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佛
卧佛寺始建于唐代,当时名为兜率寺。之后历代都有修建,寺名也随之变化。先是元代对卧佛寺进行了大规模修建,名为寿安寺、昭孝寺、洪庆寺。扩寺之始,有过诸多的故事。据旧志记载,元英宗继位后,于至治元年春下诏书,命令在京西修建大刹寿安山寺。这时,监察御史观音保、索约勒哈达默色、成珪、李谦亨上书极力劝阻,认为此时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不是在祈求福祉。元英宗非但不听,且杀死了监察御史观音保、索约勒哈达默色,杖打成珪、李谦亨,二人逃窜到边远的奴儿干。元英宗投巨资建寺,“给钞千万贯”,命令拜珠督建寿安山寺,后又增加“役卒七千人”。建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仅因施工而死的役军匠人就为数不少,每人给一百五十贯。元英宗视察寿安山寺,赐给负责监工的官员每人五千贯。
10年过去,元文宗至顺二年(1331年)正月,因寿安山寺未成,又下诏书,让中书拾给钞十万锭”为建寺经费,命雅克特穆尔、萨勒迪等作为建寺工役的总督,并把“刘元良等二万四千余户隶寿安山大昭孝寺为永业户”。
至明代,寺名改为寿安禅寺、永安寺,历经宣德、正统、成化、嘉靖、万历等朝5次大的修建,卧佛寺的规模趋于完整。其中,成化十八年(1482年),明宪宗还在寺前建起了一座如来宝塔。据载,此塔高六丈九尺,阔五丈四尺,深三丈五尺。塔内藏有舍利。同时,还将香山乡民谢真等户内地五顷二十亩,赐与寿安寺如来宝塔供奉香火。
至清代,雍正十二年(1734年),清世宗赐卧佛寺名为十方普觉寺。为什么改名十方普觉寺?这在大殿前恭立清世宗御制石碑的碑文中有解释:“此七宝床上古佛,现前丈六金身,盖覆大地,占断三际,不往不来,岂非一佛卧游十方普觉欤?”
乾隆年间,又对卧佛寺进行了大修。香檀卧佛之殿改为三世佛殿。新建了西路行宫院和琉璃牌坊,成为现在看到的格局。
寺因此山秋季树叶多为黄色,故在文人笔下又称为“黄叶寺”。
清高宗在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立的石碑中,落款还钤上了少用的“古稀天子之宝”印章。寺内明代石碑有六块:一寿安禅寺记,一檀越题名记,是景泰三年(1452年)立;一明宪宗寿安寺如来宝塔铭,一敕谕碑,是成化十八年(1482年)立;一重修记,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立;一明神宗寿安寺碑,万历十四年(1586年)立。碑文记载了寺的变迁。
北京西山卧佛寺
北京西山卧佛寺
北京卧佛寺即"十方普觉寺"。它位于西山北的寿牛山南麓、香山东侧,距市区30公里。该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原名兜率寺,又名寿安寺。以后历代有废有建,寺名也随朝代变易有所更改。清雍正十二年重修后改名为普觉寺。由于唐代寺内就有檀木雕成的卧佛。后来元代又在寺内铸造了一尊巨大的释迦牟尼涅磐铜像,因此,一般人都把这座寺院叫作"卧佛寺”。
北京西山卧佛寺(Wofo Temple) 由于寺内有一尊巨大的释迦牟尼铜像、卧佛寺由此而得名。卧佛身长5.2米,用铜25000公斤 、铸佛用工7000人。铜佛作睡卧式,头西面南侧身躺在一座榻上,左手平放在腿上,右手弯曲托首头部。据说这是释迦牟尼的纪念像。旁边站着12尊小佛像,是他的12个弟子。他们的面部表情沉重悲哀,构成一幅释迦牟尼向12弟子嘱咐后事的景像。殿的正面墙上挂一块"得大自在”的横匾,意思是得到人生真义也就得到最大自由。殿门上方亦有横匾,书有"性月恒明”,意为佛性如月亮,明亮兴辉永照。
卧佛寺建在西山。此山名为寿安山,也称五华山。寺依山势而建。站在寺前环顾,三面环山,寺正坐其中,能感到当年建寺选址之讲究。
卧佛寺始建于唐代,当时名为兜率寺。之后历代都有修建,寺名也随之变化。先是元代对卧佛寺进行了大规模修建,名为寿安寺、昭孝寺、洪庆寺。扩寺之始,有过诸多的故事。据旧志记载,元英宗继位后,于至治元年春下诏书,命令在京西修建大刹寿安山寺。这时,监察御史观音保、索约勒哈达默色、成珪、李谦亨上书极力劝阻,认为此时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不是在祈求福祉。元英宗非但不听,且杀死了监察御史观音保、索约勒哈达默色,杖打成珪、李谦亨,二人逃窜到边远的奴儿干。元英宗投巨资建寺,“给钞千万贯”,命令拜珠督建寿安山寺,后又增加“役卒七千人”。建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仅因施工而死的役军匠人就为数不少,每人给一百五十贯。元英宗视察寿安山寺,赐给负责监工的官员每人五千贯。
10年过去,元文宗至顺二年(1331年)正月,因寿安山寺未成,又下诏书,让中书拾给钞十万锭”为建寺经费,命雅克特穆尔、萨勒迪等作为建寺工役的总督,并把“刘元良等二万四千余户隶寿安山大昭孝寺为永业户”。
泰国曼谷卧佛寺
泰国曼谷卧佛寺
这座建于1793年大城王朝时代的寺庙,更有着卧佛以外的内容。
德莱佛堂堪称寺庙之内最为华丽的建筑,王冠形尖顶、彩色的尖顶和屋顶、十二角的四方殿都是极尽华丽之作。即便是佛堂之内的门,也饰以3个尖顶,镶嵌着彩色瓷片。
卧佛寺之中,佛塔林立,大小佛塔加起来近百之多。这些佛塔或贴满金箔,或镶满彩瓷,4座大塔尤为壮观。而书写在卧佛寺内走廊柱上、壁上及牌厅上的有关寺庙历史、佛史、药方、文学等方面的石碑,则形成了卧佛寺内的另一独有景观,诸多在民间已经难以寻到的知识在这里却可以寻得到。也因此,卧佛寺有了“泰国第一所大学”之名。
拉玛一世第一次重建庙寺时,广泛收集各地残破不全的大小佛像千余尊,并召集皇城之内的工匠将其全部修缮完好陈于寺内。拉玛三世做出第二次大型维修加建时,将泰国国内生活常识刻于寺内石碑之上至今。如今卧佛寺已是曼谷最大最古老的寺院了。
陕西西安卧佛寺
陕西西安卧佛寺
卧佛寺地处秦岭北麓,在青华山正顶,距西安闹市区约30公里,东邻西安野生动物园,属于西安市长安区滦镇。卧佛寺位于山顶端,也是最具规模的。
卧佛寺,原名摩崖石刻、岱顶、五层楼,是由凌空盘旋在悬崖峭壁上的五层转角楼而得名,它始建于唐朝武德初年(即公元618年)。五层楼四周凌空悬起,楼内楼梯回旋,石洞层层相连,进入殿内很难找到出口,简直就象进了一座迷宫,加之各路神仙神像庄严,气氛十分森严,好在神仙都是好人,我心里倒并不害怕。
卧佛得名来自底层的如来佛,他以石壁雕凿而成,侧躺在四拱石洞之中,身长十三米多,为全国室内四大石佛之一。关于卧佛创于何年何月已无法考证了,在寺里我跟僧人聊天,他告诉我说:相传有一道人因出行,要把借东海龙王的用来炼丹用的两口大铁锅还给龙王,如来佛好为人解难,说天亮前他给送到,此事正巧被吕洞宾听到,吕洞宾好开玩笑,就在如来佛必经之路青华山上藏身,当如来佛用铁扁担挑着两口大铁锅腾云驾雾路过时,他学鸡早上打鸣,其实当时离天亮还早,如来佛一听鸡都叫了,看来天亮前是送不到东海龙王那了,干脆先睡一觉再说了,把扁担一扔,到头就睡,所以才留下这个石佛。
河北省井陉卧佛寺
河北省井陉卧佛寺
卧佛寺位於河北省井陉县苍岩山,吴兆林居士创建於1993年,系净士道场,现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卧佛殿、钟鼓楼等。碑刻一块。
卧佛寺位于苍岩山福庆寺之巅,主要建筑有卧佛殿、大雄宝殿、钟鼓楼等。整个建筑依山就势,递次增高,殿宇耸矗,金碧辉煌,其中卧佛寺内塑有全国最大的室内卧佛。该寺是佛教信徒依法开展佛事活动和法物流通的场所,常年有僧人留祝
内蒙乌兰察布卧佛寺
乌兰察布卧佛寺景区东距卓资县城4公里,北倚110国道、京包铁路和大黑河,京藏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穿山而过,西接武要古城,南连凉山大石院。
它是一座自然山体,远望酷似一尊释迦牟尼大佛,头枕黑河,脚踏凉山,眉目分明,轮廓清晰。据传,这是释迦牟尼在此开辟道场,讲经说法中稍事休息而变成的,故称卧佛山。历史上这里寺庙众多,香火旺盛,有石人湾“石人”(雕刻四种文字)为证。卧佛山的自然风光秀丽,地形地貌奇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天然形成了神龟石、仙人洞等自然景点10多处。这里动植物资源丰富,传说故事和出土文物较多。1998年由台商独资开发,总体布局分南北两区,南寺区已建成山门、钟鼓楼、飞天壁画、天王殿、朝圣广尝汉白玉睡佛等主体建筑,现香火旺盛。
云南保山卧佛寺
云南保山卧佛寺
云南保山卧佛寺位于保山城以北16公里的云岩山麓,寺内因拥有全国最大的巨型卧佛而闻名中外,卧佛长6米,重达10吨,据称是全国最大的玉佛,始建于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相传,以前这里曾有一个石洞直通怒江,由于巨石堵塞,使得江水不能流入。一次,江水冲开巨石汹涌而至,保山坝顿成泽国,一名勇敢的傣族青年见状,用身体堵住洞口,黎民百姓才幸免于难。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将洞中巨石雕琢成佛像,这便是现在的巨型卧佛。卧佛寺于每年春节前后,尤其是正月初八,游客云集于此,非常热闹。
山西昔阳卧佛寺
山西昔阳卧佛寺
现存山西昔阳卧佛寺为一天然岩洞,从东向西,宽36米,深34米,高20米。洞后壁凿一卧佛,身长5.2米,肩宽1.4米,螺纹内髻,面相方圆,高鼻大耳,身着袈裟,右臂上曲托头成卧状。另有二十余尊石雕像均缺臂少头,面目全非。木构建筑也荡然无存。
洞内存有石碑2通,其中一通是明代吏部尚书乔宇撰文。
山东莒南卧佛寺
卧佛寺公园位于山东莒南县城东北,因园内有千年古刹——卧佛寺而得名。公园规划面积3400亩,是全国县级最大公园。公园背靠卧佛山,此山极象一巨佛仰卧,是一奇妙的自然景观。
莒南天佛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山东省东南部,面积60平方公里。东临日照港,西靠临沂城,南与连云港接壤,北与莒县毗邻。交通方便,区位优势明显,与蒙山(道)、曲阜(儒)构成中国三教文化黄金走廊。
景区既有北国山水之雄奇,又有江南水乡之隽秀,山水交融,水天一色。
山东莒南卧佛寺
仰首北望,闻名于世的莒南天佛赫然呈现在面前。天佛全长3800米,四肢分明,五官清晰,慈眉善目,笑口常开,神态安详。换位观之,则象体态丰韵、秀发飘逸的观音菩萨。再调整角度看,又是一只仰天长啸、威风凛凛、伏卧待起的猛虎。一山三景,形象栩栩如生,实乃罕见的世界奇观。
普照寺以双重山门、大雄宝殿及摩椴楼为中轴线,组成四进式院落东西配以展庑、禅房、花园等。山门前高台砌筑,石狮列峙。进门为一院,钟鼓二楼分列东西;西北城上嵌碑碣8砖;东北墙下立着明、清时重修碑。
广西南宁天宁寺“先有天宁寺,后有南宁城”,历史悠久的天宁古寺,前身为始建于唐朝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的龙兴寺,是南宁创建年代最早的佛敦寺院之一,距今已有1280年的历史了。
据清代《宜宾县志》和《叙州府志》载:千佛台,于中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年)开凿,并先后在千佛台上建千佛殿、观音殿。北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年)始建佛祖寺。时香火鼎盛,成为蜀南佛教丛林。北宋黄庭坚留有“
安国寺俗名北寺。在县治西北二百五十步。唐开元元年(713)建。初名镇国海昌院。(安国寺志:会昌初〈841〉莲花涌地而出,僧法昕乃於放生池废址肇葺禅居,延齐安国常主院焉)。会昌五年(845)废。大中四年(
般若寺是都江堰市城北胜境之一 ,坐落在丹凤山南麓,始建于明代宣德四年,明末被毁,清康熙三十八年有僧海林,自郫县金龙寺来开山修葺,又得楚僧东影飞锡于斯,募资纠工,于雍正四年重修殿宇。
广福寺,亦称“庄子沟寺”、“光福寺”。位于川口镇西北13公里处,在今北山乡西北4.5公里的庄子沟村。建于民国五年(1916),主寺莲花台寺。每年农历五月十五日举行庙会,请来数僧念经。1958年有殿堂3间
护国寺是北京八大寺庙之一,始建于元代。原为元丞相托克托官邸,初名崇国寺(北寺)。明宣德四年(1429年)更名为大隆善寺。明成化八年(1472年)赐名为大隆善护国寺。清康熙六十一
江西省云居山真如寺也叫九江真如寺,真如寺位于江西省永修县西北的云居山上,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云居山真如寺,因山峰常年云蒸霞蔚,李唐后改称云居山真如寺。古往今来,云居山以其秀丽天成的风景和佛教禅宗著名道场被人们称道。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