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疗痔病经,佛教经文,佛教徒认为最早由唐玄奘译自天竺佛经。佛教居士认为诵读此经文可以治疗痔疮等恶疾。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时有众多比丘。身患痔玻形体羸(lei)瘦。病苦萦(ying)缠。於日夜中。极受忧恼。时具寿阿难陀。见是事已。诣世尊所。顶礼双足。在一面立。白佛言。世尊。今王舍城。多有比丘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病苦萦缠,於日夜中,极受忧恼。世尊,此诸病苦云何救疗。尔时佛告阿难陀,汝可听此疗痔病经,读诵受持,系心勿忘,亦於他人,广为宣说,此诸痔病,悉得除殄(tian)。所谓风痔、热痔、阴痔、三合痔、血痔、腹中痔、鼻内痔、齿痔、舌痔、眼痔、耳痔、顶痔、手足痔、脊背痔、粪门痔、遍身肢节所生诸痔。如是痔瘘,悉皆干燥,堕落消灭。必瘥(chai)无疑,皆应诵持,如是神咒。即说咒曰
“怛侄他 頞阑帝 頞蓝谜 室利鞞 室里室里 摩羯失质 三婆跋覩 莎诃”
阿难陀,於此北方有大雪山王,中有大娑罗树,名曰难胜。有三种华。一者初生。二者圆满。三者干枯。犹如彼华,干燥落时,我诸比丘所患痔病,亦复如是,勿复出血,亦勿脓流,永除苦痛,悉皆平复,即令干燥。又复若常诵此经者,得宿命住智,能忆过去七生之事,咒法成就莎诃,又说咒曰
“怛侄他 苫谜苫谜 舍苫谜 苫末泥 舍苫泥 莎诃”
佛说是经已,时具寿阿难陀,及诸大众。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大藏全咒》里对于本经的描述共有三咒,摘录如下: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怛(dá)侄(zhí)他(tā)。 頞(e)兰(lán)帝(dì)。 頞(e)蓝(lán)谜(mí)。
室(shì)利(lì)鞞(pi)。室(shì)里(lǐ)室(shì)里(lǐ)。
磨(mó)羯(jie)失(shī)质(zhì)。三(sān)婆(pó)跋(bá)睹(du)。莎(shuo)诃(he)。
怛(dá)侄(zhi)他(tā)。苫(shān)谜(mi)苫(shān)谜(mi)。
舍(shě)苫(shān)谜(mi)。苫(shān)末(mo)泥(ni)。
舍(shě)苫(shān)泥(ni)。莎(shuo)诃(he)。
《心经》,全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共一卷,260字,是大乘佛教第一经典和核心,为《金刚经》降伏其心篇,属于《大品般若经》中600余卷中的一节。
【僧伽吒】(法师开示读音为sēng qié chà)(术语)又作僧伽多。译曰集会。法门名。僧伽吒经一曰:“有法门名僧伽吒,若此法门在阎浮提,有人闻者悉能除灭五逆罪业。”
即《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又译《大方广十轮经》。本经与《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相比,篇幅、内容更为浩大。
唯识三十颂唯识三十颂【唯识三十颂(Vij?āpti-mātratā-siddhi-trim?aka-kārikā-?āstra)】 印度佛教大乘瑜伽行派论书。中国佛教法相宗所本主要论书之一。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原文不分章分成上下两篇,后改分为81章,通行本为5162字,传说为老子所著,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无垢光尊者说:“仅仅听到此经的名字,也不会堕入恶趣。就像《涅盘经》、《三摩地王经》一样,这部经的功德非常大,犹如烈火,能烧尽我们无始以来的罪障;犹如清水,能洗净我们的业障垢染。
佛说疗痔病经,佛教经文,佛教徒认为最早由唐玄奘译自天竺佛经。佛教居士认为诵读此经文可以治疗痔疮等恶疾。 佛说疗痔病经-出处,如是我闻。
金光明最胜王经《金光明最胜王经》,又名《金光明经》,蒙古语称《阿拉坦格日勒》,系清代磁青纸黑色心内泥金写本。此经共十卷二十九章,计151叶。宽17 厘米,长63.7厘米,厚13.7厘米。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