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担保 公元一九八八年七月十九日,美国的国际日报第十九页,有一则新闻,标题为:「借钱给姊夫做担保惹来一身债」,「为人负债无计可施;男子跳楼一死了之」,其报导说: 【香港讯】筲箕湾金华街金华楼,十七日晨发生一宗堕楼命案,一名任职会计公司男子,疑因做了「担保人」导致债务缠身,终日耿耿于怀,在无计可施下,竟堕楼轻生,被人发现倒卧在大厦一楼平台,送院急救后证实伤重不治。 堕楼死者为卅五岁的赵强昌,与卅四岁廖姓妻子及三岁大幼女,同住金华街六十五号七楼一单位,十七日晨六时廿分,
不可恶用「太子爷」 一九九二年二月二十七日的中国时报,第十五版有一则标题为:「太子爷开道.恶汉打劫餐馆」的新闻,说「手捧神像逼人膜拜硬讨香油钱,江振达甫出狱又触法」,其报导: 【新庄讯】甫出狱的男子江振达廿五日晚间持「太子爷」神像闯入新庄西盛餐厅,强迫在场者膜拜并供奉香油钱,餐厅老板林溪河报警处理,当场将江某逮获。警方昨日已依恐吓取财等罪嫌将江某移送法办。 据调查,江振达(卅岁,住淡水镇学府路,有毁损、妨害风化等前科)去年才出狱。廿五日晚间九时十分许,带着一尊「太
不可妖言惑众 一九九二年二月十日的联合报,在第十四版有一则非常醒目的横排大字标题:「再度发病,连锁幸运信满天飞」,小字说:「满纸妖言惑众,收信人心生畏惧,依言寄发三十份,智者不惑,勿再助长歪风」的新闻,其实这种自愚迷人的行为,早在若干年以来,曾有多次发现,故指其为「再度发
不可有赌博消遣的观念 「博戏」,博是赌博,戏是游戏,以赌博为游戏者,则谓之博戏。 赌博乃是用金钱作注,以博输赢的各种不正当的娱乐。经常嗜好赌博的人叫赌徒;而专门靠赌博为生活之辈,则称之为赌棍,因为棍是以木、铁作成的,使用能伤人,而赌博会伤人,故称这种害人之徒为赌棍。 中国人有一种最不好的习惯,起了贪心爱玩牌不说,乃美其名曰:「消遣」。消是消耗,消耗有用之钱;遣是遣散,遣散夫妻子女及家人。凡是一个好赌成性,到了最后家败人散的时候,就达到其消遣的目的了。 而且赌博不分日夜
不可有种族歧视的观念 公元一九九二年三月十八日,中国时报第三版,有一则标题为「南非保守党承认种族隔离政策失败」的新闻,其报导: 【普勒托利亚十八日路透社电】继南非绝大部分选区开出投票结果后,南非支持种族隔离的右翼保守党承认,戴克拉克总统的改革政策已经在公民投票中获得胜利。 保守党党魁特洛尼奇在记者会上承认,戴克拉克已经在今天举行的白人公民投票中赢得胜利。 不过,特洛尼奇发表声明说,投赞成票的选民将须为此项决定付出代价。这番代价即白人必须和黑人分享权力,亦即白
不可有杀人谋财的观念 笔者曾到各地弘法,常遇有人问道:「真有冤亲债主的存在吗?」这个问题,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是很难使他相信的。今于一九九二年一月十日中国时报第七版,看到一则谋财害命的新闻: 现正在高雄监狱服刑的李毓充,日前主动写信向警方自首,坦承其在七十九年间,曾因意图劫财,伙同萧荣贵等人,将年已七十岁,在凤山开设中药铺的陈振中,诱骗至甘蔗园内勒毙,而后将之掩埋逃逸。 由于被害人陈振中系退役军人,在台并无亲属,他死后被埋尸于甘蔗园内,无人知晓,警方也不曾接获报案,如
女孩子不可交笔友 一九九二年二月二十五日的中国时报,第十五版有一则非常醒目的大字标题,「色狼征笔友.连续奸淫并逼卖淫」的新闻,其报导说: 【清水讯】新化镇男子杨雅庆经由征笔友的机会,认识十七岁蔡姓少女,涉嫌于去年间和诱蔡女离家出走,并连续奸淫之,经蔡父报警查获,而经检察官起诉,杨嫌于交保外出后,竟强押蔡女至台南旅社卖淫,蔡父得讯报案,清水警分局于昨日中午派员至新化镇,将杨嫌逮捕,带回侦讯。 杨雅庆(廿三岁,新化人)于侦讯时供称,他是在去年五月间认识蔡女,并曾带蔡女至台
八风之一的讥 在学佛修行的过程中,要修到「八风吹不动」的境界。所谓八风者,即是:「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因此八种常为世人所爱憎,而且又能搧动人心,所以叫做八风。如果能够做得到八风都吹不动的话,修行虽然没有到家,也可以配称之为忍辱行人了。 在佛教里,有一则非常为人乐道的故事说:在古代宋朝,有一位大文学家苏东坡居士,于江苏镇江居住时,与金山寺的佛印禅师常相往来,交情很深,亦曾学佛参禅,有一天出定,生大欢喜,随即写了一首偈: 「稽首天中天, 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
人类应提倡优生 一九九一年八月十五日,美国的世界日报第三页,有一则新闻,大字标题:「『白痴生白痴』.优生法管制,甘肃先实施.各省纷效尤」,「强制绝育不尽情理.难免西方谴责批评」,其报导说: 【纽约时报北京十四日讯】为了改善「人口品质」,许多中国大陆省份禁止智能不足者结婚,除非他们先施行「绝育」措施。如果他们逃避此种措施而造成女方怀孕,则必须堕胎。 西北的甘肃省在一九八八年成为第一个采行优生法的省份,此一法律导致该省五千多名智能不足者实施绝育,其后中国大陆若干其他地
一个不要脸的人 中国人常常流行两句话,一句是好话说人「爱面子」,一句是坏话骂人「不要脸」。凡是人都有头,有头就有脸,脸面是长在头部的前面,所以脸就是每一个人身体的代表,如有不悦的心情,就是愁眉苦脸;如心中高兴,就会笑容满面,总而言之,凡是喜、怒、哀、乐、忧、悲、苦恼,各种心情,都会表现在一张脸上。 而六道众生的三恶道中之畜生道则不然,当笑的时候,它不会笑;当哭的时候,它不会哭,脸上总是没有表情,或是无法表情,所以谓之畜生,乃是代表愚痴。既然如此,干脆不要脸,所以脸上总是
一室之微有何可争 生儿育女,乃是人之天伦,但是有了儿女,要教育,使其立志向上,慈悲行善,不可养成自私自利的观念,更不可有兄弟阋墙,煮豆燃萁之事。这里就有一则「亡母留房产,兄弟争破头」的家丑外扬事件。 是一九九一年五月三十一日的中国时报,第十五版一则小新闻,其报导说: 【东势讯】石冈乡陈上、陈森兄弟二人自去年九月其母去世后,即为其母遗留的一间三合院房间使用权争吵不休,二人互相指控对方以板模堵住门口,陈森更指其侄打伤他,去年十一月双方即一度闹进派出所,事隔半年余,陈森仍
一念戒邪淫,杜绝爱死病 一九九一年八月二十五日,中国时报第九版分别有两篇关于「嫖妓」的报导,其中一篇标题为「寻花问柳廿二%得爱滋
济群法师,1984年毕业于中国佛学院,随后至福建佛学院、闽南佛学院参学任教。为沩仰宗第十代传人。现任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闽南佛学院研究生导师,并受聘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兼职教授,厦门大学宗教研究所高级顾问、客座教授,中国社科院佛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出版并发表各类著述、论文如《真理与谬论》、《菩提心与道次第》、《人生佛教丛书》等。
贤崇法师,1970年3月生,童真入道,圆具于莆田梅峰光孝寺,就读于福建佛学院和闽南佛学院。先后驻锡宁德支提山华严寺,莆田南山广化寺,厦门南普陀寺。1996年冬受聘于普陀山佛学院任教,历任班主任,办公室主任,图书馆馆长,普济寺后堂等职。荣获普陀山全山先进模范人物称号。法师慧根宿植,事佛以诚,勤奋好学,弘宗演教,尤长“唯识”。
《安士全书》是“善世第一奇书”,超古超今,诚为传家至宝。全书共分四部,包括戒杀之书《万善先资》;戒淫之书《欲海回狂》;《阴骘文广义》;《西归直指》。前三种书,虽教人修世善,而亦具了生死法。《西归直指》虽教人了生死,而又须力行世善。诚可谓现居士身
每个人晚上睡觉时,从他躺在床上到真正睡着,中间起码有5到10分钟的时间。而对普通人来说,这几分钟,基本是在妄想与昏沉当中度过。这样带着妄想睡觉就容易做梦,引起睡眠质量越来越差。而学佛的人,懂得珍惜时间,把握当下。
弟子众等,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净土。又以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染心易炽,净德难成。今于佛前,翘勤五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
我住在乌敏岛时,有一只狗跑到我那里去;而在戒律中出家人是不准养狗的,所以我也只是把一些吃剩的食物丢给它吃。有一次,我有事情要处理,于是把门锁上后就离开。隔天,当我把门打开时,它很快的从里面冲出来。我忽然间想起自己把它锁在屋内,之后四处查看,却发
一个人对事情不论是好是坏、是对是错,嘴里不要乱说,肚子里明白就好。嘴巴叨叨不休,无事也会变成有事,最后总是会害到自己。那些没事叨叨的人切要注意,这样最会惹事。
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如果要说佛教有崇拜的话,那么,他是崇拜智慧的宗教。在佛教初创期,佛教没有佛菩萨像,仅雕刻莲花、轮宝等作为佛法的象征。佛陀圆寂前曾经留言,我死之后要依法不依人,一切以佛法为最高。但是佛弟子们从内心尊重他的人格,
现在有的家庭不和,一天到晚总是吵架,就是因为过去生中造了太多恶口的业所招感的。对于恶语伤人这种恶业,有的人会拿直爽来做挡箭牌,还有的人会说自己刀子嘴豆腐心,说“我这个人就是心直口快,有什么就说什么”,这些其实都是借口。
吸烟,我们是不允许吸的,好像僧人戒律当中没有规定,但是有没有相应的呢,比如我们这种五辛,吃肉吃五辛,这些扰乱心性,断大悲种性,我们修学菩提道,这些都是根本。所以,菩萨戒里规定食肉、食五辛,都是不允许。辛辣的东西增长欲望,而且,吃了辛辣的东西,
世尊在《观经》第九观跟我们开示: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有八万四千好。讲“八万四千相好”,这是就大乘而言。讲“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种随形好”,这是就小乘而言。事实上佛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佛为什么有如此的相好光明?这是“修因感果”,还是不离开“
这没有什么可疑惑的。睡和醒,这是我们妄念的产物,实际本质上都是一样的。白天的清醒仍然还是在梦中,所以白天和夜晚做梦,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但往往睡眠的时候,我们的第六意识处在一种休息状态,然而我们深层意识、独头意识还在起作用。所以我们如果透过念
很多人都在说,今天是一个浮躁的时代。这种浮躁表现在哪里?不在别处,就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在我们当下的心理状态。
《楞严经》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谓一切圣贤,能转万物,不被万物所转,随心自在,处处真如。我辈凡夫,因为妄想所障,所以被万物所转,好似墙头上的草,东风吹来向西倒,西风吹来向东倒,自己不能做得主。
夫诸法实相,本自如如,无无明,亦无非无明,无法性,亦无非法性,奚必待破而始见?乃众生拘于习气,妄自思议,而初研教理者,又非如是不足以开悟,故随宜而申其说。
如来出世,唯一大事因缘,要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祖师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佛祖之道,原无二致;度生方便,乃有多门。诸佛以随机施化,四悉利生,一代时教,无非应病与药,原无实法与人。祖师棒喝,亦是一期方便,为人抽钉拔锲,解粘去缚而已,皆破执之具也
学佛所应修学的法门,不出戒定慧三增上学;而比此三学更根本的要素,就是具足信心。因信心是从信解而成立的,不论在家或出家,若对佛法有真正的认识,便会产生恭敬诚挚的信心。由此信心,才可把佛法接受过来而依之修学。故佛法的基础在戒定慧三学,而比三学更要的条件,
孔子《论语》二十篇,第一句说:“子曰学而时习之。”子者,孔夫子;曰者,说也。孔子教人将学过的东西,时常温习,语默动静,念念不忘。若所学仿佛大意,功夫就不相应,不究竟了。
佛所说法,千经万论,总是要众生明自己的心。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众生无量劫来,被物所转,都是心外见法,不知自性。本来无一物,万法了不可得,妄执心外有法,成邪知邪见。
昔日赵州问南泉:“如何是道?”泉曰:“平常心是道。”州曰:“还可趣向也无?”泉曰:“拟向即乖!”州曰:“不拟争知是道?”泉曰:“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荡豁,岂可强是非也那!”州于言下悟理。
众生之心,与佛无二。虽迷真逐妄,背觉合尘,起贪瞋痴,造杀盗淫,轮回六道,了无出期,而其寂照真常之本体,仍然如故,毫无损失。以故佛视一切众生皆是佛,悯其业障深重,不能直复本体,故以种种方便,令种善根,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
西方路书中,权实顿渐辨疑之文,须先明权实顿渐四字,然后再论念佛参禅之为权为实为顿为渐,则可了无疑义矣。权者,如来俯顺众生之机,曲垂方便之谓也。实者,按佛自心所证之义而说之谓也。顿者,不假渐次,直捷疾速,一超直入之谓也。渐者,渐次进修,渐次证入,必假多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