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基础
  • 善财难舍 善财难舍

    善财,又名善财童子。即佛教寺庙供奉的观世音菩萨左边侍立的那一位童子。据《华严经·入法界品》说,当时福城一位长者有五百童子,善财即其中之一。

  • 病鬼碰着阎罗王 病鬼碰着阎罗王

    阎罗王,指地狱之主。“病鬼碰着阎罗王”,指必死无疑,毫无生还的可能。如《宋史演义》第五一回:“(耶律乙辛)阴与宫婢单登等定谋,诬后与伶官赵惟一私通。洪基不辨真伪,即将赵惟一系狱,嘱耶律乙辛审问。

  • 高僧 高僧

    按高僧德业分为十类:一译经,二义解,三神异,四习禅,五明律,六忘身,七诵经,八兴福,九经师,十唱导。在每一方面做出成绩或突出者皆称为“高僧”。唐·刘长卿《寄灵一上人》有句云:“高僧本姓竺,开士旧名林”。

  • 诸天 诸天

    后又增入道教四神紧那罗王、紫微大帝、东岳大帝和雷神,为“二十四天”。如今,在南方佛寺中多有“斋天”的仪式。

  • 逢场作戏 逢场作戏

    师云:‘石头路滑。’对曰:‘竿木随身,逢场作戏。’”又《五灯会元·泐潭洪英禅师》:“僧问:‘逢场作戏时如何?’师曰:‘红炉爆出铁乌龟。’”宋·苏轼《南柯子》词:“借君拍板与门槌,我也逢场作戏莫相疑。”

  • 爱河 爱河

    世俗之“爱”以男女间的情欲为基础,故《圆觉经》指出:“轮回,爱为根本。”当然,爱国、爱父母、爱师长等,佛家也认为是正当的,只是一般不用“爱”这个词去表达而已。后用“爱河”指情欲,爱情。

  • 铁树开花 铁树开花

    ”俗谚喻事难成叫铁树开花,言铁质树木不能开花,无开花结果之事。宋·圜悟《碧岩录》四十则垂示曰:“休去歇去,铁树开花。”《续传灯录》三一:“淳熙乙亥八月朔出微疾,……逮夜半,书偈辞众曰:‘铁树开花’。”

  • 钻故纸 钻故纸

    《五灯会元》卷四记载:其师一日在窗下读经,蜂子钻窗纸欲出。神赞见了便叹道:“世界如许广阔不肯出,钻他故纸驴年去!”还做了一首偈子:“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大痴;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 家贼难防 家贼难防

    家贼即指内六贼而言,谓六根的贪欲。如《杂阿含经》卷四三谓:“内有六贼,随逐伺汝,得便当杀,汝当防护……内六贼者,譬六爱欲。”六根以其内在的贪欲,追逐声色等尘染,劫掠人本性中的善法,故称“家贼难防”。

  • 流通 流通

    佛经中最后一部分称“流通分“,寺院中出售佛教用品的处所称“法物流通处”。俗语中亦以指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个环节。如瞿秋白《赤都心史》五:“经济市场的流通原来这样。”

  • 逍遥自在 逍遥自在

    意指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五灯会元》卷十八《性空妙普庵主》载妙普自祭文有“四十二腊,逍遥自在,逢人则喜,见佛不拜”之语,此语后被广泛应用。《元曲选·张生煮海》:“海东一片晕红霞,三岛齐开烂漫花。

  • 拣佛烧香 拣佛烧香

    唐朝诗僧寒山子有诗:“拣佛烧好香,拣僧归供养。”后世多用引用。如明·吴炳《疗妒羹·游湖》:“这是观音大士,青娘可谓拣佛烧香矣!”

  • 雁塔题名 雁塔题名

    ‘此雁垂诫,宜旌彼德。’(遂)于瘗雁为塔。”长安为唐代首都,自神龙年(705)以来,凡进士及第,皆列名于慈恩寺塔,谓之“雁塔题名”,遂成为考中进士的代称。

  • 善根 善根

    又作善本、德本,即产生诸善法的根本。指身、口、意三业之善法而言。善能生妙果,故谓之根,谓善之根性。《维摩诘经·菩萨行品》云:“护持正法,不惜躯命;种诸善根,无有疲厌。”

  • 菩萨心肠 菩萨心肠

    实施普度一切众生的大行,这就是“菩萨道”精神的主要特征。后因以“菩萨心肠”比喻仁慈善良之心。如《西湖佳话·放生善迹》:“吾弟以恩报仇,实是菩萨心肠。”

  • 菩萨低眉 菩萨低眉

    菩萨何为低眉?’答曰:‘金刚怒目,所以降服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以后也引申为优待、另眼相看的意思。

  • 唯心 唯心

    佛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自己的心识所变现的,谓之“唯心”。《华严经·夜摩宫中偈赞品》谓:“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空间、时间也不例外,所谓“三界唯心,三世唯心”。

  • 森罗殿 森罗殿

    指主管地狱的阎罗王所处的宝殿,又名森罗宝殿。《历代神仙通鉴》卷十五称十殿阎王为“十殿森罗慈王”。

  • 欲火 欲火

    《楞严经》卷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饭,经千百劫,只名热砂。”后以欲火指沉湎色情,多用于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 婆心 婆心

    婆心即“老婆心”之略,源出禅门。今演为“苦口婆心”,意谓反复叮咛,语重心长,是个褒义词。有些禅师诲人不倦,絮絮叨叨,犹如老婆子饶舌,丛林中称为“老婆心”或“老婆禅”。

  • 谛听 谛听

    ”又如曹禺《日出》第一幕:“这大客厅里听见陈奶妈迈步进来,放声说话,思懿连忙谛听。”小说《西游记》第五八回中,提到地藏菩萨有个神兽,名唤“谛听”。

  • 清规戒律 清规戒律

    《释门正统》卷四:“元和九年(814年),百丈怀海禅师始立天下禅林规式,谓之清规。”清规戒律原指佛寺禅院必须遵守的规则和戒律。现用以比喻繁琐、不合理而又束缚人的成规、惯例。有时也泛指规章制度。

  • 跳不出如来佛的掌心 跳不出如来佛的掌心

    “如来佛”即佛,“如来”是佛的十种尊号之一。神话小说《西游记》描写孙悟空神通广大,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但却无论如何也翻不出如来佛的手掌。

  • 雷声大,雨点小 雷声大,雨点小

    《景德传灯录·大法眼文益禅师》载:“有僧问:‘从上宗乘事如何履践?’文益答道:‘雷声甚大,雨点全无。’”这句机锋话的含意是说,该僧提出了一个大问题,来势很大,但是完全没有“见性”。

上一页 1.. 17 18 19 20 下一页20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