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龙华寺
庚寅年正月十四下午,参加汉网人文武汉版网友水手002组织的长春观寻访后,网友天风、一人行、护湖义士和我,顺道蛇山南坡寻访。这是网友里由早在去年国庆长假前便有的愿望。当我们走进龙华寺时,发现大雄宝殿左边有两块十分珍贵的石碑,便仔细辨认上面的字迹,分析碑的年代。其中一块从碑文看,明弘治年间的,而反面则是清光绪年间的。另一块碑可辨出“滕王阁序”“唐王”等字样。这时,有香客过来,向我们苦苦诉说。 早在明成化二年(1466年),明朝太监王定因母病,便在武昌蛇山南麓开出一方净土,御赐匾额龙华寺。后成化十三年、弘治十三年,不断重修扩大,到弘治十五年,该寺有佛殿五座,观音殿、天王殿、山门各三座,钟楼一座,东西廊舍48间,总共有264楹。佛殿巍峨,宝相庄严,桥梁镂刻,柏竹丛绕,终成为一大丛林。清顺治、光绪年间又数次重修该寺,使其成为武昌城内大型寺院之一。晚清名著《儒林外史》第三十八回《丫姑爷乘龙充快婿知客僧拉马认干娘》中这样描述龙华寺:且说这武昌省城有名是一座龙华寺。这龙华寺坐落在宾阳门内,乃是个极大丛林,听说亦有千几百年的香火了。寺里居中一座“大雄宝殿”,供的是释迦牟尼。此外观音殿、罗汉堂、斋堂、客堂、禅堂、僧房,曲曲湾湾,已经不在少处。另外还有精室,专备接待女客。因为龙华寺是武昌名胜所在,所以合城文武官员,空闲时候都走来随喜随喜,就是过往的洲客亦都有慕名来的。
佛教近代著名高僧太虚大师的自传里写道:“民九三四月间,武昌与广州都来请我前往讲经。武昌已由隐尘、元白邀李馥庭等百余人发起为扩大的公开讲演,为我设榻龙华寺,即借龙华寺佛殿为讲堂,可容听众三四百人,派陈性白到杭迎接。……我则与性白同赴武昌,亦在龙华寺讲起信论。”据《民国佛教年纪》中记载:“民国八年,五月、太虚讲起信论于武昌龙华寺,印行起信论别说。”
龙华寺原占地6千平米,是比丘尼僧道常1954年,武昌尼众响应政府号召,开展生产自救,至1958年,龙华寺的大和尚将此庙舍给72座小庙集中而来的172位比丘尼。白天在外生产,晚上回寺过宗教生活。后寺院房舍、土地屡遭侵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落实宗教政策,龙华寺收回被占房产和土地,当时房屋土地面积仍是6000多平米,居住尼众一百多人。龙华寺曾珍藏有大批历史文物,如明代成化年间铸的三尊铁佛,自然生成的神龙护墙,大批的古碑石刻、兔儿石、猫儿石等,均散失。
龙华寺权益所受到的侵害是在改革开放后的1994年。有人受经济利益驱动,为一己私利,不顾我国的宗教政策,擅自拆毁了龙华寺的山门楼、清代木结构的天王殿、明代的海岛以及尼众住房,改造成商业楼和居民楼。只留下一大殿,另建了一栋与寺庙极不协调的7层居住楼。到现在又有人吹风,要拆掉现有的大殿和居住楼,搬到九峰去,此风一吹,使得尼众寝食不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偌大的蛇山,难道容不下一座小小的庙宇。不错,蛇山固然有黄鹤楼而扬名,但如果有龙华寺存在,从旅游的角度来说,只能将其做大做强才是上策。2008年初,在武昌“两轴五片筑名城”的规划中说过,要营造蛇山自然生态板块“寻幽访绿、层楼叠嶂”的意境,重点修复自然山体、恢复山林植被,营造自然生态、优化观赏游线,建设野趣盎然、人文荟萃的城市森林,保留龙华寺寺庙功能,营造“深山藏古寺”的意境。而如今,却是朝令夕改,政府的公信度还有多少?如果随意对该寺院拆毁或迁移,不仅违反了我国的宗教政策,更对于传承我国佛教文化,发展旅游事业的一大损失。
呼苍天,唤大地,谁来拯救风雨中摇摆不定的龙华寺。
随着蛇山“显山透绿”工程加速,一座有着540多年历史的寺院——龙华寺重新“露脸”。曾长期隐没在大量商业建筑背后的龙华寺,如今市民若从阅马场走过,都能看到这座寺院显眼的大雄宝殿。
普照寺以双重山门、大雄宝殿及摩椴楼为中轴线,组成四进式院落东西配以展庑、禅房、花园等。山门前高台砌筑,石狮列峙。进门为一院,钟鼓二楼分列东西;西北城上嵌碑碣8砖;东北墙下立着明、清时重修碑。
广西南宁天宁寺“先有天宁寺,后有南宁城”,历史悠久的天宁古寺,前身为始建于唐朝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的龙兴寺,是南宁创建年代最早的佛敦寺院之一,距今已有1280年的历史了。
据清代《宜宾县志》和《叙州府志》载:千佛台,于中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年)开凿,并先后在千佛台上建千佛殿、观音殿。北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年)始建佛祖寺。时香火鼎盛,成为蜀南佛教丛林。北宋黄庭坚留有“
安国寺俗名北寺。在县治西北二百五十步。唐开元元年(713)建。初名镇国海昌院。(安国寺志:会昌初〈841〉莲花涌地而出,僧法昕乃於放生池废址肇葺禅居,延齐安国常主院焉)。会昌五年(845)废。大中四年(
般若寺是都江堰市城北胜境之一 ,坐落在丹凤山南麓,始建于明代宣德四年,明末被毁,清康熙三十八年有僧海林,自郫县金龙寺来开山修葺,又得楚僧东影飞锡于斯,募资纠工,于雍正四年重修殿宇。
广福寺,亦称“庄子沟寺”、“光福寺”。位于川口镇西北13公里处,在今北山乡西北4.5公里的庄子沟村。建于民国五年(1916),主寺莲花台寺。每年农历五月十五日举行庙会,请来数僧念经。1958年有殿堂3间
护国寺是北京八大寺庙之一,始建于元代。原为元丞相托克托官邸,初名崇国寺(北寺)。明宣德四年(1429年)更名为大隆善寺。明成化八年(1472年)赐名为大隆善护国寺。清康熙六十一
江西省云居山真如寺也叫九江真如寺,真如寺位于江西省永修县西北的云居山上,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云居山真如寺,因山峰常年云蒸霞蔚,李唐后改称云居山真如寺。古往今来,云居山以其秀丽天成的风景和佛教禅宗著名道场被人们称道。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