宇为三部分,各成院落,即大雄宝殿、天王殿和后楼。大殿系最早的建筑,时间无考。
青海民和县北广福寺亦称“庄子沟寺”、“光福寺”。位于川口镇西北13公里处,在今北山乡西北4.5公里的庄子沟村。建于民国五年(1916),主寺莲花台寺。每年农历五月十五日举行庙会,请来数僧念经。1958年有殿堂3间,舍僧等7间,仅1僧住寺。现原建筑完好,无僧。
四川峨眉山广福寺
四川峨眉山广福寺位于牛心岭下、宝现溪侧。宋时建“牛心院”,后倾圮。明万历年间重建,取“广种福田”之意更名为“广福寺”。寺内有观音、大雄二殿。20世纪末,居士捐赠观音、阿弥陀佛、地藏菩萨、文殊菩萨等四尊汉白玉造像,与原有的释伽牟尼玉佛,组成玉佛殿供奉,成为全山唯一以玉佛组成的殿堂。
贵州长顺县广福寺位于广顺镇北场村后街下段北侧,地处东经106°22′30",北纬26°12′50"!海拔1280米,距县城27公里。其始建年代为清乾隆九年(1744)。八字庙门而入,有一六角塔,为六月二十八烧千障(纸钱)用。经一院坝是庙的四合院,左两间叫“孤魂祠”,右五间为“道人舍”,五间大殿,中供“城隍主者辅德大帝” (简称“城隍老爷”)塑像,左右供东狱、南狱大帝,还有各种泥塑木雕菩萨。
四川芦山县广福寺曾在中共芦山县委内。据县志载,此寺在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潘邃碑记中称为古寺,于宣德(1426年至1435年)中重建,此殿坐西向东,抬梁式木构建筑,屋面为歇山,面阔三间,明间宽7.1米,次间宽3.3米,进深四间,均为3.3米,柱网平面约成正方,为八架椽屋分心用五柱。
浙江苍南县广福寺
浙江苍南县广福寺在浙江苍南云岩乡三峰山麓。寺建于宋,清康熙十九年门(1680)整修,同治八年(1869)重建。双塔为宋代建造,相距11米,六面五层,高约7米,为楼阁式实心小塔:青砖砌造仿木结构,均残破严重。每层面均有壶门;壶门、斗拱等构件,由模制烧砖拼成。倚柱为八角柱,柱头卷刹明显,塔顶作宝瓶状。
浙江临海广福寺始建于唐元和元年(公元811年),坐落在临海市东部山区,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直以来,千年古刹广福寺兴废交替,历经沧桑。从2006年底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广福寺的修缮和维护工作,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正式启建。
上海崇明县广福寺史建于清咸丰年间,前身为"武圣殿",原址汲浜镇北。民国十年,了道大师驻锡于此,更为现名,专宏净土。1946年,广福寺南迁中兴镇,其弟子叶承大师,继承住持,教宗天台,行归净土。1985年,寺庙改为收花站,佛事停止,但常定法师克绍师志,结庐寺旁,凡三十载,不荒持诵。1989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视察崇明,籍此胜缘,广福讲寺开办上海佛教学院二部,常定法师亲自持教,为各大丛林输送了一批优秀僧才。为使学院丛林化,1993年起筹建大雄宝殿、教学大楼、生活大楼等配套设施。承香港吴剑青、山西岳兆礼等大护法慨施巨资,于1994年秋克成其功。1998年,广福寺天王殿落成。
河北成安县广福寺始建于汉朝,原名光佛寺,据传因当地要冒出一架山,危及百姓,故由蔡怡等三人从印度引进佛教,在此建立寺院。压没山势消除一场灾难。自那时寺院不断壮大,形成了当时独一无二的丛林道常常住僧人逐渐增多。
普照寺以双重山门、大雄宝殿及摩椴楼为中轴线,组成四进式院落东西配以展庑、禅房、花园等。山门前高台砌筑,石狮列峙。进门为一院,钟鼓二楼分列东西;西北城上嵌碑碣8砖;东北墙下立着明、清时重修碑。
广西南宁天宁寺“先有天宁寺,后有南宁城”,历史悠久的天宁古寺,前身为始建于唐朝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的龙兴寺,是南宁创建年代最早的佛敦寺院之一,距今已有1280年的历史了。
据清代《宜宾县志》和《叙州府志》载:千佛台,于中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年)开凿,并先后在千佛台上建千佛殿、观音殿。北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年)始建佛祖寺。时香火鼎盛,成为蜀南佛教丛林。北宋黄庭坚留有“
安国寺俗名北寺。在县治西北二百五十步。唐开元元年(713)建。初名镇国海昌院。(安国寺志:会昌初〈841〉莲花涌地而出,僧法昕乃於放生池废址肇葺禅居,延齐安国常主院焉)。会昌五年(845)废。大中四年(
般若寺是都江堰市城北胜境之一 ,坐落在丹凤山南麓,始建于明代宣德四年,明末被毁,清康熙三十八年有僧海林,自郫县金龙寺来开山修葺,又得楚僧东影飞锡于斯,募资纠工,于雍正四年重修殿宇。
广福寺,亦称“庄子沟寺”、“光福寺”。位于川口镇西北13公里处,在今北山乡西北4.5公里的庄子沟村。建于民国五年(1916),主寺莲花台寺。每年农历五月十五日举行庙会,请来数僧念经。1958年有殿堂3间
护国寺是北京八大寺庙之一,始建于元代。原为元丞相托克托官邸,初名崇国寺(北寺)。明宣德四年(1429年)更名为大隆善寺。明成化八年(1472年)赐名为大隆善护国寺。清康熙六十一
江西省云居山真如寺也叫九江真如寺,真如寺位于江西省永修县西北的云居山上,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云居山真如寺,因山峰常年云蒸霞蔚,李唐后改称云居山真如寺。古往今来,云居山以其秀丽天成的风景和佛教禅宗著名道场被人们称道。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