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典籍
  • 佛经名句 佛经名句

    人生在世,随遇而安,缘来不拒,缘去不惊。而在这个花花世界里,又有多少人能做到不动妄心,不存妄想,那样心如止水是一种福气,还是一种遗憾。

  • 天台八教大意 天台八教大意

    全一卷。隋代灌顶撰。又称八教大意。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本书略述天台教判化仪、化法等八教之大纲。先将化仪四教配于华严等五时而略说之,次叙化法四教之名义、机根、行位、得果,及观行四门与十乘观法。

  • 破邪论序 破邪论序

    《破邪论序》,虞世南书,小楷。全文收入《虞秘监集》及历代书法论著中,传世刻本有款署“太子中书舍人虞世南撰并书”“太子中书舍人吴郡虞世南撰并书”二种。

  • 宋元续入藏诸论 宋元续入藏诸论

    了解更多宋元续入藏诸论的经论,经书...

  • 大乘律 大乘律

    大乘律 佛教大乘戒律书的总称。又称大乘毗尼、菩萨毗尼或菩萨律藏、菩萨调伏藏等。为修大乘菩萨行者应该受持之戒律。《清净毗尼方广经》说:“受无量生死,欲化一切诸众生等生于三界毗尼,是菩萨毗尼。”

  • 大乘般若部 大乘般若部

    大乘般若部经论,经书汇集...

  • 阿含部 阿含部

    阿含部属于大藏经的一部分。为对于大藏经中所收小乘部经典之统称。原为佛陀所说教法之总称,大乘佛教于西历纪元前后兴起,遂有大乘经典之成立;相对于此,举凡有阿含之经名者,皆为小乘经典,阿含部遂成小乘经典之异名

  • 般若部 般若部

    般若部是大乘教五大部之一。乃大般若经及其别出经,以及其他支派般若经典之总称。据开元释教录卷十一之说,般若为诸佛之母,故将般若部置于五大部之首,凡二十一部七三六卷;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二十则录有三十二部七五

  • 大集部 大集部

    大集部大乘经五大部之一。乃藏经之分类名。指大方等大集经及其别出之各支派经典而言。“大集部”之名,系开元释教录所定者,明代智旭于阅藏知津中改为方等部,并收宝积、大集二部。有关其部帙,开元释教录卷十

  • 法华部 法华部

    【二圆】(名数)天台家之名数。一今圆,二昔圆。今圆又曰开显圆,绝待圆,于今时之法华经开会藏通别之三教,显扬一实绝待之圆教也。昔圆又曰相待圆,于昔时之诸经,藏通别三教相待而说之圆教也。

  • 华严部 华严部

    【华严部】大乘经典分为五大部类,华严部乃其中之第四。开元释教录定其为由大方广佛华严经以下二十六经一八七卷所成。明代智旭之阅藏知津基于天台宗之教判,以华严部为五大部之首,共收二十九经二三六卷。

  • 陀罗尼集经 陀罗尼集经

    《陀罗尼集经》 ,十二卷。唐·阿地瞿多(梵文 Adikuta)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八册。系《金刚大道场经》〈大明咒藏分〉中的一部分。

  • 放光般若经 放光般若经

    放光般若经 佛经名。20卷。该经梵本为三国曹魏汉族沙门朱士行西行于阗得之。晋元康元年 (291)由无叉罗(一作无罗叉)、竺叔兰等于陈留(今河南开封一带)界内的仓垣水南寺译出。

  • 道行般若经 道行般若经

    道行般若经 佛经名。10卷,又称《小品般若》,相当《大般若经》的第四会。东汉支娄迦谶译。是反映大乘佛教般若学的较早的一部经,主要宣扬大乘“自性空”思想。

  •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二卷,梁释曼陀罗仙译,清乾隆年陈孝泳泥金写本。经折装,每半开5行14字,上下双边,黑光蜡笺纸,泥金隶书。

  •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一卷,清雍正七年(1729年)张照写本。经折装,每半开5行14字,无边框行格,版框14.0cm×6.6cm,开本20.5cm×10.3cm。

  • 佛说决定毗尼经 佛说决定毗尼经

    大正藏0325 12 P0037 佛说决定毗尼经 (1卷)〖 西晋 炖煌三藏译〗即《大宝积经》第二十四优婆离会异译,大宝积经卷第九十,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 传法正宗论 传法正宗论

    凡二卷。宋代明教大师契嵩(1007~1072)著。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系由传法史考订禅门祖师之正脉法统,并论述师徒面授、付法相承之问题,为传法正宗记之姊妹篇。

  • 万善同归集 万善同归集

    《万善同归集》作者宋朝永明寺延寿智觉禅师。本书说万行由心,而修心要则劝说唯心净土,己心弥陀,对后世禅净合一的思想有颇大的影响。今收录于《嘉兴藏》第九册、《龙藏》第一三七册、《大正藏》第四十八册。

  • 警世 警世

    唐寅,明朝人,又名唐伯虎,字长孺。号:桃花庵主。父为北宋经学大师唐淹,有弟,唐庚,唐庾,均成名。为人真率,平易近人,受人尊敬。曾注释《易》,《春秋》,很有章法。

  • 注心赋 注心赋

    《大藏经》中收录文献。共四卷。宋·永明延寿述。明·崇祯七年(1634)刊行。又名《心赋注》。收在《卍续藏》第一一一册、《禅宗全书》第三十九册。

  • 宗镜录 宗镜录

    《宗镜录》,一百卷,五代吴越国延寿集。延寿是法眼文益的嫡孙,法眼在《宗门十规论》里鼓励参禅的人研究教典,有颂云:“今人看古教,不免心中闹,欲免心中闹,但知看古教。”

  • 众经目录 众经目录

    佛教术语,类别汉译经论之目次。略称经录。最早经录为三国时代朱士行所记之“汉录”。道安之“综理众经目录”完成以后,稍具形式,亦为众经目录之始称。

  • 谤佛经 谤佛经

    谤佛经,又叫佛说谤佛经,全一卷,元魏菩提流支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大乘五大部外重译经第0239部。与竺法护译之“决定总持经”为同本异译。

上一页 1 2 3 4 ..20 下一页20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