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住】-佛法里“无住”是什么意思

  佛教语。实相之异名。谓法无自性,无自性,故无所住着,随缘而起,故云无住。故无住者万有之本也。佛教称“无住”为万有之本。

无住(佛教解释)

  佛教语。实相之异名。谓法无自性,无自性,故无所住着,随缘而起,故云无住。故无住者万有之本也。佛教称“无住”为万有之本。

浅释

  无住,为实相的别名,大乘经典皆以此为主旨。一切法(有为法,无为法,不可说法)本来没有自性,自性为空,所以没有所住,一切法皆是因缘相合而生(道家所说的五行相生与此同义而异名)。并且无住为一切法的根本,是般若实相。 无住,不仅解释了万法皆自性空,同时,又是对治各种妄心的万能智慧药,在修行中,应时刻体会、用心观察、与无住相应,则可与勇猛精进。

  维摩经观众生品曰:‘从无住本立一切法。’ 同注曰:‘什曰:法无自性,缘感而起。当其未起,莫知所寄。莫知所寄,故无所住。无所住故,则非有无。非有无而为有无之本。’ 起信论义记上曰:‘夫真心廖廓。(中略)非生非灭,四相之所不迁,无去无来,三际莫之能易。但以无住为性,随派分岐。逐迷悟而升沈,任因缘而起灭。’宗镜录八曰:‘文殊师利云:从无住本立一切法。睿公释云:无住即实相异名,实相即性空异名。’ 唐张说《杂诗》之四:“悟灭心非尽,求虚见后生。应将无住法,修到不成名。” 唐 谢勮 《游烂柯山》诗:“惟将无住理,转与信人说。月影清江中,可观不可得。”

唐代高僧保唐寺无住禅师

  人物生平

  1、保唐无住

  无住(713-774年)唐代高僧。俗姓李,法名无住。凤翔郿县(治所在今陕西眉县)人。他是无相禅师的弟子。在禅宗的法统上,具有智诜和慧能二系的双重性,是十大禅派别之一的牵头人。因住持成都保唐寺,故称”保唐无住“。无住的传法年代,从永泰二年(766)九月受请住持保唐寺,到大历九年(774)六月圆寂,总共八年时间,几乎全在唐代宗大历(766-779年)年间,故无住禅师被称为“大历保唐寺无住”。

  2、朔方从军

  唐代塞北重镇灵州(又称朔方、灵武,治今宁夏吴忠市),佛教盛行, 有龙兴寺、广福寺、念定院等佛教寺庙以及灵州贺兰山白草谷道场, 不少僧侣曾驻锡此地。《历代法宝记》 记载, 无住禅师在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二十岁时,代父从军,驻于朔方(即灵州,今宁夏吴忠市)。他膂力过人,武艺高强,当时唐玄宗派信安王李禕为朔方节度大使,见他有勇有谋,便委任他做朔方节度使“卫前游弈先峰官”,即巡逻队长之类的武官。

  3、出家为僧

  但无住不为名利所累,却有出家的志向,天宝年间(741-755),先到太原参拜自在和尚。并依之削发披衣。天宝八年(749)受具足戒,然后在五台山清凉寺学习。天宝九年(750),至西京(即长安,今陕西西安市)安国寺、崇圣寺往来挂单。 “天宝十载(751年),从西京却至北灵州, 居贺兰山二年。”由此可见,早在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年), 灵州以及贺兰山白草谷,就已成为不少佛教僧侣修行的道场。

  4、无相弟子

  无住在灵州见到剑南金和上无相禅师的俗家弟子曹瑰,得闻无相禅师大名,有意入四川跟他学习未果。到了至德二年(757)十月。无住从灵州出发,南行至凤翔,入住太白山(在陕西眉县附近)。一年后,经南凉州(今陕西省略阳一带,南下即是四川广元),乾元二年(759)正月到“成都府净泉(众)寺”,见到无相大师。当夜,随众受缘(受缘是无相禅师教授弟子的法门,与慧能大师授无相戒类似),经日三夜。后闻金和尚“缘何不入山去,久住何益”之句,默然往四川西北茂州(治所在今四川茂汶县)的天苍山(又名白崖山,属岷山山脉)坐禅修行。

  5、保唐宗师

  无相禅师对他默然修持的态度极为欣赏,并传信衣等物,表示承认他为嗣法弟子。后来无相圆寂,无住受地方官员宰相、剑南节度使酷好佛图道的杜鸿渐(709-769)以及西西川节度使崔宁(712-783)之请,而住持大历保唐寺,大弘“无念”禅法,接引群机,后人称其流派为保唐宗师。大历九年(774),无住圆寂,世寿六十一岁。

  无住禅师作为保唐禅宗的创立者,其禅学渊源在南北之间融会,既主张“无念”的南宗顿悟禅法,又致力于“息心灭妄”的北派禅学,“若起精进心,是妄非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在南北争锋时独树一帜,成为唐代十大禅系之一。保唐宗兴也匆匆,衰也匆匆,对其禅学思想进行研究,借古以鉴今,为今日中国佛教的发展起著历史的龟鉴作用。(20150511BSL)

  无住(713-774)唐代高僧。无相禅师弟子。因住持成都保唐寺,故称”保唐无住“。在禅宗的法统上,具有智诜和慧能二系的双重性,是十大禅派别之一的牵头人。

无住的文章
热门推荐
热门专题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