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无量寿佛经

佛经典籍 | 作者: [投稿]

佛经 alt=观无量寿佛经 src="https://www.hrxfw.com/uploadfile/fjbk/201211/1351935154LMuQImRC_s.jpg" />
观无量寿佛经

  《观无量寿佛经》,梵文:Amitāyurdhyāna-sūtra,为净土宗五经之一。本经是释尊在摩羯陀国王舍城东北方耆阇崛山(别名灵鹫山),于千二百五十人之声闻众和三万二千菩萨众之前,以王舍城所发生的宫廷事变为起因而述说的经典。《观无量寿经》,在《开元释教录》卷五列有两种译本。即:一、观无量寿佛经 一卷 刘宋畺良耶舍译;二、观无量寿佛经 一卷 刘宋昙摩密多译。

释尊依韦提希夫人之愿

  展示十方净土,韦提希夫人深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请求到达净土的方法。佛就为其开示十六种观想的念佛法门。修观想念佛,应当先要清净身口意三业。一心系念谛实,观想西方极乐世界,求生彼国。一定要虔诚恭敬修行三种福业,称净业三福,包括:第一要孝顺父母,奉事师长。发慈悲心修十善业。第二要精进受持三皈,具足戒律,不犯威仪。第三要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经典。

传说

  王舍城太子阿阇世,被提婆达多的恶言煽动,将其父王频婆娑罗王予以禁闭,他自己作了国王。

观无量寿佛经
观无量寿佛经

  频婆娑罗的王后韦提希夫人,恐王被饿死,在身上涂了面蜜,在宝冠中装入蒲桃酒,秘密献给频婆娑罗王。佛弟子大目犍连,每日还到王处说法。阿阇世王盼望其父早日身亡,他听说母后韦提希夫人和佛弟子目犍连到关禁处所作之事,深为震怒。他想把自己的母亲韦提希夫人处死。此时有月光、耆婆两位大臣,劝诫阿阇世王说:‘古时为夺取王位,弑父之人不少,但尚未闻有杀母之王。如王行此无道,实有污王族,与栴陀罗(四姓以外的屠人)无异,又安得称之为王’。阿阇世不得已,将其母韦提希夫人亦关闭于深宫,韦提希夫人被囚禁之后,悲愁痛苦,他遥望灵鹫山顶礼跪拜,请求释尊救援。释尊慧眼已知韦提希夫人之心,即由耆阇崛山现神通出现于王宫。韦提希参拜释尊后,即告以其子的恶行,使她忧心如焚,请释尊予以开示。

经文

  南无莲池海会海会佛菩萨

  南无莲池海会海会佛菩萨

  南无莲池海会海会佛菩萨!

简要介绍:

  《观无量寿佛经》的主要内容是十六观。

  (1)日观:

  专心谛观西方落日如悬鼓。

  (2)水观:

  澄心观想西方水结成冰,清净光洁,犹如琉璃。

  (3)地观:

  一心谛观极乐国土琉璃宝地,内外明彻,清净庄严。

  (4)树观:

  一心观想七重行树,众宝合成,枝叶花果八宝交织。

  (5)八功德水观:

  专心谛观八功德水如如意珠流出摩尼水,注入华间。

  (6)总观:

  一心观想极乐国土,众宝所成,亭台楼阁,诸天云集,作天伎乐,常念三宝。

  (7)华座观:

  一心谛观七宝池上,百宝华台,妙真珠网,严饰金刚宝座,随心变现,作大佛事。 以上七观是依报观。

  (8)像观:

  一心观想阿弥陀佛坐宝华台,观音、势至二大菩萨侍立左右,放大光明遍照十方。水鸟树木,皆说妙法。

  (9)佛身观:

  遍观一切相。一心谛观无量寿佛身相光明,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于身相中,遍见十方无量诸佛。

  (10)观音观:

  一心谛观,观音菩萨肉髻圆光,紫金色身,相好庄严,五百化佛、诸大菩萨,变化自在,遍满法界。

  (11)势至观:

  一心谛观大势至菩萨紫金色身,圆光普照,于一毛孔光明之中,遍见十方无量诸佛。菩萨行时,十方世界,大地震动。

  (12)普观:

  一心观想极乐国土,主伴庄严,身坐莲华,常闻妙法,精进行道。

  (13)杂想观:

  一心观想阿弥陀佛,神通自在。于十方国土,随类化现。三圣齐彰,大小无碍,坐宝莲华。

  (14)上辈生观:

  一心谛观上辈往生众生,发三种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一日一夜,莲华开敷,七日之中,即得见佛。

  (15)中辈生观:

  一心谛观、具足威仪,求愿往生。自见其身,坐宝莲台,闻四谛法,得阿罗汉道。闻法藏比丘二十四愿,屈伸臂顷,生极乐国。

  (16)下辈生观:

  一心谛观,罪业深重,诚心忏悔,专心观佛,消除罪障。临命终时,坐大莲华,生极乐国。满十二大劫,莲华方开,闻实相法,发菩提心。

  以上九观是正报观。

  总之,从第一观到第十六观,都是一心观想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报正报无量庄严的殊胜境界。使韦提希夫人深厌娑婆,愿生极乐。到了观想妙行、功夫成就的时候,随时随地,开眼闭眼都能看到极乐世界胜妙境界,清净庄严。这即是娑婆印坏,净土文成的大事因缘。这部《观无量寿佛经》是净土法门的发起因缘。

  韦提希夫人听了释尊的说法,立即开悟,得无生法忍。五百侍女,亦同发菩提心,一齐发愿往生净土,佛为他们往生净土,得见诸佛,得解佛法,现前三昧而予以授记。

  王宫说法终了。释尊便回返耆阇崛山。侍者阿难又将此王宫说法的内容对在耆阇崛的人们重为叙说一遍。

  因此观经是前后两次的说法:一是释尊在王宫的说法。二是阿难在耆阇崛山的复说。前者叫作王宫会,后者叫作耆阇崛山会。说者虽有不同,而内容则是一样的。本经是由两次所说法要成立,又叫作一经二会。

  善导在《观经疏》中论本经的宗要说:‘以观佛三昧为宗,亦以念佛三昧为宗。以一心回向往生净土为体’。由此可知观经是以观佛三昧,念佛三昧二法为宗的经典。定善十三观乃是观佛三昧,散善九品乃是念佛三昧。观佛三昧,是依韦提希夫人之请而说的随他意之说。散善的念佛三昧,是为未来世的散心凡夫而说的随自意之说。释尊对阿难尊者并未付嘱观佛三昧,而只付嘱念佛三昧,因此释尊说示本经的目的之一就是念佛。观佛三昧乃是随他意的方便说。

注疏

  ﹒观无量寿佛经疏一卷,隋智者说。

  ﹒观无量寿经义疏二卷,隋慧远撰。

  ﹒观无量寿经义疏一卷,隋吉藏撰。

  ﹒观无量寿佛经疏四卷,唐善导集记。

  ﹒释观无量寿佛经记一卷,唐法聪撰。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六卷,宋知礼述。

  ﹒观无量寿佛经融心解一卷,宋知礼撰。

  ﹒观无量寿佛经义疏三卷,宋元照述。

  ﹒观经扶新论一卷,宋戒度述。

  ﹒灵芝观经义疏正观记三卷,宋戒度述。

  ﹒观无量寿经疏妙宗钞科一卷,宋知礼排定,明真觉重排。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会本五卷,明真觉分会,日本实观改修。

  ﹒观无量寿佛经图颂一卷,明传灯述。

  ﹒观无量寿经直指疏二卷,续法集。

  ﹒观无量寿佛经约论一卷,彭际清述。

  ﹒观无量寿经笺注,丁福保注。

热门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