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一法师 明一法师

释明一,1970年出生于辽宁省抚顺市,13岁起学习佛法,1990年正式皈依三宝,2002年毕业于重庆佛学院,2003年在长老上圆下山老和尚座下剃度,受足戒。青年时就学中医学院并继承祖传医道,开始钻研儒、道及中国传统文化持续数年。

  • 明一法师文章|
  • 明一法师讲解|
  • 明一法师问答|
    • 双盘时,从双腿发麻传至全身,有些发抖,是通血脉的反应吗? 双盘时,从双腿发麻传至全身,有些发抖,是通血脉的反应吗?

      问: 顶礼!请问法师,昨晚双盘时,最后从双腿发麻传至全身,又有些发抖,是通血脉的反应吗?应如何处理应对? 明一法师答: 不是!不要管他!(明一法师)

    • 中年出家,对家人有无歉疚或者日后度其信佛学佛的打算 中年出家,对家人有无歉疚或者日后度其信佛学佛的打算

      明一法师答: 问:师父中年出家,对家人有无歉疚或者日后度其信佛学佛的打算呢?刚出家时对这个问题的想法和现在对这个问题的想法,有什么改变吗? 答:要说一点欠疚都没有那是骗人的。好在自己的命好!出家前两年能管得住我的母亲去世了,父亲不要我管,也管不了,他有(明一法师)

    • 明一法师:生活得简单些 明一法师:生活得简单些

      以前写过《学佛的方法》这篇文章,主要是讲学佛要皈依佛、法、僧三宝;勤修戒、定、慧三学;息灭贪、嗔、痴三毒;净化身、口、意三业。我们为什么要学佛,因为我们有痛苦,痛苦从什么地方来?主要是从贪、嗔、痴中来。而且这三毒中贪毒最盛,人生的很多痛苦由它而来(明一法师)

    • 攀缘布施不清净 攀缘布施不清净

      在与信众交流的时候,发现有一个很普遍的问题,那就是很多人因为迷信而“挨宰”,或者说信众往往被“强行布施”了。这让信众对佛教中的布施发生了很强烈的迷惑,他们往往因此对布施产生了恐惧心理,因为他们往往是被恐吓“如果不布施就会有什么什么灾难要发生在他(明一法师)

    • 佛教的食物 佛教的食物

      生活中离不开衣食住行,其中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是“食”。一说到“食”,一般人想到是我们吃的食物,这样理解是很狭窄的。“食”不光包括我们吃的东西,还包含有精神的“食”粮,这些“食”物共同滋养了我们生命。《阿含经》里是这样对“食”物定义: 尔时。彼佛告(明一法师)

    • 超度佛事晚课做 超度佛事晚课做

      看了日记《超度佛事大家做》,讲了超度的意义。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给已经不在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人做超度佛事的人很多,他们希望自己的亲友能够往生到自己想去的地方。当然我们一般是指西方阿弥陀佛极乐世界。而且我们每一个寺院都常常在随晚课做这个佛事。 所(明一法师)

    • 有求必应佛菩萨 有求必应佛菩萨

      在寺院,经常看到很多人烧香拜佛的时候,显现出贪婪的样子,不少人对此很反感或者不以为然。自己一开始也常常看不起他们,觉得他们好没骨气,好没出息,觉得临时抱佛脚又能有什么结果呢?甚至会听到人们议论,这样怕死的人有什么意义?这样贪婪要是能有结果,菩萨岂不(明一法师)

    • 知识多了成见重 知识多了成见重

      前面我们看了日记《成见表现分别心》知道了什么样的人算是有功夫的人,什么样的人算是没有功夫的人。这可以由他们的分别心的严重性来区别,也就是说成见重的人分别心强,没有功夫。反过来有功夫的人成见就少,分别心自然也少,感觉自己幸福的时候就多。 这也是为(明一法师)

    • 欲速则不达 欲速则不达

      欲速则不达 《百喻经》里面有一个这样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国王,在他的园中种有一株好树,非常高大茂盛,在结果的时候能生出一种很好的果子,这果子香而甜美,为别处所没有。有一天,来了一个外国的客人,国王领他去看这株树,并对他说∶“这株树能生出一种果子,甜美(明一法师)

    上一页 1.. 12 13 14 ..20 下一页20转到
    • 《楞严经》中说地狱 《楞严经》中说地狱

        佛陀在《楞严经》中下面这段开示,是从我们的六根出发,来讲解人类如何感受到地狱的痛苦的。《楞严经》中很明确地指出:“阿难。一切众生六识造业。所招恶报。从六根出。”六识即眼识为见,耳识为闻,鼻识为嗅,舌识为味,身识为触,意识为思。我们来看《楞严经》中的经文:(明一法师)

    • 《华严经》中“不可说” 《华严经》中“不可说”

        《华严经》里面的“不可说”这个词很有意思。一方面它是数量词,在阿僧祇品里面定义“不可说”为一个数量单位,“不可说不可说转”为最大的数量单位;另一方面它有讲不尽的意思,有讲不明白的意思,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意思,这与佛教里面很多场合“不可说”吻合。(明一法师)

    • 与祖师同行 明一法师说公案 与祖师同行 明一法师说公案

      《与祖师同行》的作者是明一法师,明睿法师。《与祖师同行》是一个禅人活泼泼的生命原态的书写。禅宗是佛教在汉地生发出的一枝奇葩。(明一法师)

    • 《华严经》讲做功夫 《华严经》讲做功夫

      《华严经》讲做功夫 回到四祖寺后,正好赶上诵《华严经》中的十地品,自己每次诵《华严经》总是有收获,这几天在诵十地品的时候,发现了菩萨修行的过程在《华严经》的十地品里面有简单的描述,这让自己欢喜不(明一法师)

    • 《华严经》中的“不可说” 《华严经》中的“不可说”

      《华严经》里面的“不可说”这个词很有意思。一方面它是数量词,在阿僧祇品里面定义“不可说”为一个数量单位,“不可说不可说转”为最大的数量单位;另一方面它有讲不尽的意思,有讲不明白的意思,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意思,这与佛教里面很多场合“不可说”吻合。(明一法师)

    • 十种地狱《楞严》说 十种地狱《楞严》说

      十种地狱《楞严》说 对地狱的描述在经典里面有很多,但是从原理上的描述莫过于《楞严经》中下面这段文字了。《楞严经》以十种原因把我们对地狱的感受描述了出来,同时,从六种结果的层面来描述地狱的状况。我们来看下面《楞严经》中描述地狱的文字。 “一者。淫(明一法师)

    • 观音菩萨生意经 观音菩萨生意经

      观世音菩萨与我们阎浮提众生很有缘分,尤其是与我们中国人最有缘分。一般我们认为,他以“寻声救苦”的方式在我们身边出现,帮助我们度过难关。很多人不信佛或者不知道佛怎么回事,但是,他知道观世音菩萨。自己曾经就是这样的人,不信佛,但是却享受的观世音菩萨带(明一法师)

    • 三种行法念佛佳 三种行法念佛佳

      经常被人问到禅宗、净土宗和密宗哪个好。自己因为懂得实在太少,不敢妄自菲(明一法师)

    • 弟子初学佛现念一句弥陀名号。念佛闻到臭味,不知是为何? 弟子初学佛现念一句弥陀名号。念佛闻到臭味,不知是为何?

      问:无知弟子初学佛,现念一句弥陀名号。弟子业障深重,有时候念佛常常闻到臭味,为此心神不宁,不知是为何? 法师在上,罪愚凡夫敬拜!请法师指点迷津。 明一法师答:如果不影响你念佛就不要管它(明一法师)

    • 《圆觉经》的“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怎么理解? 《圆觉经》的“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怎么理解?

      请师父慈悲开示,《圆觉经》中说:“一切众生,无始以来,种种颠倒,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 “妄认四大,为自身相”比较好理解。“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较难理解,请师父解释一下好吗? 明一法师答:六根所对六尘,我们通过这六根得到的信息,形成自己(明一法师)

    • 诵华严经后,常常想死,该怎么办? 诵华严经后,常常想死,该怎么办?

        有机会寻找自由岂不更好。我们遇到困境的时候,往往会想一死了之。自己就有过这些念头,这在《与一位母亲的对话》中有讲。但是,现在学佛了,知道了人生难得。现在有了这难得的人生就不能浪费了啊。所以,用这难得的机会寻找了生脱死的途径不是更好,当然如果还有责任和义务还是要先尽责任和义务,因为没有尽完责任与义务就想了生脱死就像是盖空(明一法师)

    • 现在学佛一定要先读地藏经吗? 现在学佛一定要先读地藏经吗?

        问:请问师傅现在多数人全是读地藏经,难道学佛就是为了超度 “冤亲债主”?在放生的时候管鱼叫菩萨管鸟叫菩萨,读经回向的时候为什么自己的亲人是”冤亲“?现在学佛一定要先读地藏经吗?明一法师答:没有规定学佛要先学《地藏经》啊!每一个人爱好不同,可能很多人爱好《地藏经》吧。(明一法师)

    • 捡到佛像家里会出事吗? 捡到佛像家里会出事吗?

      今天中午和一个同学还有我弟弟出去回来,走在去我弟弟家的路上。我看到别人家房后有张大画折起来的,我和他们俩说跑去看看要是邪教的东西我就烧了它。打开一看是张阿弥陀佛的画像。然后我想拿走,后来我同学说不要拿,我和我同学吵起来了。我说你怎么那么迷信,他(明一法师)

    • 1晚上能不能上香?2为什么拜佛会哭?3这是流泪佛? 1晚上能不能上香?2为什么拜佛会哭?3这是流泪佛?

      问: 法师,您好! 我想问问您几个问题,你别嫌我烦,多谢了! 1、友人的姐姐供了佛菩萨,她姐姐只在早晨上香,从来不在晚上上香,理由是:晚上上香会引来鬼。 我不相信。想听听您的意思。 2、为什么有人在(寺院)拜佛拜菩萨时,会哭并泪流满面呢? 3、我家供了阿弥陀佛((明一法师)

    • 普门品说念菩萨名号就能得到解脱 普门品说念菩萨名号就能得到解脱

      普门品说念菩萨名号就能得到解脱。金刚经里说不能已声色见我。阿弥陀经里说西方极乐世界是多么多么美好,6祖坛经里说西方就是自己的不做十恶自性清净心里。 如此一说我觉得是不是很矛盾啊?请师父开示 明一法师答:首先你要知道佛教有胜义谛(也叫第一义谛)和(明一法师)

    • 早念阿弥陀经和佛号,其他时间都念地藏经是否如法? 早念阿弥陀经和佛号,其他时间都念地藏经是否如法?

        如果发愿往生极乐世界,这样是如法的!在家人要天天勤扫地(先做好家务事),日日早焚香(有空余时间就念佛)。专注的意思是在念佛的时候其它一切的事情都忘记了。(明一法师)

    • 为人助念有何好处? 为人助念有何好处?

      明一法师答:我们学佛的人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帮助别人念佛,尤其是帮助病人和临命终的人念,这里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词叫助念。帮助别人念佛实际上是为自己念,因为在你帮助别人念的时候,自己本身就在念。同时,因为你在帮助别人念,会有一种更高的神圣感和(明一法师)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