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苦(vya^dhi-d )∶指由四大增损而引起的病患苦恼。北本《涅盘经》卷十二云∶‘病谓四大毒蛇互不调适。’盖病有身病及心病二种。身病是色阴之病,乃四大不调所致,有因水风热产生,也有因杂病或容病等产生。若地大不调,则举身沉重;若水大不调,则举身胖肿;若火大不调,则举身蒸热;若风大不调,则举身倔强。所谓容病,是指遭遇刀杖之难、为鬼魅所附等。心病是指恐怖、忧愁、愚痴等,一切心理上的苦恼。
病苦(vya^dhi-d.)∶指由四大增损而引起的病患苦恼。北本《涅盘经》卷十二云∶‘病谓四大毒蛇互不调适。’盖病有身病及心病二种。身病是色阴之病,乃四大不调所致,有因水风热产生,也有因杂病或容病等产生。若地大不调,则举身沉重;若水大不调,则举身胖肿;若火大不调,则举身蒸热;若风大不调,则举身倔强。所谓容病,是指遭遇刀杖之难、为鬼魅所附等。心病是指恐怖、忧愁、愚痴等,一切心理上的苦恼。
人自呱呱堕地之日起,就与病结下不解之缘。少年的病如天花麻疹,中年的病如胃溃疡肺结核,老年的病如高血压心脏病,也许有人说,科学进步,新药日出,只要有钱,何愁治不好病?其实不然,特效药固然层出不穷,新的疾病也日有所见,如小儿麻痹症,癌症,在近年来日渐增多。进一步说,即是药物能治愈身体上的疾患,但由于社会竞争剧烈而致精神紧张憔虑所引起的神经衰弱,精神分裂,妄想狂,躁郁狂等心理上的疾病,又岂是药石所能奏效的?
本来四大假合之身,难免有寒热失调的时候,病了,就要躺在病榻上挨受痛患,短时间还好受,倘长年缠绵病榻,日与药物为伍,这种痛苦,岂可言喻?
(一)视病痛为功德,从而清净罪业;
(二)视病痛为善知识,认真取舍因果;
(三)视病痛为修行顺缘,促进六种波罗蜜多的修习。
当我们生病的时候,要这样去思维:从无始以来到今天,每个众生都在充满痛苦的轮回中不由自主地流转不止。我在前几天也讲过,不论是从宏观的角度而言,或是从轮回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细节的角度而言,轮回都是充满痛苦的。
在这种痛苦的环境下,如果是佛教徒,还要好一点,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彻底地解脱,但毕竟已经开始思维轮回的痛苦,并开始为摆脱痛苦而努力了。然而,对于不学佛的普通众生来说,虽然不情愿轮回,但在轮回的当下,又不会去思维轮回的痛苦,一直都认为在这个轮回当中有什么幸福、快乐可以追求。如此一来,就会将全身心都投入其中,拼命地追求轮回当中的幸福和快乐,但是,由于轮回本身就不存在什么幸福和快乐,所以,想从中获得幸福和快乐,纯粹是缘木求鱼。要知道,所有为了在轮回当中获得幸福所做的一切努力,最终都是没有结果的,我们应该做一些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那么,什么是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呢?那就是修行。除了修行,再没有什么真正有意义的事情了。这个道理,是很多人不了解,同时也不以为然的。
当然,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都不一样,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主观认识,所以不可能所有人的看法都一致,但是,无论这么认为也好,不这么认为也好,轮回本身的真相就充满了痛苦,它的本性就是这样。它的真相不会随着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除非是通过修行从轮回当中解脱,否则它永远都是痛苦的,因为它的本性永远不会有什么改变。
但是,有很多人却并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轮回当中有幸福、有快乐,充满了可以追求的目标,因此,他们就会把所有的精力、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努力获得轮回当中的幸福上面,其它诸如解脱、修行等等的事情,却一点都不去想。我们前面也分析了,轮回本身就不存在什么幸福,既然如此,又怎么可能从中获得幸福呢?这是根本不可能的!我们从无始以来到今天,所有花在这上面的时间和精力都白费了,只有依靠修行而令自他脱离轮回,才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那么,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就是利用一切机会,哪怕是在生病的时候,也要抓住时机精进修行。
生病的时候怎么修行呢?
首先,就是要了知病痛的功德。病痛是大家都不愿意接受的,它还有什么功德可言呢?它还是有功德的。对于一个修行人,一个希求解脱的人来说,病痛也有很大的功德,而且是世间所谓的幸福、快乐所无法取代的功德。
这个功德是什么呢?
第一个功德是:虽然我生了病,在肉体上感受到了一定的痛苦,但是,如果不是这场比较严重的病来警告我,也许我永远都不会去思维人生的痛苦。以前我也知道有生老病死,却没有这么深刻的印象和体会,以致于把病痛、轮回的痛苦都忘了,一直不断地往外追求,从来也没有为了解决自己的生老病死而修行过。
第二个功德是:如果我一生都没有病痛,一直都很健康的话,那我根本就不会认识到轮回是这么痛苦;如果我不认为轮回是这么痛苦的话,则修行最根本、最基础的出离心就绝对没有办法培养起来。
通过这次生病,让我亲身经历了生老病死的其中之一,我终于深深地体会到:原来人生是如此的痛苦!如果不能彻底获得解脱,在以后漫长的轮回过程中,像这样的痛苦还会经历无数次!
即使我这次生病能够痊愈,但也并不代表我以后就不会再生病,就永远解脱了,在以后的生生世世中,我还会再生病,还可能会生更严重的病。此时此刻,我们就会开始感觉到,轮回不是那么完美,人生也不是那么完美。于是,我们才会开始寻求解决生老病死的方法。
在整个世界上,唯一可以解决生老病死的方法,就是佛法。其他世间的任何学问——哲学、科学等等,都没有办法彻底解决这些病痛。众所周知,科学家们也会生病,最后也都会死去,甚至有些科学家最后会死于精神分裂症,或者是科学至今无法攻克的癌症,因为他们也是普通凡夫,所以在生病的时候,也不会有什么解决办法。
通过这样的思维,我们的眼光自然而然地就转到寻求解脱、解决生老病死的问题上面来了,因此,生病正是培养出离心的一个大好机会。这些都是病痛的功德,病痛确实也有这样的功德。
尤其是对讲经说法的法师,修断法(即古萨里修法)的行者,或是其它的修行人而言,生病还是检验修行功力的最佳时机。
在平时没有遇到任何痛苦,一切都很好的时候,我们总是劝别人要修行、要如何如何……,一直自认为自己是一个修行人,并觉得自己很不错等等,但自己究竟是不是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呢?这次就可以见分晓了。
如果我们在病痛的折磨下,也能真正用上前面的那些修法,那就可以自称为是修行人;否则,如果发现自己并没有承受病痛的能力,这次病痛就成了一种警告,它告诉我:现在你连面对一个这么小的痛苦都没有办法,可见你的修行程度还不够深,你以后不能老是原地踏步,一定要继续往前努力,一定要修行!一定要进步!
六道轮回原为印度婆罗门教的世界观,后佛教引用,佛教把婆罗门教称为外道。所谓生死轮回是说“舍此蕴已复趣他蕴”。世间众生因造作善不善诸业而有业报,此业报有六个去处,被称为六道。六道是佛根据业报身所受福报大小划分的。分别为:天(化生)、人、畜生、阿修罗(魔)、饿鬼、地狱(化生)。
六字大明咒见于《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又称六字大明陀罗尼、六字真言、嘛呢咒,中文拼音参考发音为:嗡(ong)嘛(ma)呢(ni)呗(bei)美(mei)吽(hong)。汉地、藏地、蒙古发音有微小的不同。六字大明咒是观世音菩萨心咒,源于梵文中,此咒含有诸佛无尽的加持与慈悲,是诸佛慈悲和智慧的音声显现。六字大明咒是“嗡啊吽”三
我十分迷茫。妈妈瘫痪十年了,孩子大了在外打工,年迈爸爸眼睛肿瘤。十年前我选择了父母留在家中照顾她们,当时没想过以后的日子会怎样,只想照顾脑出血的妈妈。十年后感觉自己一点长进都没有,面对残酷的现实感觉自己啥也不是!我家里没钱,还要顾及很多事情。
常观此身是苦不可得,以此发解脱之心。病苦到来时心才有可能不完全被病苦烦恼所转生大恐惧颠倒之心,这样心才能一心求生净土。所以功夫的完成就在平时,佛是现在就要念的。要不到时真的很难提起念佛那一念,念佛消业的同时也要观苦,观苦的同时更要念佛。
我不敢给你一个肯定的答复啊,或者说我不知道。但消不消业,我们都要经历。所以说,面对病苦的时候,我们还是要保持乐观的心态,还要保持快乐的心态去面对,可能会好一点儿。但是它消不消业呢?这个确实我不知道。但是,是不是要承受呢?那这个是肯定的,每个人都要承受,不消业你也得承受,是不是?你说人在这个世间谁不生病,谁都要生病啊。
善信问:顶礼师父!阿弥陀佛!如何在病苦中提起正念?觉火法师开示:经云“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病苦时当依此教理。又说称念“普贤菩萨”能在病苦中做良医,常念佛菩萨圣号!阿弥陀佛!
你一开始以对身心挂碍的心求病苦的方向去念佛求临终无病苦,临终求无病苦会让你颠倒。你可以发愿祈求三宝加持,应正常到应该怎样病苦就怎样病苦,虽说讲的很高但是中有这一条路。你想用其他的方式回避它,恐怕到最后会越回避它越苦恼。应该接受它,因为这是苦集(苦),接受它一心归命愿往生,这时候反而比较容易远离病苦,对以身心挂碍的心求无病苦这不叫正见。在接受病苦业果的同时也接受了解脱的业果。接受了轮回因果的同时也接受了往生的因果。这样会更加一心深心念佛求往生从此不受生老病死的苦恼,再回娑婆度有情。
新冠肺炎疫情让无数人感悟到,在忙碌的生活中健康的重要性。没有人一生不受疾病的侵袭。佛教说“人生有八苦”,其中就有一苦叫做“病苦”。生病是人这一生无法回避的现实。那么,以佛教的角度,我们应以何种心态来看待疾病呢?
要想临终没有障碍,我们最起码要做两件事情:一,是忏悔业障;二,是持戒清净。忏悔业障是:把过去造的种种恶业忏悔清净。持戒清净是:现在不再造新的业障,新的罪业。过去的恶业忏悔没了,新的恶业不再造,临终的时候就没有障碍!
学佛、念佛,修行过程中生了病,首先不要抱怨。生病很平常,我们这个人,身体四大假合而成,社会的说法,人吃五谷杂粮,难免会有一些小小的病苦。生了病,我们要乐观面对,积极地治疗,这一点大家要看平常。那对修行有没有影响?对修行没影响。修行人生了病,要这样想:我生了这种病,一,我自己忏悔,我没有照顾好这个身体,或者过去今生有意无意对其他众生造成伤害,所以我要忏悔,今后我要善待这个身体,我要善待一切生命。二,生病
我们的身体是地、水、火、风四大基本元素假合而成,相聚的时候需要合作共处。但很多时候,它们相处得并不是很和睦。因此,需要不断地维护、调理,稍有不适,我们就感觉浑身不舒服。这就是常说的生病了,佛法中也称之为四大不调。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得人身而闻佛法,是非常稀有、殊胜的事情。既然如此,那就应当好好珍惜现有的因缘,当下精进用功,好好念佛。古大德常常勉励修行人:莫到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很多时候,人们会一厢情愿地想:我现在还很年轻,虽然也知道修行非常好,但是,我现在的确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因此,修行的事情可以放到最后。
经书上讲:“因地不真,果招纡曲。”她发心的这个因地,不是正因,不是真正为了信仰,为了想修行,想了生死,不是因这个来的话,这都是因地不真的现象,因地不真的人,就是你帮她剃度以后,一旦业障现前,她的烦恼比一般人还要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生路上,要多亲近佛法僧三宝,多亲近真正的师长益友,同时,也需要“远离”以下这六种人或事:远离“非正命”。佛教的“八正道”里郑重地提到了“正命”,就是如法的谋生手段,谨慎选择从事的职业。
年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邪淫之人,如堕深渊,无尽痛苦,毁伤身心。俗话说“色字头上一把刀”,一旦生了邪念,动了邪淫,便是种下了堕入魔道的恶因。淫欲之事,乐少苦多,犹如逆风而执炽炬,愚者不放,必见烧害,贪恋邪淫,一时冲动,后患无穷,苦果立即现前。
天人福报各个不同,所以同样的食物,每个人所感受的味道也都不一样。因此,我们如果老是感到外面境界不对劲,便应当观察,是否自己的心出了问题?如果一味的怨天尤人,这样只会更损自己的福报,因而从苦入苦。人的生命当中不可能永远高潮迭起,总是起起伏伏的。
人都会做梦。有人在梦中发了财,有人在梦中升了官、出了名,有人在梦中娶了娇妻、生了爱子等等,这些是好梦;也有人在梦中破财、遭贬、遭灾、离婚甚至被杀,这些是坏梦。不管好梦、坏梦,人一旦醒来,就明白了那些全是假的,自己了无所得。
有人问:“我活的好像到了前进不了,也后退不得的地步,您说该怎样调整心态?”我答:“这种情况,不论出现在事业中,还是学习上,既然还得硬着头皮干,不妨专门找个时间让自己静一静,来个‘彻底放下、勇敢拿起’的壮举。”有个小故事:
这篇文章对那些曾经犯了邪淫的人但是又想彻底戒除,并且想弥补曾经因邪淫而损失的福报的人来说是很难得的,想真心戒除邪淫的有缘人请耐心看完,肯定获益匪浅,并且能增加戒除邪淫的信心!戒淫得善果!所谓“天道祸淫,不加悔罪之人”是确实可信的。
当我们需要校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难时,请避免陷入负面情绪,您可以跟随以下四大招,来一步步解决困难,把烦恼转化为成长的契机。1、直面困难。当困难来了,不必慌张或恐惧,负面情绪无法解决问题,只会让人乱了阵脚。
小白:“小龙,我昨天说的话,你别往心里去啊。你懂的,我就是‘刀子嘴豆腐心’。”小龙:“……你这么说,好像不原谅你,就显得我很小气。”小白:“嘿嘿,你最大度,咱们握手言和吧。”小龙:“不太有诚意,我考虑考虑。”“刀子嘴”背后是“豆腐心”吗?
当今社会人事繁杂,因此,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具备良好的处事态度就显得十分重要。具体表现在:1 遇事不抱怨。世间之事终究不离业力与因果,明白这一点,遇事就不会抱怨,且能随顺因缘,顺势而转。2 办事不讨好。为大众做事,不存私心,不为取悦,这样才能坚持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