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 法家 道家 墨家 名家 杂家 农家 兵家 医家 阴阳家 纵横家
诸子百家
  • 朱子读书法

      卷上  读书乃学者第二事。方子。  读书已是第二义。盖人生道理合下完具,所以要读书者,盖是未曾经历见许多,圣人是经历见得许多,所以写在册上与人看。而今读书,只是要见得许多道理。及理会得了,又皆

  • 儒言

      间色亦丽乎目君子必恶焉者不欲病乎正而失所传也作儒言元黓执徐仲秋己丑  ○春秋  儒者必本诸六艺而六艺之志在春秋苟舍春秋以论六艺亦已末矣纷然杂于释老申韩而不知其弊者实不学春秋之过也  ○智仁理性

  • 少仪外传

      少仪外传卷上  东莱吕氏曰后生学问且湏理会曲礼少仪礼仪等学洒扫应对进退之事及先理会尔雅训诂等文字然后可以语上下学而上达自此脱然有得度越诸子也不如此则是躐等犯分陵节终不能成孰先传焉孰后倦焉不可不

  • 准斋杂说

      准斋杂说卷上  ○致知格物说  致知者期造乎知之极地也致知之方不出于格物欲明格物之旨当明格字之训格之为义不一或以为至书言归格于艺祖之格是也或以为来书言格尔众庶之格是也或以为法礼言言有物而行有格

  • 农说

      农为治本食乃民天天畀所生人食其力  周书无逸曰君子所其无逸爰知稼穑之艰难则知小人之依故圣人治天下必本于农神农之教历山不改其业禹稷之后莘野犹振其风盖斯民之生以食为天而人无谷气七日则死者其天绝也天

  • 吕氏杂记

      卷上  王圣美尝言:「尧、舜、禹皆圣人也,而尧为先觉此下疑脱「伊尹、汤皆圣人也,而伊尹为先觉」二句。文、武、周公皆圣人也,而文王为先觉。舜、禹、汤、武王、周公待尧、伊尹、文王觉之而后觉者也。」

  • 日闻录

      《周礼 掌节》,门关用符节,货贿用玺节,道路用旌节。郑氏曰:旌节今使者所拥节是也。按:旌与节非一物,符节以合符为信,玺节以印封为信,则旌节以旌旗为信,又非瑞节之谓也。旌节旗类,孑孑干旌,招虞人

  • 忍经

      原序  忍乃胸中博闳之器局,为仁者事也,惟宽恕二字能行之。颜子云犯而不校,《书》云有容德乃大,皆忍之谓也。韩信忍于胯下,卒受登坛之拜;张良忍于取履,终有封侯之荣。忍之为义,大矣。惟其能忍则有涵

  • 巨胜歌

      《陶真君三篇》 云:以水银为金丹者,妄人言也;朱砂可以驻年者,不知道人也。且水银非五行正位,朱砂非龙虎配合,若以水银为还丹之要,可以耕石而植稻耳。死抱朴子以二山之秘,铅汞之源,晓论丁宁,迷者至

  • 了明篇

      了明篇序  盖尝论之,谓夫人之生斯世也,岂易得尔。戴天履地,灵于万物,余以奔名竞利,逐伪丧真,至于没齿不能闻道,虚度一生,略不少悟。诚可叹哉。殊不思宣尼尚谓:朝闻道夕死可矣,以宣尼之圣犹急于闻

  • 太清调气经

      《仙经》云:从半夜子时服九九八十一,鹦呜时八八六十四,日出时六六三十六,食时五五二十五,禺中四四一十六。夫前法是世人及旧经相传,妄为习服,虚役岁月,徒履艰辛,功效无成,久而反损。盖由不服元气,

  • 破迷正道歌

      若非符契天绿事,故把天机诀与君。片言半句无多字,万卷仙经一语通。  一诀便知天外事,扫尽旁门不见踪。若言此理神仙道,天地虚无上下空。  说破木金无间隔,真铅真汞岂有形。谁知这箇天机理,便会日月

上一页 1 2 3 4 ..8 下一页8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