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典籍
  • 佛说寂志果经 佛说寂志果经

    《佛说寂志果经》是一部从西域传进的经书,全称为《南无佛说寂志果经》,共一卷,为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是所有佛经中第589部佛经。

  • 佛说园生树经 佛说园生树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苾刍众俱。是时佛告诸苾刍言。汝等当知。彼三十三天中有一大树名为园生。

  • 翻译名义集 翻译名义集

    佛教辞书 南宋平江(治所在今江苏苏州)景德寺僧法云编。7卷,64篇。系将散见于各经论中的梵文名字分类解释、编集而成,另有别行本在《阅藏知津》中作14卷,明代藏经作20卷。

  • 金刚錍 金刚錍

    《金刚錍》,佛学重要论著,一卷,唐·荆溪湛然著。又名《金刚錍论》、《金錍论》。收在《大正藏》第四十六册。

  • 十不二门 十不二门

    为十种不二法门,为汉传佛教天台宗所立,以显示观心大纲。为天台宗高僧湛然的《十不二门》所讲述,十不二门为相互圆融,一念三千即可领悟十妙。 指天台宗所立十种不二法门,以显示观心之大纲者。

  • 摩诃止观 摩诃止观

    《摩诃止观》,十卷(或二十卷),隋智顗说,灌顶记,是天台宗详述圆顿止观法门的主要著述,为天台三大部之一。即天台宗开祖智顗大师,于隋文帝开皇十四年(594)四月二十六日起。

  • 续高僧传 续高僧传

    《续高僧传》,或称《唐高僧传》,三十卷,唐释道宣(596~667)撰。道宣认为慧皎《高僧传》中记载梁代的高僧过少,而需要作补辑的工作,于是经过相当时期的收集资料,写成《续高僧传》三十卷。

  • 大方便佛报恩经 大方便佛报恩经

    《大方便佛报恩经》,七卷,清乾隆年王际华写本。经折装,每半开6行17字,四周单边,开本20.3×9cm,版框17.6×7.7cm。  

  • 长寿王经 长寿王经

    僧祐录云安公失译经人名今附西晋录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佛告诸比丘。昔有菩萨为大国王。名曰长寿。王有太子。名曰长生。王治国以政。刀杖之恼不加吏民。

  • 佛说法华三昧经 佛说法华三昧经

    【法华三昧经】 (一)全一卷。 智严译于刘宋元嘉四年(427)。收于大正藏第九册。本经乃佛为罗阅王之女利行宣说法华三昧之行法。

  • 佛说了义般若波罗蜜多经 佛说了义般若波罗蜜多经

    收在《大正藏》第八册。又名《了义经》、《了义般若波罗蜜经》。全经内容大略,是佛以舍利弗为对告众,为其说明菩萨所乐欲修习且与般若波罗蜜多相应之胜行。

  • 宝女所问经 宝女所问经

    【宝女所问经】四卷。西晋·竺法护译。又称《宝女经》、《宝女三昧经》、《宝女问慧经》。收在《大正藏》第十三册。内容叙述佛为宝女说实语、义语、毗尼、十力、四无畏等法门。

  • 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唐三藏沙门义净译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名称大城战胜林施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及大菩萨众。尔时世尊于日初分时。

  • 实相般若波罗蜜经 实相般若波罗蜜经

    实相般若波罗蜜经 唐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译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以善成就一切如来金刚正智之所建立。种种殊特超于三界灌顶宝冠。摩诃瑜伽自在无碍。获深妙智证平等法。所作功业皆已究竟。

  • 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雨宝陀罗尼经》,又叫《佛说雨宝陀罗尼经》、《一切如来称赞雨宝陀罗尼教》、《能获一切财宝伏藏》,此经为唐代高僧“不空法师”所译。

  • 佛说鬼子母经 佛说鬼子母经

    鬼子母经,全一卷。全称佛说鬼子母经。译者佚名。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内容叙述鬼子母食人之子,佛藏其爱子以度化之,使拥护三宝。然此经所述较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十一所说疏略。 

  • 北斗七星念诵仪轨 北斗七星念诵仪轨

    佛经名,全一卷。唐代金刚智(671~741)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仪轨乃世尊为日月星宿所说八星咒之功德,及北斗八女之供养法。又此八星咒之印契乃出自金刚顶经七星品。

  • 七曜星辰别行法 七曜星辰别行法

    【七曜星辰别行法】书名。一卷。唐·一行撰。收在《大正藏》第二十一册。为密教杂密仪轨中之星宿法。全书所载系从昴星到文星等三十星宿之图像及其祭法。

  • 北斗七星护摩法 北斗七星护摩法

    佛经名,全一卷。唐代一行(683~727)撰。又作复炽盛光法。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书内容为祈求北斗七星以延命增福之护摩仪则,如:能吉祥真言、北斗七星印言、九曜印契、九执曜天总印言、

  • 因明入正理论疏 因明入正理论疏

    佛教因明名著。简称《因明大疏》。唐窥基撰。6卷(通行刊本为8卷)。著述背景印度早期的因明属于一般的论辩术。到6世纪,经陈那的改革,虽仍有侧重论辩的倾向,但渐次深入到认识论的领域,成为佛教瑜伽学系的组。

  • 成唯识论述记 成唯识论述记

    佛教论书《成唯识论》的注释书。亦称《成唯识论疏》,略称《唯识述记》。窥基撰。20卷(或作10卷、60卷)全书分五门。①辨教时机。主要说明法相宗的三时判教和五种姓说的思想;②明论宗体。

  • 中观论疏 中观论疏

    十卷或二十卷。唐·嘉祥大师吉藏著。略称《中论疏》。收在《大正藏》第四十二册。系姚秦·鸠摩罗什所译《中论》(龙树造,青目释)四卷的注释。作者吉藏为三论宗之集大成者。

  • 十二门论疏 十二门论疏

    三卷(或作六卷)。隋·吉藏撰。收在《大正藏》第四十二册。系吉藏于大业四年(608)的讲疏,乃为解释龙树《十二门论》而作。文中初设标大宗、释题目、叙造论之意、赞论之功能、赞论之利益。

  • 十二门论宗致义记 十二门论宗致义记

    京西大原寺沙门释法藏述2卷,以华严宗思想解释中观十二门论的一部论著。十二门论系龙树菩萨造鸠摩罗什大师所翻,阐释中观思想的一部论著。

上一页 1.. 13 14 15 ..20 下一页20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