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本相猗致经

佛经典籍 | 作者: [投稿]

一、概述

  本经全一卷,出于大藏经阿含部,译者为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安世高为佛经汉译的创始人。本名清,是安息国的太子,博学多识,特别信仰佛教,持戒精严。当轮到他即位的时候,他就让位给叔父,出家修道。他精研了阿毗昙,修习了禅定,通达之后,游化西域各地;于汉桓帝建和初年(147)辗转来到中国洛阳,不久即通晓华语。那时佛教传入我国内地已有一相当时期,在宫廷内和社会上都有一些信徒。他们虽主要地是奉行祭祀,祈求福德,但也有切实修行的要求,安世高就为他们译出有关止观法门的种种经论。译事大概到灵帝建宁中(170左右)为止。

二、关键字释

  『五盖』:梵语a^varan!a,覆障之义。指烦恼,因烦恼覆障善心,故称为盖。有五种,即:贪欲盖、嗔恚盖、惛沉睡眠盖、掉举恶作盖、疑盖,合称五盖。

  『三恶行』:指贪欲、嗔恚、愚痴(又称贪嗔痴、淫怒痴、欲嗔无明)三种烦恼。又作三火、三垢。一切烦恼本通称为毒,然此三种烦恼通摄三界,系毒害众生出世善心中之最甚者,能令有情长劫受苦而不得出离,故特称三毒。此三毒又为身、口、意等三恶行之根源,故亦称三不善根,为根本烦恼之首。

  『七觉意』:梵语saptabodhyan%ga^ni。又称七等觉支、七遍觉支、七菩提分、七菩提分宝、七觉分、七觉意、七觉志、七觉支法、七觉意法,略称七觉。乃三十七道品中第六品之行法。觉,意谓菩提智慧;以七种法能助菩提智慧开展,故称觉支。七者即:(一)念觉支,心中明白,常念于禅定与智慧。(二)择法觉支,依智慧能选择真法,舍弃虚伪法。(三)精进觉支,精励于正法而不懈。(四)喜觉支,得正法而喜悦。 (五)轻安觉支,又作猗觉支,指身心轻快安稳。(六)定觉支,入禅定而心不散乱。 (七)舍觉支,心无偏颇,不执着而保持平衡。

  『四意止』:梵语catva^ri smr!ty-upastha^na^ni,巴利语catta^ro sati-pat!t!ha^na^ni。为三十七道品中之一科。指集中心念于一点,防止杂念妄想生起,以得真理之四种方法。乃原始经典中所说之修行法门。又作四念处、四意止、四止念、四念、身受心法。即以自相、共相,观身不净、受是苦、心无常、法无我,以次第对治净、乐、常、我等四颠倒之观法。念,含有慧观之义;住,即于身、受、心、法四境,生起不净、苦等观慧时,其念能止住于其处。 据俱舍论卷二十三载,修习四念住之法,系以自相、共相,依次观照身、受、心、法四境。自相,乃四境各别之自性;如身之自性,为四大种所造之色。共相,则为诸法共通之性,即一切法皆具有非常、苦、空、非我等之性。

三、经文

  佛说本相猗致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本有爱不见不了。今见有从有爱。设是本有爱无有今为有。今见分明。从是本因缘。令致有爱。有爱比丘从致有本。不为无有本。何等为比丘从有爱致本。谓为痴

  『痴亦比丘有从致本不为无有本。何等为比丘痴有本从致。谓为五盖

  『五盖比丘亦从有本致。不为无有本。何等为比丘五盖从有致。谓为三恶行。『三恶行比丘亦有本从致。不为无有本。何等为比丘三恶行本从致。谓为不摄根

  『不摄根比丘亦有本从致。不为无有本。何等为比丘不摄根从致。谓非本念故

  『非本念比丘亦有本从致。不为无有本。何等为比丘非本念从致。谓不信故

  『不信比丘亦有本从致。不为无有本。何等为比丘不信本从致。谓恶非法闻故

  『非法闻比丘亦有本从致。不为无有本。何等为比丘非法闻本从致。谓非贤者人事

  『非贤者亦有本从致。不为无有本。何等为比丘非贤者从致。谓非贤者人共会乐

  『如是比丘已不贤者聚会满。令不贤者事满。已不贤者事满。令非法满。已非法满。令不信满。已不信满。令非本念满。已非本念满。令不摄根满。已不摄根满。令三恶行犯法满。已三恶行犯法满。令五盖满。已五盖满。令痴满。已痴满。令有世间爱满。如是爱乐满稍转稍转猗增有

  『度世智慧解脱亦有本。不为无有本。何等为度世智慧解脱本。谓七觉意为本

  『七觉意从有本。不为无有本。何等为七觉意从有本。谓为四意止

  『四意止从有本。不为无有本。何等为比丘四意止从有本。谓三清净行

  『三清净比丘亦有本从行。不为无有本。何等为比丘三清净有本。谓为守摄根

  『守摄根亦有本。不为无有本。何等为比丘守摄根有本。谓为本念故

  『本念比丘亦有本。不为无有本。何等为比丘本念本。谓为信本

  『信本比丘亦有本。不为无有本。何等为比丘信本有本。谓闻法经本

  『闻法经亦有本。不为无有本。何等为闻法经本。谓事贤者本

  『事贤者亦有本。不为无有本。何等为事贤者有本。谓贤者聚本

  『如是比丘。聚贤者能得事贤者。已事贤者。便闻法言。已闻法言。便致信本。已致信本。便得念本。已得念本。便摄守根。已摄守根。便得三清净。已有三清净。便得四意止。已得四意止本。便有七觉意。已有七觉意。便有无为解脱得度世。如是解脱度世。转转本。令得度世。佛说如是。弟子受行。

热门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