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者问禅师:禅心在何处? 禅师说:在广大虚空中。 侍者说:我怎么看不见呢? 禅师说:因为它广布虚空,所以无形。 侍者又问:何时才能有形呢? 禅师说:执著妄想时。 侍者说:我还是不明白。 禅师说:请拿来一些盐和一杯清水。 侍者就拿来了盐和清水。 禅师说:取一匙盐放入水中。 侍者于是取了一匙盐放入水中。 禅师说:你尝一尝,看看味道如何? 侍者尝了尝说:咸。 禅师又说:再取来一盆清水。 侍者又端来一盆清水。 禅师说:再取来一匙盐放入水中。 侍者于是取来一匙盐放入水中。 禅师说:再尝一尝。
在古印度的时候,常常发生干旱或是水灾,因此,老百姓们常常失去收成,过着饥肠辘辘的日子。有一位婆罗门,因为不忍心看到大家总是饥饿的样子,于是,他每天清晨都到神庙里去祈求大梵天为人间免去灾难,使人们能过上吃饱穿暖的日子。
一天,一位法师正要开门出去时,突然闯进一位身材魁梧的大汉,狠狠地撞在法师身上,把他的眼镜撞碎了,还戳青了他的眼皮。那位撞人的大汉,毫无羞愧之色,理直气壮地说:谁叫你戴眼镜的? 法师笑了笑没有说话。 大汉颇觉惊讶地问:喂!和尚,为什么不生气呀? 法师借机开
过去的一切 圆心寺有个得道高僧,十六岁离开父母出家修行。自出家以来,他每天青灯黄卷,早诵晚唱,晨钟暮鼓,自感沾山水之灵气,吸佛道之精华,已经六根清净,六尘不染,了却了一切尘缘。因高僧德高望重
顺其自然是最好的处事方式 发布时间:2013-06-08 文章来源:[心生菩提树·佛教小故事] 作者:点击次数:字号:放大 普通 顺其自然是最好的处事方式 从前,有一位很有修为的居士。有一次,他到一所有名的禅院去拜访一位禅师。与禅师见面之后,他们的谈话非常投机,不知不觉已到了午饭时间,禅师便留居士用餐。 侍者为他们做了两碗面条。面条的味道很香,只不过一碗大一碗
生命中的点点滴滴有一天,仪山禅师在洗澡的时候,因为水太热,就叫弟子提桶冷水来加。有一个弟子奉命提了水来,将热水加凉了,便顺手把剩下的水倒掉。禅师很不高兴,说道:你怎么如此浪费?世间上不管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用
意志坚定弟子问禅师:师父,该如何使身心清静呢?禅师回答说:有个人听了算命先生的话,说他眉头泛光,当天就能变成富翁,于是他就直接走到别人的金铺里,当着别人的面伸手拿柜子里的金银,结果被人抓住送进了衙门。县太爷
平淡无味之中慧能禅师见弟子整天打坐,便问道:你为什么终日打坐呢?我参禅啊!弟子回答道。参禅与打坐完全不是一回事。可是你不是经常教导我们要安住容易迷失的心,清静地观察一切,还告诉我们终日坐禅不可以躺卧吗?慧
山穷水尽明朝时,有一位小沙弥,他住在普陀山的寺庙里。有一天,他心血来潮,就想到郊外走走。他远眺普陀山的最高峰,心想普陀山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感应奇迹很多,就想那最高的山峰说不定有道场或修行人在那里。于是,
一位满脸愁容的生意人来到禅师的面前。“我急需您的帮助。虽然我很富有,但人人都对我横眉冷对。我感觉生活真的像一场充满尔虞我诈的厮杀。”“那你就停止厮杀好了。”禅师回答他。生意人对这样的告诫感到无所适从,他带着失望离开了禅师。
超然的境界三藏法师自诩神通,因此,他来到慧忠禅师的面前,与他验证。慧忠和蔼地问道:久闻您能够了人心迹,不知是否属实?三藏法师答道:只是些小伎俩而已!这时,慧忠心里想起了一件事,问道:请看老僧现在心在何处?三藏
禅海以前是一位武士的儿子,有一次到江户游玩,做了一位高官的随从。后来,他与大官的太太两相情悦,关系十分亲密。但纸里终究包不住火,他俩的私情最后还是被发现了。在自卫中,他杀了那位大官,带着他的太太逃往别处。他们没有生活来源,但因为习惯了奢华的生活,后来两人堕落成贼,而女人的贪得无厌使禅海深恶痛绝,他最终选择离开了她。
许多事情原本没有那么复杂 一天,清心禅师跟随老师慧心禅师一同下田工作,清心禅师走在慧心禅师的后面,慧心禅师回头一看,发现清心禅师空着手,于是就对他说道:你怎么忘记把锄头带来呢? 清心禅师回答道:不知道被谁拿走了。 慧心禅师停下脚步,说道:你过来一下,我有事跟你商量。 清心禅师向前,慧心禅师就竖起锄头道:单单是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一个人能拿得动。 清心禅师一听这话,就毫不客气地立刻从慧心禅师手中把锄头抢过来,紧紧地握在手中,说:刚才老师说谁也拿不动这个,现在为什么这个在我
心怀一颗平常之心 惠泉禅师德高望重。他在大觉寺讲法时,每次听经的人都把法堂挤得水泄不通,这使得好多信徒只能坐在门外听经,于是就有人提议建一座更加宽敞的讲堂。 这天,有一位商人信徒用袋子装了八百两纹银送给惠泉禅师,并说明这钱是他自己捐助用来盖讲堂的。惠泉禅师听完欣然接受,收下银子就去忙别的事了。 信徒对禅师的这种态度有些不满:好歹这也是八百两纹银。要知道这几乎花了我一年的积蓄,可禅师拿到这笔钱后竟连一个谢字都不肯说。 于是,信徒就紧跟在惠泉禅师的后面提醒道:师
一天,佛陀站在云端俯瞰人间,他看到城市里熙熙攘攘,人们都在匆匆地前行。佛陀若有所思地问他的弟子:弟子们,你们看呀,人们整天都忙忙碌碌,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弟子们双手合十,恭声答道
改变环境靠聪明,改变心境靠智慧 玄真大师刚刚遁入空门时,寺里的住持让他做个谁都不愿做的行脚僧。 每天,他都很勤奋地做着住持交给他的工作,已经两年了,他每天如此,从来没有一次让住持对他
勇于接受逆境,生命才会日渐茁壮 在一座信奉佛教的城市里,应许多教徒的要求,城市里的一个非常著名的雕塑师傅准备塑造一尊佛像让教徒们膜拜。 要雕塑好的佛像,雕塑师傅必须选择一块好的石头
勇于接受逆境,生命才会日渐茁壮 在一座信奉佛教的城市里,应许多教徒的要求,城市里的一个非常著名的雕塑师傅准备塑造一尊佛像让教徒们膜拜。 要雕塑好的佛像,雕塑师傅必须选择一块好的石头
学会坚持,懂得忍耐 从前,有一个贫穷的沙门。他穷得一无所有,终日以乞讨为生,但他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从不伤害生灵,甚至不惜牺牲自己。 有一次,这个沙门一连三天没吃到一点儿东西,饿得头
净化自己的心灵 有一次,侍郎白居易曾问山远禅师:请问禅师,该如何说法呢? 禅师说:无上菩提者,被于身律,说于口为法,行于心为禅,本质是一样的。譬如江河湖海,名称虽然不一,水性却无二
坚定清净的信心 以前,有一个又老又丑又生病的女人。在她还没有出家以前,丈夫每天打她,后来丈夫死了,留下四个孩子,都是她一手抚养长大的。 她年岁大了之后,自己没有能力赚钱,难以维持生
一心不乱才能成事 从前有个国王,看到出家人整天只是念佛,很不以为然。 有一天,他问出家人:你们修行人,只念佛,不刻苦,怎能有成就呢? 出家人说:修行不在刻苦不刻苦,而在生死之心切不切
从忍耐中寻求突破 一年的寒冬腊月,一个名为滴水的和尚去天龙寺拜见仪山禅师。 外面下着很大的雪,可是仪山禅师却不让他进门。于是,那个和尚就在门外一直跪着,这一跪就是三天。仪山的弟子看
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轨迹 一天,弟子们和禅师一起在田里插秧,可是弟子插的秧总是歪歪扭扭,而禅师却插得整整齐齐,就像是用尺子量过一样。 弟子们感到很疑惑,就问禅师:师父,你是怎么把禾苗插得那么
心生的意念不要过重 有一个年轻的小和尚,有一天在逛集市的时候,看见一位老人摆了个捞鱼的摊子。老人向有意捞鱼的人提供渔网,捞起来的鱼归捞鱼人所有。这个小和尚一时善心大发,他想:我要把这些鱼都捞
凡事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 很久以前,有一位修行很深的高僧隐居在山林中。但是,由于他的人品很高,人们都千里迢迢来寻找他,想跟他学些生活方面的窍门。 有一次,当他们到达深山的时候,发现高僧
心志专一,事有所成 年轻时的慧远禅师喜欢四处云游。有一次,他遇到了一位极爱抽烟的行人。两人走了很长一段山路,然后坐在河边休息。那位行人给了慧远禅师一袋烟,慧远禅师高兴地接受了行人的馈赠,然后
心存坚定的意念,切勿轻易动摇 有一个老和尚带着小沙弥出门,无论是行走在广阔无边的丛林还是翻山越岭,老和尚都逍遥自在地走在前面,小沙弥背着行李紧跟在后。一路上两人相互照应,彼此为伴。 小沙弥
一切都在自己的手中 过去,有一个年轻人跟几个亲戚朋友合伙做棉花生意。结果,他们第一次外出购货,就遭遇了数十年不遇的暴雨。数千斤棉花被沤在库房里霉烂,损失惨重。当他黯然返回家乡后不久,父亲经营
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半夜时分,深远禅师发现小徒弟还在练棍,便问道:徒儿,这么晚了,你为什么还不休息? 小徒弟回答说:师父,我想打败师兄。 深远禅师笑着说:你师兄的悟性很高,入门
要想认识世界,先要认识自己 从前,有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共同生活在山上的一座寺庙里。老和尚每天都在读书念经,小和尚每天都在砍柴挑水。 有一天,小和尚耐不住寂寞了,跑去找老和尚:师父,师父
生命由自己主宰 有一位修行僧来到施主家,看见对方正用杨枝漱口,并把牛黄涂在前额,头顶戴着贝壳,手拿毗勒果高高举起,然后贴在额上,态度非常地恭敬。 修行僧看见他这个样子,不解地问道:你到底在
让内心远离无所事事的生活 有一个小和尚,整天念经念烦了。 一天夜里,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梦见自己在去阎罗殿的路上,看见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宫殿的主人请他留下来居住。 小和尚说:我每天忙
不要等到一切结束时再去后悔人生的虚度 一天,老和尚坐在寺庙里。傍晚时分,弟子们静静地坐在他的身边,听老和尚开示。 老和尚看着弟子们,慈祥地说:世界上有四种马:第一种是良马,主人为它配上马鞍
自己就是一把标尺 有一个青年,专门向一禅师求教。他说:大师,有人说我是天才,将来必有一番作为;也有人骂我是笨蛋,一辈子不会有太大的出息。依您看呢? 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禅师反问。 青年摇
心的力量是无穷的 有一天,释迦牟尼在恒河的南岸说法。有一位信徒听说天底下最有智慧的人在那里说法,就从恒河的北岸走了很远的路要到南岸去听法。但是到了恒河之后,他发现无法过去,若要绕路,走到对岸
与其祈求奇迹,不如创造奇迹 以前有一个人,他觉得生活太平淡了,于是天天都期望能出现奇迹。为了让奇迹早些出现,他向佛祖祈求,佛祖问他:你想要什么样的奇迹呢? 这个人回答说:奇迹就是做梦都想不
志乃心生,更需全心全意 恒远禅师智慧高深。有一次,一位信者问恒远禅师道:你说,同样一颗心,为什么心量有大小的分别? 禅师并未直接作答,他告诉信者道:请你将眼睛闭起来,默造一座城垣。 于是
让自己时刻拥有一颗平实不乱的心 从前,有个婆罗门教徒想弄一只野兽作祭品。他捕到一只山羊。回家的路上,正巧被三个骗子看到了。骗子们私下说:我们今天有羊肉吃了。于是,他们偷偷商量好一个圈套便各自
以坦然的心看待他人的品评 从前,有两位小和尚,一个姓黑,一个姓白。为了拜师学艺,做进一步的修炼,他们讨论各自分开去寻求名师。同时,他们也约定,十年后的今天,他俩一定再回到分手位置的渡船码头,
靠内心的光明寻找前进的方向 德山禅师有一次到崇信禅师那里悟道。崇信禅师住在龙潭,德山禅师初到龙潭的时候,因为心情不好,似乎牢骚满腹,于是在山门外大声叫道:说什么圣地龙潭,既不见龙,又不见潭!
信心是达成心愿不可缺少的要素 有个年轻和尚,发誓要用募捐来的钱修建一个佛的金身。这件事虽然功德无量,但是困难太大了。但是,这个和尚一旦立下了宏愿,就决不退缩。 募款的第一天,他早早就来到了
渴求强烈才能心无旁骛 有一位自觉失意的年轻人来拜访僧人以求教智慧。 年轻人啊,请随我一起来。僧人这么说着,默默地向附近的湖走去。 走到湖边,僧人毫不犹豫地跨进湖里,向湖的深处走去。年轻人
勇挑重担的勇气源于成熟的心智 庙里,老和尚和小和尚相依为命。 老和尚每天翻山越岭挑柴火,去集市卖掉以换取一天的口粮。后来,为了培养徒弟的吃苦精神,他叫小和尚替他挑柴火上集市去卖。 开始时
与人相处之道,在于内心的容忍 很久以前,有一个年轻人,脾气非常不好,动不动就与人打架,因此,人们都很讨厌他。 有一天,这个年轻人无意中游荡到了大德寺,正遇到清心禅师在讲佛法。他听完之后感到
宽容是最好的教育法则 盘珪禅师是备受大家尊崇的禅师。有一次,他的一个学生因为行窃被人抓住,众人纷纷要求将这个学生逐出师门。但是盘珪并没有那样做,他用自己的宽厚仁慈之心原谅了那个学生。 可是
追寻真实的生活层面 这天,天刚破晓,居士抱着一束鲜花和一捧供果,赶到大佛寺上早课。刚踏进大殿,旁边突然跑出一个人,与居士撞个满怀,将他捧着的水果撞翻在地。居士看到水果被撞翻,忍不住叫道:你这
心怀一颗公正的心 从前,有位养鸡场的主人,一直都很讨厌沙弥。因为他觉得有太多的沙弥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尤其有些沙弥,满口仁义道德,私底下却干些见不得人的勾当,更让他义愤填膺,咬牙切齿。为了
莫因外在得失影响心情 有一位金代禅师,非常喜爱兰花。他在平日弘法讲经之余,花费了许多的时间栽种兰花。 有一天,他要外出云游一段时间,临行前交代弟子,要好好照顾寺里的兰花。在这段期间,弟子们
没有什么可以羁绊你 唐代的丰干禅师在当时颇有名望。一天,他在树林里漫步,山道旁忽然传来小孩啼哭的声音。他寻声一看,原来是一个三岁左右的小孩,衣服虽然不整,但相貌俊美。禅师问了附近村庄的人家,
宽恕他人就是给他新的机会 有一天晚上,慧明禅师正在室内读书时,突然听到墙壁上有声响,猜想可能是个小偷,于是就叫弟子道:拿些钱给那凿墙的朋友吧! 弟子走到邻室,大声地说道:喂!不要把墙壁弄坏
爱心可以战胜邪恶 一天,七里禅师正在禅堂的蒲团上打坐,这时,一个强盗突然闯进来,用一把又明又亮的刀子对着他的脊背,命令道:把柜里的钱全部拿出来,不然就要你的老命! 钱在抽屉里,柜里没钱。七里
让阳光照进心灵之门 在一座寺庙里有一间阁楼,由于窗户整天密闭着,年久失修,厚厚的布和满是灰尘的窗户遮住了阳光,整个屋子看起来十分阴暗。 一天,两个寺庙里的小和尚看着外面灿烂的阳光,觉得应该
宽容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一天晚上,一位老禅师在禅院里散步,忽然发现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就知道有位出家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溜达了。这位老禅师也不声张,他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蹲着。过了一会
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机会 一大早起来,寺院门口就吵闹不休,明远禅师前去询问,了解到原来是一个屠夫想要进寺烧香拜佛,但是寺里的僧人嫌他满手血腥,不肯让他进殿,于是双方就在那里发生了争执。 明远禅
懂得换个角度思考 一位少年正与一位年过古稀的老人争辩。 老人得意洋洋地说:哈哈!太阳围着我转了八十多年了,我还没有死。今后,它说不定还会围着我转二十年哩。 不对!是您围着太阳转了八十多年
宽容能创造生命的美丽 曾经,有个聪慧的小和尚,很有慧根。他的师父是个老和尚,博学多才,把自己的所学全都教给了小和尚,想让他以后继承自己的衣钵。 一天,小和尚下山化缘,被外面的花花世界吸引,
莫因渺小而卑微 有一个小和尚,他觉得自己的地位很卑微,因此,他整天埋怨自己的命运不好,一辈子都是小和尚,被别人看不起。 夏日里的一天,他弯着腰在院子里锄草,因为天气炎热,所以他脸上不停地冒
与其追求绝对真理,不如做好自己 单智禅师的门下有弟子数百人,其中仁惠、香严最为优秀。 有一天,单智禅师正在休息,仁惠冒冒失失地闯进禅室。单智禅师听到有人进来,便转身面壁,不看来人。仁惠禅师
内心的洁净才是真正的洁净 在舍卫国,有一个做清洁工作的妇人,天天打扫街道,十分勤劳。因为长期工作,她的衣服很脏,大家都很讨厌她。每次见到她,人们总是掩着鼻子走过。但佛陀却叫她来听佛法,鼓励她
抛开名利,会有更广阔的天空 有一位高僧,是一座大寺庙的方丈,因年事已高,一直在考虑接班人的问题。 一天,他将两个得意弟子智坚和智远,用绳索吊放于寺院后的悬崖之下,对他俩说:你们俩谁能凭自己
心灵安定才能得到最大的幸福 圆新禅师和仰山禅师坐在一起谈话。说到了这样一件事: 有一次,明慧禅师云游到志远禅师那里,志远禅师看到明慧禅师,便把禅杖横过去挡住门。明慧禅师用手敲打了禅杖三下,
要想改变世界,必须先改变自己 有一个人在社会上总是感到不得志,于是就有人向他推荐去找禅师寻求解脱的妙策。 他找到禅师。禅师沉思良久,接着舀起一瓢水,问:这水是什么形状? 这人摇头说:水哪
度人先自度是安心的最高境界 有个小和尚学会了入定,可是每当入定不久,就感到有只大蜘蛛钻出来捣乱。没办法,他只得向老和尚请教。 小和尚说:师父,我每次一入定,就有大蜘蛛出来捣乱,赶也赶不走它
挣脱内心的枷锁 佛陀问一只被囚在笼中的画眉:你愿意到天堂去生活吗? 画眉回答说:为什么要去天堂生活呢? 天堂里宽敞明亮,不愁吃喝。 可我现在也很好啊。我吃喝拉撒全由主人包办,风吹不着日
修行就是修正错误的观念 有一次,苏东坡去拜访佛印禅师,看到佛印禅师正在打坐,于是就在佛印禅师身边坐下,学着他的样子。大约过了两个时辰,苏东坡觉得身心通畅,于是站了起来。他觉得自己的禅功已经入
要改变的只是自己的心 小和尚凡一什么事情都发愁。让他发愁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他总觉得自己太瘦了,或者觉得自己现在的生活过得不够好,同时,他很担心自己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他非常担忧,因为他觉得
坚定自我的心 现代高僧广元老和尚住在承天寺时,他说自己没有福报,不敢接受供养,于是就去住山洞,一住就是13年。 13年后,他回到寺里,还是不住寮房,而要求守大殿。但大殿不能安床铺,因此他只能天
不必改变自己的心志 有一天,禅师吩咐他的侍者去京城买一批上等的纸材。这位侍者向来被称许具有子贡之资材,可见是个相当聪慧灵敏之人。众所周知,子贡是孔子门下的七十二贤人之一,不仅才智聪敏,而且长
强大的动力来自你的内心 很久以前,有一位僧人在乡村里过着平静的修行生活。 有一天,当这位僧人出门的时候,忽然发现门口躺着一只冻僵的小老鼠,于是就把它抱进屋子里,用双手温暖它。小老鼠渐渐地苏
不必在意他人的看法 一次,云水禅师问清远禅师:你爱色吗? 清远正在用竹箩筛豌豆,听到云水这样问,吓了一跳,筐里的豆子也洒了出来,滚到云水的脚下。云水笑着弯下腰,把豌豆一粒一粒地拣了起来。
《千年菩提路》将以寺庙的兴衰、人物的命运、不同佛教宗派的法脉传承为线索,勾勒中国佛教2000年来传播和发展的历史轨迹。其主要内容涉及32个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寺庙以及与之相关的大德高僧。
公元七世纪,一个大唐的僧人踏上了丝绸之路,他要前往遥远的西方,寻求佛法。大漠雪山,他命悬一线,城堡森林,他九死一生,怀着坚定的信念,他终于抵达心中的圣地。十九年时间,一百一十个国家,五万里行程,在异国的土地上,他被奉为先知,在佛陀的故乡,他成为智慧的化身。由于他的缘故,大唐的声誉远播万里,就连他脚上的麻鞋,也被信徒供为圣物。然而他放弃了一切荣耀,依然返回故土。他翻译的佛经,达到了四十七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这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成就。他离世的时候,大唐的皇帝悲痛不已,百万人哭送。
1、泥泞路上。某日,坦山和尚与一道友一起走在一条泥泞小路上,此时,天正下着大雨。他俩在一个拐弯处遇到一位漂亮的姑娘,姑娘因为身着绸布衣裳和丝质衣带而无法跨过那条泥路。“来吧,姑娘,”坦山说道,然后就把那位姑娘抱过了泥路,放下后又继续赶路。
很久以前,有一位经验丰富而睿智的老师想要向他的一个学生传授获得成功并且快乐生活的秘诀。为了教授这门重要的课程,他决定带着他的学生长途跋涉,去一个最贫穷的山村看一看。最后他们到达了一个偏僻的小村子,在这里两个人看到了一个最为矮小?最为破旧的房子。
丈夫在一所重点中学教书,我们便住在这所学校里。这天,一个女学生来敲门,跟在她身后的是一位中年人,从眉目上看,显然是女学生的父亲。进屋来,父女俩拘谨地坐下。他们并没有什么事,只是父亲特地骑自行车从八十多里以外的家来看看读高中的女儿。“顺便来瞅瞅老师。”父亲说,“农村没什么鲜货,只拿了十几个新下的鸡蛋。”说着,从肩上挎的布兜里颤巍巍地往外掏。布兜里装了很多糠,裹了十几个鸡蛋。显然,他做得很精心,生怕鸡蛋被挤破。
妻子躺在丈夫身边说:“哎!我说,你爹现在这样我可不伺候了,你看看一转身的功夫又拉满床。”丈夫心烦的翻了一下身说:“这还不都赖你,开始生病就应该送医院,你偏舍不得钱现在倒好……哼!”妻子腾一下坐起来,掀起丈夫的被子嚷嚷道:“你还赖我?你要是有能耐是个百万富翁别说送你爹去医院了,你就是请百八十个特护天天伺候你爹我都没意见。”
有一位高僧酷爱陶壶,听说哪里有好壶,不管路途多远他都会前往鉴赏,如果中意,花再多钱他也舍得。在他所收集的茶壶中,最中意一只龙头壶。一日,一个久未见面的好友前来拜访,他拿出这只龙头壶泡茶招待他。朋友对这只茶壶赞不绝口,
一条猎狗将兔子赶出了窝,一直追赶他,追了很久仍没有捉到。牧羊人看到此种情景,讥笑猎狗说你们两个之间小的反而跑得快得多。猎狗回答说:你不知道我们两个跑的是完全不同的!我仅为了一顿饭而跑,他却是为了性命而跑呀!
很多佛理故事,都是用简单的生活细节来点醒世人。1、求人不如求己2、一切皆空3、你且看他4、悟性如光5、送一轮明月6、修佛7、心境8、礼物
有个老太太坐在马路边望着不远处的一堵高墙,总觉得它马上就会倒塌,见有人向媾走过去,她就善意地提醒道:“那堵墙要倒了,远着着点走吧。”被提醒的人不解地看着她大模大样地顺着墙根走过去了——那堵墙没有倒。老太太很生气:“怎么不听我的话呢?!”又有人走来,老太太又予以劝告。三天过去了,许多人在墙边走过去,并没有遇上危险。第四天,老太太感到有些奇怪,又有些失望,不由自主便走到墙根下仔细观看,然而就在此时,墙缍倒了,老太太被掩埋在灰尘砖石中,气绝身亡。
有一个年轻的和尚在化缘回来的路上被蒙面人绑架了,双手被死死地捆在身后,双脚也被绑得牢牢的,站都无法站起来;后来,眼也被蒙上了,嘴也被堵住了,关进一间湿漉漉的屋子里。
曾35次创造世界纪录的俄罗斯撑杆跳高运动员布勃卡的教练曾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记住,先让你的心从杆上‘跳’过去,你的身体就一定会跟着一跃而过。”突破心理障碍,才能超越自己。着名心理学大师卡耐基经常提醒自己的一句箴言就是:我想赢,我一定赢;结果我又赢了。
有两个和尚,一个很贫穷,一个很富有。有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打算去一趟南海,你觉得怎么样呢?”富和尚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认真地打量了一番穷和尚后,禁不住大笑起来。
有一个富翁背着许多金银财宝,到远处去寻找快乐。可是走过了千山万水,也未能寻找到快乐,于是他沮丧地坐在山道旁。一农夫背着一大捆柴草从山上走下来,富翁说:“我是个令人羡慕的富翁。请问,为何没有快乐呢?”
我们在无休止的忙碌中,肩头上的担子也一天比一天沉重。于是,为了生计,为了家庭,为了那个红尘中的角色,便只能理所当然地、全身心地去继续奔波,继续操劳。就像是一匹负重的老马,面对生活这驾笨重的大车,除了使劲拖曳,别无选择。
今天,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一只长颈鹿在草原上漫步,踩到了一块玻璃,滑了一下,结果长颈鹿大怒:这是什么东西?它一下就把玻璃踢了出去。玻璃碎了,长颈鹿的脚也因此受了伤,流了很多血。
乌鸦有一天嘴里叼了一块肉,狐狸就走过来赞叹这只乌鸦:“你的歌声如此美妙,我渴望已久地想倾听你一展歌喉,哎呀!希望你给我机会……”这只乌鸦给忽悠蒙了,一张嘴肉掉下来了。原来狐狸不是为了赞叹它,是为了它嘴里的那块肉。
我们有时候是不是很自私?以自己的喜好去主宰别人的生活,却没有想过别人是不是愿意。而当你懂得理解、尊重、理解时,得到的往往会更多。
这天,到了吃饭时间,大师兄悟修说:“师父,这是您的三个馒头,悟简,这是你的一个馒头。”这时悟简说:“为什么师父跟大师兄都是三个馒头,而我只有一个啊?不行,我也要三个馒头。”
从前有个人名字叫“恶者”,他剃发出家后常有同门对着他说:“法友恶者来呀!”“法友恶者给我站住!”恶者听了总觉得不是滋味,于是他就去请教一位尊者,看看怎样改用一个吉利、祥和的名字。这位尊者对他说:“我的法友,名字只是一种符号,仅想从名字上得到吉祥是不可能的,我还是希望你用原来的名字,不要随便改。”
孔子有天外出,天要下雨,可是他没有雨伞,有人建议说:子夏有,跟子夏借。孔子一听就说:不可以,子夏这个人比较吝啬,我借的话,他不给我,别人会觉得他不尊重师长;给我,他肯定要心疼。理:和人交往,要知道别人的短处和长处,不要用别人的短处来相处和考验,否则就会友谊不长久。
有个很出名的画家,有一天他想画佛和魔鬼。但是在现实中找不到他们的原形,他的脑子里怎么也想像不出他们的样子,所以很着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去寺院朝拜,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和尚,他身上的那种气质深深地吸引了画家。于是他就去找那个和尚,向他许诺重金,条件是他给画家作一回模特。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