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戟天 白豆蔻 白术 白头翁 白芷 百合花 百里香 板蓝根 半边莲 半夏 薄荷 北沙参 苍术 车前草 沉香 陈皮 川贝 刺五加 大腹皮 大黄 大枣 丹参 当归 党参 地黄 丁香 冬瓜皮 独活 杜仲 防风 防己 蜂胶 蜂蜜 佛手 茯苓 附子 甘草 干姜 高丽参 葛根 枸杞 桂圆肉 旱莲草 何首乌 荷花 荷叶 黑枣 红参 红糖 红枣
半夏
  • 半夏种植

    半夏对土壤要求不严,除盐碱地之外,一般土壤均可,以沙质壤上为宜。种在桑园,果园和高秆作物下边进行间作,与玉米间作每隔130厘米栽一行玉米,穴距66厘米,每穴2株。上面宜平,每公顷地施圈肥或土杂肥37500~60000千克

  • 半夏厚朴汤

    半夏厚朴汤源自《金匮要略》,是主治咽喉部有异物感的专方。《金匮·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22》指出:“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所谓“炙脔”,是中医常用以比喻堵塞咽喉中的痰涎,吐之不出,吞之不下,古人称之为“梅核气”,女性尤其多见。

  • 半夏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半夏是天南星科的药用植物,药用部位为块茎。夏秋两季茎叶茂盛时采挖,除去外皮及须根,晒干或烘干,即为生半夏。因其毒性较大,多炮制后使用,依炮制方法不同分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等。半夏味辛,性温,有毒;归脾、胃、肺经。

  • 瓜蒌薤白半夏汤

    原料:栝蒌实,薤白,半夏,白酒做法:水煎分三次温服方歌:栝蒌薤白半夏汤,祛痰宽胸效显彰;三味再加酒同煎,宽胸散结又通阳。功效:行气解郁,通阳散结,祛痰宽胸。主治:痰盛瘀阻胸痹证。症见胸中满痛彻背,...

  • 沉香半夏汤

    沉香半夏汤的来源:《东医宝鉴·杂病篇》卷二。沉香半夏汤的组成:附子(炮)1只,沉香(与附子等分),人参15克,半夏(制)6克,南星(炮)3克。

  • 小半夏加茯苓汤

    小半夏加茯苓汤【来源】《金匮要略》卷中。【组成】半夏18克生姜15克茯苓9克【用法】上药三味,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两次温服。【主治】停饮呕吐,心下痞闷,头眩心悸者。

  • 两种半夏茯苓汤的食法

    半夏茯苓汤食法一。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二。组成:半夏、茯苓、地黄各12克,陈皮、旋复花各9克,甘草、细辛各3克,生姜、桔梗、人 参、川芎各6克,白芍18克。煎制方法:上十二味,哎咀,以水400毫升,煮取320毫升,分二次服。

  • 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来源:《伤寒论》。异名:厚朴汤(《医方类聚》卷五十四引《通真子伤寒括要》)、厚朴人参汤(《伤寒总病论》卷二)。组成:厚朴12克(炙,去皮),生姜9克(切),半夏6克(洗),甘草6克(炙),人参3克。

  • 人参半夏汤

    来源:《医醇剩义》卷二。组成:人参6克,半夏9克,广皮3克,茯苓6克,当归6克,沉香1.5克,郁金6克,砂仁3克,佩兰3克,苡仁12克,牛膝6克,佛手l.5克,白檀香1.5克。用法:水煎服。主治:痰气上逆,食入呕吐。

  • 半夏的食用禁忌

    1.一切血证及阴虚燥咳、津伤口渴者忌服。2.《药性论》:忌羊血、海藻、饴糖。柴胡为之使。3.张元素:诸血证及口渴者禁用。孕妇忌之,用生姜则无害。4.《医学入门》:凡诸血证及自汗,渴者禁用。5.不宜于乌头类药...

  • 半夏的主要成品

    半夏,天南星科药用植物,药用部位为块茎。于夏、秋两季茎叶茂盛时采挖,除去外皮及须根,晒干或烘干,即为生半夏。因其毒性较大,多炮制后使用,依炮制方法不同分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等。其味辛,性温,有毒...

  • 呕吐不止 半夏泻心痊

    半夏泻心汤出于《伤寒论》。原文:;但满而不痛,此为痞,半夏泻心汤主之。;又云:;呕而肠鸣,心下痞者用半夏泻心汤。;方由人参,半夏,干姜,生姜,黄芩,黄连,甘草,大枣组成,笔者用其治疗呕吐,效果良好。叶...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3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