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济群法师

济群法师,1984年毕业于中国佛学院,随后至福建佛学院、闽南佛学院参学任教。为沩仰宗第十代传人。现任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闽南佛学院研究生导师,并受聘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兼职教授,厦门大学宗教研究所高级顾问、客座教授,中国社科院佛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出版并发表各类著述、论文如《真理与谬论》、《菩提心与道次第》、《人生佛教丛书》等。

  • 济群法师文章|
  • 济群法师讲解|
  • 济群法师入门|
  • 济群法师问答|
    • 什么是观照?如何在修行中更好的观照念头? 什么是观照?如何在修行中更好的观照念头?

      观照,即以智慧观事、理诸法,而照见明了之意。又‘观照般若’则指能观照事、理等诸法实相之理之智慧,为五种般若之一。肇论(大四五·二一三上):‘观照般若,照事照理故。’(济群法师)

    • 学佛是否一定要素食?吃素后能不能吃蛋类? 学佛是否一定要素食?吃素后能不能吃蛋类?

        从目前教界来看,汉传佛教吃素,藏传佛教吃肉,南传佛教则是有肉吃肉,有素吃素。其中,有客观上的原因。南传佛教是乞食,施主给什么就吃什么。藏传佛教地区,过去因为蔬菜匮乏,只能吃肉,因此有所开许,不过现在情况又不同了。汉传佛教特别提倡素食(济群法师)

    • 《心经》究竟讲了什么?来听济群法师讲心经 《心经》究竟讲了什么?来听济群法师讲心经

      《心经》最主要是为我们提出了一种空的智慧,像《心经》里面有:“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个是一个公式。心经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用这样一种公式来观察世界。(济群法师)

    • 去寺院随喜多少钱合适?随喜多少跟功德有关系吗? 去寺院随喜多少钱合适?随喜多少跟功德有关系吗?

      师父,究竟我们去寺院拜佛,要随喜多少才合适呢?随喜多少跟功德有关系吗?(济群法师)

    • 《心经》的禅观 《心经》的禅观

        今天我要分享的内容,是“《心经》的禅观”。《心经》是国人最为熟悉的佛经之一,也是很多佛教徒的日常定课。但我们平时对《心经》的学习,多半停留在念诵,或是理论的了解,很少想到它和禅修有什么关系。我们知道,学佛的核心目标是解脱,其关键在于体认空性,而《心经》的禅观正是引导我们直接契入空性的手段。在讲述相关内容前,先介绍一下《(济群法师)

    • 《真理与谬论》——《辨中边论》探微 《真理与谬论》——《辨中边论》探微

        前言-序 《真理与谬论》一书是我为闽南佛学院学生讲授《辨中边论》的讲记,也算是我多年从事唯识教学的一个副产品。自1984年从中国佛学院毕业以来,我一直在福建佛学院、闽南佛学院开设唯识课程,先后讲过《解深密经》、《摄大乘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论》(济群法师)

    • 《金刚经》探微 《金刚经》探微

        在一万多卷汉传佛经中,《金刚经》是国人最耳熟能详的经典之一。即使不是佛教徒,即使从未读过佛经,也往往由于这样那样的因缘听过这个经名,或听过其中某个偈颂、某句经文。其普及程度,惟有同属般若系经典的《心经》可相提并论。(济群法师)

    • 地狱有多少种?地狱的三大类型 地狱有多少种?地狱的三大类型

        在我们人道以下的是地狱道。地狱,是梵语泥黎,译为不乐、可厌、苦具、苦器等。从字面上说,地狱是地下的监狱,位于我们人间的地层下面,那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世界,不仅没有日月之光,而且下面众生受苦的形情比人间监狱要苦上千倍万倍,所谓“极大苦聚”。地狱的种类很多、名称无量,但归纳起来则为三大类型,即是第一、根本地狱;第二、近边地狱;第三、孤独地狱。(济群法师)

    • 《金刚经》的现代意义 《金刚经》的现代意义

        佛教的经典,在中国翻译流传的有数千卷之多,而流通最广、注疏最丰者,当属《金刚经》了。《金刚经》属般若系经典,《般若经》在东汉时期就已传入中国,魏晋南北朝盛行于教界。当时的中国文化界流行玄学,推崇老庄,崇尚虚无,与般若经典所说的“空”,表面上看去颇为相似。于是那些玄学者也就研究起般若经典来了。僧人为了弘法的需要,也时(济群法师)

    上一页 1 2 3 4 ..20 下一页20转到
    • 解深密经讲记 解深密经讲记

        88年底来到闽南佛学院,一直从事唯识教学,其中着力最多的要算是《解深密经》了。为了讲好这门课,我认真研读了《解深密经圆测疏》,在一年多的时间,我几乎都沉浸在《解深密经》的研究、教学、思考中。(济群法师)

    • 六祖坛经的般若思想 六祖坛经的般若思想

        闽南佛学院 济群  禅宗自四祖后,《金刚经》逐渐取代了《楞伽经》的地位,四祖道信劝人念摩阿般若波罗密(见《指月录·道信传》卷四)。五祖弘忍创东山法门,普劝僧俗读诵《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见《六祖 (济群法师)

    • 学习《十善业道经》的意义 学习《十善业道经》的意义

        今天,我要讲的经典是《佛说十善业道经》。这是一部大家比较陌生的经典。有人可能会问:佛教的经典很多,就我们平常比较熟悉的如《普贤行愿品》、《金刚经》、《地藏经》、《弥陀经》等,都是人们喜闻乐诵的。为什么要选择讲《十善业道经》呢?因为这部经典是所有经典中,最根本的一部经典。也就是说,我们修学一切佛法,都要以此经的核心内容(济群法师)

    • 《普贤行愿品》讲记 《普贤行愿品》讲记

        这本《普贤行愿品》讲记是济群法师1996年秋天在柏林寺“中元节报恩法会”上的讲经记录。记得那时天气炎热,法师刚在寺里参加完第四届生活禅夏令营,就不辞辛劳,慨然应请讲述《普贤行愿品》。他的讲演轻松活泼,能在深契佛意、经意的基础上,结合信徒们修行生活的实际,因事显理,开启疑窦。与会信众数百人饱餐法味,皆大欢喜。(济群法师)

    • 浅谈《心经》的心理治疗 浅谈《心经》的心理治疗

        在佛教浩瀚的三藏十二部典籍中,凝炼的《心经》包涵着佛法的精髓。  《心经》从印度梵文经典中译出,在汉地比较常见的一种译本是唐代玄奘三藏法师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家耳熟能详的色即是空,空即 (济群法师)

    • 成唯识论概观 成唯识论概观

        《成唯识论》十卷 护法等菩萨造,玄奘译,是唯识宗核心典藉。《成唯识论》是《唯识三十论》的集注。《三十论》世亲菩萨撰。世亲是无著的胞弟,唯识学的集大成者,原在有部出家,不久便通达犍陀罗一带流行的有部教义,旋即研究经部,当时正统的有部思想在西北印的迦湿弥罗,由世友等领导的结集的《大毗婆沙论》保存那里,严禁外传(济群法师)

    • 解深密经要义说 解深密经要义说

        庚午春以来,笔者担任《解深密经》课程的讲授,在授课过程中,认真研读了圆测《解深密经疏》,并其他瑜伽论典,对该经重要思想,一一都作了探讨,写下一些心得笔记,现将它整理出来,敬请大德们指教。一、净土庄严:净土是佛教重要理论之一,佛教中有净土宗专谈净土,其他宗派也谈净土,唯识宗就是一例,在本经《序品》说到如来讲经处所时(济群法师)

    • 十善业道经的启示 十善业道经的启示

        《十善业道经》这部经典是所有经典中,最根本的一部经典。也就是说,我们修学一切佛法,都要以此经的核心内容“十善业道”作为基础。而十善业道呢?通常又是被我们所不重视的,总觉得它很简单。然而,恰恰在我们修学佛法中,它又是最重要的。……(济群法师)

    • 《瑜伽师地论》提要 《瑜伽师地论》提要

        《瑜伽师地论》,一百卷,弥勒菩萨造,是唯识宗的根本论典。弥勒,唯识宗初祖,其生平事迹大小乘经典记载颇多。《上生兜率天经》记载,弥勒诞生于波罗捺国劫波利村波婆利大婆罗门家。《华严经·入法界品》中,将弥勒作为善财童子所参的第五十二位善知识。大小乘经典共同认为:弥勒将继释迦牟尼佛之后,在娑婆世界成佛,现居兜率内院,为一生补(济群法师)

    • 信佛一定要皈依吗?皈依仪式有多重要? 信佛一定要皈依吗?皈依仪式有多重要?

      想成为真正的佛弟子,是必须皈依的。正如入党需要宣誓,入学需要注册那样,由此才能获得合法身分。皈依还有特定仪式,须经三宝证明方可。信佛而未皈依,就不能算作佛弟子。就像人们未参加入党仪式前,即使内心对共产主义思想完全认同,也只是积极向组织靠拢的党外人士,不属于正式党员。(济群法师)

    • 皈依修学手册 皈依修学手册

        对于佛弟子而言,“皈依三宝”似乎再熟悉不过。正因为如此,不少人对之感觉十分平常,未能引起足够重视。事实上,皈依不仅是一道手续,更不是一次仪式就可大功告成的,其本身就是重要的修行方式。甚至可以说,皈依贯穿着整个成佛的修行。如果不能真正认识三宝的内涵及重要意义,即使履行皈依仪式,亦难免存在诸多问题。(济群法师)

    • 学佛要落到生命的实处 学佛要落到生命的实处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在我们这个世界上,生而为人的非常多,有钱有势的也非常多,但能够接触到佛法的,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听闻佛法后,又懂得如何修学的就更少,也就是说,信佛的人中,真正学佛的并不多。信佛和学佛,其实还是有区别的。有很多人信佛,只是烧香拜佛,只是祈求佛菩萨的保佑,这种信仰非常表面、非常功利。真正的学佛修行,并不是刻意地追求什么。从广义来讲,修行就是一种生活,而且是一种非常平实的生活!我们可以把学佛说成是玄妙的事情,说学佛是为了成佛,听来非常遥远。(济群法师)

    • 去寺庙拜佛应该怎样发心和回向? 去寺庙拜佛应该怎样发心和回向?

      要有什么样的发心?最好的发心就是:我也要和佛菩萨一样,我希望将来我能成为像佛菩萨一样的人,这样的智者,这样的大慈悲、大智慧的人,这就是一种最好的发心。那怎么回向最好呢?我愿意把我做的一切好事、一切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济群法师)

    • 如何消除内心的嗔恨? 如何消除内心的嗔恨?

      嗔恨很多时候是因为遇到逆境,那么这种嗔恨心多半还是立足于自己的一种感觉:「我们不能接受」,所以就升起这种嗔恨的心。那佛法呢讲忍辱、讲慈悲,它其实就是在帮助我们对峙嗔恨心;(济群法师)

    • 看破无常是逃避现实吗? 看破无常是逃避现实吗?

        佛教常说的“无常”,是世间的真相,是人生的实质。所以,认识无常非但不是逃避现实,恰恰是要我们认清人生最大的现实,整体的现实。世人总是将无常当做人生障碍,当做破坏幸福的无形杀手,那是自身错误观念造成的。若能透彻无常本质,就不会因无常变化带来痛苦了。(济群法师)

    • 《瑜伽师地论》提要 《瑜伽师地论》提要

        弥勒、唯识宗的初祖,其生平事迹大小乘经典记载颇多。在《上生兜率天经》称弥勒诞生于波罗捺国却波利村婆婆利大婆罗门家。《华严经、八法界品》以弥勒为善财童子所参的第五十二位善知识。大小乘经典共同认为:弥勒将来继承释迦在娑婆世(济群法师)

    • 《金刚经》主要讲什么? 《金刚经》主要讲什么?

        禅宗六祖惠能听了《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偈就开悟了,这句话就是《金刚经》的眼睛。六祖的著名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说明了宇宙的真相。这“本来无一物”就是《金刚经》的思想。《金刚经》主要就是说明了“离相无住”的道理。(济群法师)

    • 在家居士戒律问答 在家居士戒律问答

      作为居士来说,五戒是最基本的戒律。此外还有八戒,是在家居士体验出家生活的戒律。关于五戒、八戒的内容,圣严法师在《戒律学纲要》的“五戒十善”和“八关斋戒”这两部分讲得比较清楚,可以作为参考。如果我们在受持五戒、八戒之外,对自己还有更高的要求,可以进一步受菩萨戒。(济群法师)

    • 吃素能吃蛋吗 吃素能吃蛋吗

      问:吃素后,蛋类能不能吃?济群法师答:严格的素食者,是不吃蛋类的。佛教提倡素食的理论依据,是为了不杀生,为了体现对众生的慈悲。而鸡蛋是生命胚胎,特别是一些有性的鸡蛋,吃了也涉及杀生。当然,现在养鸡场出来的鸡(济群法师)

    • 从佛教的角度来看,父母和子女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从佛教的角度来看,父母和子女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问:从佛教的角度来看,父母和子女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答:从中国传统的伦理来看,父母对子女具有绝对权威。这种权威从哪里来?其实是建立在强烈的贪著和占有之上。换言之,很多父母是把子女纳入自我的一部分,而不是将之作为独立个体看待。(济群法师)

    • 人为什么要活在当下?活在当下的重要性 人为什么要活在当下?活在当下的重要性

      师父,大家都说要安住当下,可我们不是在懊恼过去,就是在担忧未来。总是没有办法安住,这是为什么呢?(济群法师)

    • 慈善核心精神是什么呢? 慈善核心精神是什么呢?

        是慈悲。慈善的行为,应该出于纯粹的慈悲心而非其他。其实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悲悯之心,但这种悲心往往是狭隘而有条件的,比如与我有关或有好感的人,即便无关,至少也是不反感的,总是离不开个人好恶。但佛教提倡的慈悲却有着更为深远的内涵。(济群法师)

    • 皈依只能一次吗?可以皈依不同的师父吗? 皈依只能一次吗?可以皈依不同的师父吗?

      问:皈依只能一次吗?可以多次皈依不同的师父吗?济群法师答:皈依,原则上来说并不是皈依某一个人,而是皈依三宝。当然我们皈依了之后,先要选择一位老师,一位师父来学习佛法,这就是依止善知识,是特别重要的。皈依的次数多少,最重要的是这个皈依是不是如法的皈依。(济群法师)

    • 我们罪孽深重,到底怎样才能赎罪呢? 我们罪孽深重,到底怎样才能赎罪呢?

      问:我们罪孽深重,到底怎样才能赎罪呢?答:真诚忏悔,多做善行。(济群法师)

    • 涅槃是死亡的意思吗?涅槃就是死亡吗? 涅槃是死亡的意思吗?涅槃就是死亡吗?

      说起这个涅槃,很多人对涅槃有着自己不同的理解,那今天我们就来请问一下济群法师,请他来给我们来做一个权威的解答。法师,您好,请问一下,这个涅槃在修行当中,是一个什么样的意思?因为很多民众都认为涅槃就等于死亡,是这样吗?(济群法师)

    • 何谓“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何谓“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这句经文出自《金刚经》。法,可理解为佛法;非法,可理解为佛法以外的教法。另外,法也可理解为一切存在的现象,而非法可理解为空。不应取法,指不应执取于法;不应取非法,指不应执取于非法。因为空性是超越法与非法,超越空有二边的。如果我们执取法或非法,心就会落入二元对立的世界中,就与空性不相应了。所以,在空性的观修中,不应取法,(济群法师)

    • 父母频繁催婚,我到底要不要结婚? 父母频繁催婚,我到底要不要结婚?

      父母频繁催婚,我到底要不要结婚?父母催你结婚成家,作为父母这一方面来说,他有这样的要求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要不要结婚,这是你个人的事情,所以这是要你自己来决定的。(济群法师)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