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小故事 春去春又来 慈济心灯 金玉良言 励志故事 处世哲理 原始佛教圣典故事选编 心生菩提树·佛教小故事 法音集·佛教典故
哲理故事
  • 泥与佛祖的对话 泥与佛祖的对话

    泥问佛祖:“我以全部的生命滋养荷,荷高贵美丽,享尽人间一切荣华富贵,而我却饱受讥嘲冷落,我不嫉妒、不为自己抱屈吗?”佛祖说:“从来没有做母亲的嫌弃女儿出众,也从来没有做父母的嫉恨儿子的成就超过自己。爱里没有包容,爱就不完全了。”泥又问佛祖

  • 世上最可怕的是欲望 世上最可怕的是欲望

    何谓欲,欲字,谷表声,欠表意,欠,即有所不足,故产生欲望。我们总是想要拥有很多很多,来给自己满足感和安全感。但是,我们是否能承受那么多呢?欲望,一方面可以驱动我们前进,比如求知欲,但是若过度则会吞噬我们,比如金钱欲、权利欲。我们应该理性地衡量自身

  • 修行?你到底在修什么? 修行?你到底在修什么?

    有一天,有一个人很专注、尽力地转绕着佛塔。一位噶当派大师上前问道:“先生,您在做什么啊?”那人回答:“上师,我在修行呢。”大师点点头,说道:“嗯!很好,这个修行也不错。不过,如果你能修行佛法会更好。”那人心想:“绕塔可能不是修行佛法吧,一定有其他

  • 世界最美的孩子 世界最美的孩子

    有一个猎人到森林里去打猎,他沿着清净鉴人、纤尘不染的溪流走入森林里,只见林中树木蓊郁苍翠、高耸参天,遮荫出一片清凉静谧的桃源世界,没有尘嚣的吵闹热恼。各种各样的动物徜徉其间,雄武勇猛的狮虎、庞大温和的大象、矫健善行的飞马、机伶敏捷的猴子……还有身披艳丽羽

  • 人生三十而立 人生三十而立

    在警卫森严、阴风凄凄的阎王殿上,阎罗王威武地高坐在大椅上,两旁的鬼卒,青面獠牙,手持刀剑戟叉,等待着执行他们替天行道、处罚奸恶的责任。阎罗王令旗一掷,不一会工夫,狱差鬼卒早已抓来一个鬼魂,匍匐跪伏在尘埃中。阎罗王抚尺一拍,喝道:「张三!你前

  • 怎样才能自己救自己? 怎样才能自己救自己?

      从前有一位老和尚,在关帝祠中焚香清修。他的道行很清高洁净,勇猛精进地做善事。有一次,遇到贼匪来侵扰之时,老和尚梦见关帝来告诉说:你明天应该死,有一个贼匪骑白马,名字叫朱二,是你过去世的怨家,你

  • 凡夫与老师:怎样才能创造奇迹? 凡夫与老师:怎样才能创造奇迹?

      一位凡夫向一位老师请教道:先生,怎样才能创造奇迹呢?  老师回答道:做事,认真做事,坚持做事,就会创造奇迹。  凡夫问道:这是为什么?  老师回答道:你现在为我烧火煮饭,等饭煮熟了,我就告诉你

  •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佛祖在菩提树下问一人:在世俗的眼中,你有钱、有势、有一个疼爱自己的妻子,你为什么还不快乐呢?  此人答曰:正因为如此,我才不知道该如何取舍?  佛祖笑笑说: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某日,一游客就要因

  • 二鬼争尸 二鬼争尸

    他是佛的弟子。有一天,他到别处去,晚上路过荒野,前无村庄,后无旅舍,见路旁有一小亭(供给行人休息用),于是他就在此亭过夜。但是心中总是战战兢兢地在想:荒郊野外,会不会有鬼呢?果然不出所料,在半夜时,来了一个鬼,手拖一具尸体,来到亭中。这时,离婆多已经吓得全身发抖,毛骨悚然,恐惧万分,只得躲在一旁窥视鬼的一举一动。不久,又来了一个厉鬼说那是他的尸体。两个鬼便互相争论起来,他俩各不相让,胜负难分。经过一阵争论,先来鬼说:“我们不要争了,还是请位证人来评判,这具尸体究竟该属于谁的?”后

  • 如何成为富翁? 如何成为富翁?

    很久以前,有个很穷的年轻人,从小就失去了父母,有一天,他到寺院里拜佛,他虔诚地跪在地上,向菩萨祈求:“菩萨啊,请您告诉我吧!我要怎么做,才能成为富翁?”良久,他终于听到一个声音说:“如果你要成为富翁,就必须懂得感恩生命,重视发生在你身边的每一件小事,珍惜与你有缘的任何事物,这样,你就可以成为富翁了。”年轻人一听,兴奋地跳起来:“这还不简单?我一定会努力的!”他一阵风地跑出寺庙,一不小心给石头绊倒在地上。他正要爬起来,却发现地上有一块巧克力糖,还有一棵稻草,他想起了菩萨的忠

  • 松弛有度才是修行 松弛有度才是修行

    佛陀在世时有一位弟子,未出家前是一望族中非常有名的长者之子,因好乐佛法而出家。他很有抱负,认为佛陀的弟子中有那么多人闻法开解,很快地证到罗汉果位,而他是高贵族姓的子弟,又自认很有慧根,所以自信满满,以为自己一定很快能开解,于是急着要在他人之前体悟证果。他心愈急,烦恼愈多,一段时间过后竟毫无进展;他不知道佛法要从哪里入手,不知心和法要如何相应,因此心里很失望。尤其当他一想到:既然不能与法会证,那么出家有什么用呢?倒不如在家当居士,还能拥护佛法,他起了这个念头,佛陀知道

  • 追寻那个真的“我” 追寻那个真的“我”

    每个人都想认识自我,但要认识哪个“我”呢?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是“既非同一人,亦非另一人”。夜里,一位老和尚在寺院的菩提树下来回踱步,过了好一会儿,到离树不远的一个石凳上坐下来,闭目养神。小沙弥怕他着凉,为他披上袈裟。老和尚张开眼,道了声谢,问:“刚才那个在菩提树下来回走动的人是谁?”小沙弥一愣,疑惑地说:“那不就是您吗?”老和尚:“不是我,我在这里坐着哪!”小沙弥以为老和尚“精神恍惚”,但老和尚却说他“清醒得很”,一再问刚刚那个在菩提树下走动的人到底是谁

上一页 1.. 16 17 18 ..20 下一页20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