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 法家 道家 墨家 名家 杂家 农家 兵家 医家 阴阳家 纵横家
道家
  • 儒释道三家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儒释道三家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儒释道三家在我们中国已经流传了有二千年左右了。佛教从东汉传入中国,那时候还没有道教,道教是东汉末年,才创造的一个宗教。而佛教是在东汉初年就来到了中国,东汉初年和末年头尾相差大约有两百年左右。这儒释道三家一直以来也是有点磨擦的,但彼此之间也是有所包容的,最后还是得到了历朝历代的帝王、将相,乃至平民百姓的理解和认同,之所以能够融合在一起,这是有原因的。

  • 钟吕传道集

      论真仙第一  吕曰:「人之生也,安而不病、壮而不老、生而不死,何道可致如此?」  钟曰:「人之生,自父母交会而二气相合,即精血为胎胞,于太初之后而有太质。阴承阳生,气随胎化,三百日形圆。灵光入

  • 老君音诵诫经

      老君曰:烦道不至,至道不烦,按如修行,诸男女官见吾诵诚科律,心自开悟。可请会民同友,以吾诫律着按上作单章,表奏受诚,明慎奉行如律令。  老君曰:道官、籙生,初受诫律之时,向诫经八拜,正立经前,

  • 道德真经三解

      《道德真经三解》是元代全真教道士~玉宾子~邓錡所撰。邓錡在《道德真经三解》中以道家北宗清静丹法的角度对《老子道德经》进行了阐释。因邓錡在入道前,曾入仕为官,担任峄山州同知,所以他在以道家思想注解《道德经》的同时,参证儒学理论,并旁证佛学

  • 了明篇

      了明篇序  盖尝论之,谓夫人之生斯世也,岂易得尔。戴天履地,灵于万物,余以奔名竞利,逐伪丧真,至于没齿不能闻道,虚度一生,略不少悟。诚可叹哉。殊不思宣尼尚谓:朝闻道夕死可矣,以宣尼之圣犹急于闻

  • 太清调气经

      《仙经》云:从半夜子时服九九八十一,鹦呜时八八六十四,日出时六六三十六,食时五五二十五,禺中四四一十六。夫前法是世人及旧经相传,妄为习服,虚役岁月,徒履艰辛,功效无成,久而反损。盖由不服元气,

  • 金莲正宗记

      此书之命名,盖源于王重阳所造“七朵金莲结子”之故事。据称,金正隆四年(1159)王重阳于甘河镇遇二仙,指东方“见七朵金莲结子”。后来王重阳东去海边(山东)传教收徒,“徜徉数载,接诱训化,既得邱、刘、谭、马、郝、孙、王,以足满七朵金莲之数”

  • 上阳子金丹大要

      《金丹大要》,元陈致虚撰。道教内丹著作。全称《上阳子金丹大要》。十六卷。原为十卷,《正统道藏》将前七章各分为二,加上第九、十两章共成十六卷,第八章另行分出成一书,名《上阳子金丹大要图》。

  • 上清大洞真经

      《上清大洞真经》,一名《三十九章经》,天尊所传,道教上清派的代表经典,上清派称之为道教三奇的第一奇,说若得《大洞真经》,不须金丹之道,读之万遍,便可成仙,因此历代传授不绝。

  • 洞玄金玉集

      《洞玄金玉集》又称《金玉集》,10卷,收于《正统道藏》太平部。金马丹阳撰。马丹阳为北宗七真之一。

  • 秘传正阳真人灵宝毕法

      《秘传正阳真人灵宝毕法》,题正阳真人钟离权着,纯阳真人吕洞宾传。简称《灵宝毕法》。上中下三卷。上卷“小乘安乐延年法四门”,为匹配阴阳第一,聚散水火第二,交媾龙虎第三,烧炼丹药第四。此系人仙。

  • 道枢

      《道枢》,宋代曾慥编集。道教类书。四十二卷,一百零八篇。书名取自《庄子·齐物论》。全书将道教哲学、阴符、黄庭、太极、服气、炼精、大丹、呼吸、胎息、大还金丹、金碧龙虎、铅汞五行、参同契、入药镜、灵宝等列为专篇,并举各家说法。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4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