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鬘经》,全称《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又称《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经》、《师子吼经》、《胜鬘师子吼经》、《师子吼方广经》、《胜鬘师子吼经》、《胜鬘大方便方广经》。一卷。南朝刘宋求那跋陀罗(三九四~四六八)译。
《胜鬘经》在中国前后有三种译本:一、据《开元录》卷十四载,北凉昙无谶译《胜鬘经》一卷,今已佚失。二、刘宋元嘉十三年,求那跋陀罗译于扬州。三、唐菩提流志所译《大宝积经》第四十八会〈胜鬘夫人会〉。以上二、三译现存,以求那跋陀罗的译本流通最广。今收录于《高丽藏》第六册、《碛砂藏》第六册、《龙藏》第二十册、《卍正藏》第九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波斯匿王及末利夫人。信法未久共相谓言。胜鬘夫人是我之女。聪慧利根通敏易悟。若见佛者必速解法心得无疑。宜时遣信发其道意。夫人白言。今正是时。王及夫人与胜鬘书略赞如来。无量功德。即遣内人名旃提罗。使人奉书至阿踰阇国入其宫内敬授胜鬘。胜鬘得书欢喜顶受。读诵受持生希有心。向旃提罗而说偈言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简称胜鬘经,为真常妙有的大乘要典。法华、涅盘、楞伽等经的要义,本经都包含得有。在南北朝时代,流通极广。今先以三义,来略明本经的要义:一、平等义,二、究竟义,三、摄受义。一、平等义:大乘佛法有一名句:「一切众生皆得成佛」。这句话,是极深刻、极伟大的。一切众生都可以成佛,这是不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波斯匿王及末利夫人,信法未久共相谓言:“胜鬘夫人是我之女,聪慧利根,通敏易悟,若见佛者必速解法心得无疑,宜时遣信发其道意。”
欲讲此「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以前,先作一番简单交代。此经先有刘宋时代,由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于文帝世译出。求那跋陀罗当时译出佛经,共七十八部,一百六十一卷。这部胜鬘经,便是其中的一部。据「三宝纪」记载,当时名为「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经」。
《胜鬘经》全称曰《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据《经录》记载,此经的汉译本有三种:一称《胜鬘经》一卷,北凉中天竺国三藏昙无谶译;第二种称《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一卷,南朝刘宋文帝时中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第三种称《胜鬘夫人会》,是唐三藏法师菩提流支译,编入《大宝积经》第48会第119卷。
胜鬘经白话文:如来真实义功德章 译文 这部经是我听释迦牟尼佛亲口这样说的:那时候,释迦佛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当时波斯匿王和王妃末利夫人信仰教法为时不久,一日互相谈着:「胜鬘夫人是我们的女
这时,胜鬘夫人听完了佛作的授记,恭敬地站着,接受佛讲授的十种佛法。(鬘夫人听完佛讲授的十种佛法后,发誓说:)「世尊!我从今天起奉行,甚至到彻底觉悟的时候也不变,对接受的戒律不生违犯的心念。
这时,胜鬘夫人又在佛的面前发出三种大誓愿,她这样说道:「我要以这诚实的誓愿,安定慰藉那无量无边的众生。凭借这样的善心,我能在生生世世中,断离惑见烦恼,能领悟契合真理的智慧,这称为第一大愿。我断离惑见烦恼,领悟契合真理的智慧后,一定抱着努力不懈永不满足的心念,为众生讲演如何断离惑见烦恼、领悟契合真理的智慧,这称为第二大愿。
这时,胜鬘夫人对佛说:「我现在应当再秉承您的威德神通力,说说我立下的十大受、三大愿,使众生离邪依正归顺佛门,它是真实不虚,可以完全印证的。」
佛对胜鬘夫人说:「你现在再进一步演说所有的佛都讲授的摄受正法。」胜鬘夫人对佛说:「好啊!世尊!那我就讲,请您指教。」胜鬘夫人随即对佛讲了起来:「世尊!摄受正法,就是大乘教法。什么缘故?大乘教法,生出一切声闻乘、缘觉乘,生出
「世尊! 修声闻乘、缘觉乘的人刚开始理解领悟圣人的真理,用觉知一切现象的总相即空相的智慧断绝各种烦恼,用觉知一切现象的空相的智慧成办四事,即:我已具有脱尽生死果报的智慧、建立清净涅槃行的智慧、一一办完应该奉行的道谛的智慧、不再受未来果报身的智慧,也能明了这四种佛法义理。
「若有人于此无量的根本烦恼裹藏着如来真如,对这义理不疑惑,那么对破灭无量根本烦恼显出真如法身这一义理也不疑惑;如来含藏如来法身唯有佛所知的不可思议的佛境界,及由佛善巧而行的、大方便说,我们如果能于佛所证的、所说的,心得决定不疑的信解,这样就会相信和理解如来含藏的二种真理。像这样的难以知晓、难以理解的义理,就是佛所说如来
「世尊!如来藏智慧,也就是如来空智。世尊!如来藏是一切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原本不知晓的,原本所未曾证得的。「世尊!如来藏空智有二种。世尊!一种要领悟所谓空如来藏,即含藏的真如性空的如来藏,此如来藏的真如虽然被烦恼隐覆,却是远离、断脱、而不与隐覆的一切烦恼合一。
「世尊!清净的智慧,是一切阿罗汉、辟支佛度向涅槃彼岸的智慧。这清净的智慧,虽然称作清净的智慧,但是与那灭尽一切苦、契合彻底涅槃的灭谛相比,它却达不到灭谛境界,至于四依智就更达不到灭谛境界了。什么缘故呢?因为要使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三乘初发业的修行者,不致愚昧无知于法的真实义,但对于四依的真意义,当来一定能觉,一定能得。
「世尊!这无因缘造作的四圣谛中,苦谛、集谛、道谛三种谛属于有生灭变迁的范畴,唯有灭谛是属于无生灭变迁的范畴。什么缘故?「因为苦谛、集谛、道谛三种谛是具有因缘造作的现实尘世现象。具有因缘造作的现实尘世现象,就有生灭变迁。既有生灭变迁,就是虚妄不实的现象。虚妄不实的现象,就不是究竟的真理,就不是超出生灭变迁的永恒真实,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