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列。周圆无际。其量难测。超过三界所行之处。胜出世间善根所起。最极自在净识为相。如来所都。诸大菩萨众所云集。无量天龙。药叉。健达缚。阿素洛。揭路茶。紧捺洛。牟呼洛伽。人非人等。常所翼从。广大囧珐味喜乐所持。现作众生一切义利。
我所听到的教化是这样的:当时,佛陀(那已与真理绝对契合的觉者)住在净化了的佛国世界褃,佛的智慧和功业散发出巨大的光明,光明所及之处,到处珍宝罗列,璀璨夺目,交相辉映。那光明无边无际向四面八方辐射开去,不仅笼罩著有欲望的生命世界、没有欲望但有肉体的生命世界、既无欲望又无肉体但残存思想活动的生命世界,而且从三重世俗生命世界穿
88年底来到闽南佛学院,一直从事唯识教学,其中着力最多的要算是《解深密经》了。为了讲好这门课,我认真研读了《解深密经圆测疏》,在一年多的时间,我几乎都沉浸在《解深密经》的研究、教学、思考中。
将欲释经四门分别。一教兴题目。二辨经宗体。三显所依为。四依文正释。第一教兴及题目者。窃以。真性甚深。超众象而为象。圆音秘密。布群言而不言。斯乃即言而言亡。非象而象着。理虽寂而可谈。即言而言亡。言虽弘而无说。故嘿不二于丈室。可谈。故辨三性于净宫。是故慈氏菩萨。说真俗而并存。
佛陀转正*轮 ,三时判教。其二时般若,虽显大乘,然属秘密言教,非真了义,有容有上。而三时之方广,普摄一切乘,开显甚深密义:“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以此显了相而转正 法 轮 ,乃无上无容之真了义教。
庚午春以来,笔者(济群法师)担任《解深密经》课程的讲授,在授课过程中,认真研读了圆测《解深密经疏》,并其他瑜伽论典,对该经重要思想,一一都作了探讨,写下一些心得笔记,现将它整理出来,敬请大德们指教。
《解深密经》是释迦牟尼佛三时所说的教法,从《解深密经》上释迦牟尼佛自己判别教来看,佛陀说法四十九年共分三个阶段:第一就是声闻藏法,属于阿含教,这是第一阶段称为初时说教;第二就是为舍小转魇诸大菩萨讲的,是般若教,如《金刚经》佛陀给须菩提讲,《心经》是给舍利弗讲的,可见般若经是二时给诸大菩萨说,属于二时教;第三时就是
唯识宗的依据经典有六部,其中最重要者当推《解深密经》。在唯识学创立过程中,许多重要理论都渊源于此,所以说,《解深密经》是学习唯识宗的必读经典。《解深密经》在印度的梵本有广略二种:一、广本,有十万颂;二、略本,有一千五百颂(见圆测《解深密经疏》卷二)。汉地但传略本,先后有四译:
解说 《解深密经》的中心思想是揭明佛陀一代时教的隐密意蕴,在探讨佛说之隐密意蕴时,《深密》把佛学思维引向对存在问题的关注和重视。全经共分八品,正文部分为二——八品,这七品的主要内容是: 一
庚午春以来,笔者担任《解深密经》课程的讲授,在授课过程中,认真研读了圆测《解深密经疏》,并其他瑜伽论典,对该经重要思想,一一都作了探讨,写下一些心得笔记,现将它整理出来,敬请大德们指教。一、净土庄严:净土是佛教重要理论之一,佛教中有净土宗专谈净土,其他宗派也谈净土,唯识宗就是一例,在本经《序品》说到如来讲经处所时
题解 《解深密经》是佛教唯识宗所依据的「六经十一论」之一,是唯识学理最早的系统化表述。《解深密经》中陈说了佛说意蕴的观念、三时教法的观念、三种存在样态的观念、三种存在本性的观念、深层心识的观
解深密经
暂无简介
诚然,佛教三藏十二部经有如暗夜之灯炬,苦海之宝筏,为人生带来光明与幸福,古德这首诗可说一语道尽行者阅藏慕道,顶戴感恩的心情!可惜佛教经典因为卷帙浩瀚,古文艰涩,常使忙碌的现代人义理远隔,望而生畏之憾,因此多少年来,我一直想编篡一套白话佛典,以使法雨均沾,普利十方。
当时,佛陀(那已与真理绝对契合的觉者)住在净化了的佛国世界里,佛的智慧和功业散发出巨大的光明,光明所及之处,到处珍宝罗列,璀璨夺目,交相辉映。那光明无边无际向四面八方辐射开去,不仅笼罩著有欲望的生命世界、没有欲望但有肉体的生命世界、既无欲望又无肉体但残存思想活动的生命世界,而且从三重世俗生命世界穿透出来,充溢一切存在著的宇宙空间。
当时,如理请问大菩萨就在佛陀面前问解甚深义密意大菩萨说:最胜子(从佛的教法获得新生命的大修行人)!佛陀曾经说过,对一切存在现象都不能用表示对待关系的世间概念来理解。什么叫做“一切存在现象”呢?什么叫做“不能用表示对待关系的概念来理解”呢?
当时广慧大菩萨禀告佛陀说:世尊!您曾经说过有透彻了解精神活动奥秘的菩萨 。现在我想知道,究竟怎样才算了解了精神活动的奥秘呢?那与真理相应的佛究竟根据什么认可菩萨证悟的阶次,他们已经深深领会了心灵世界的奥秘呢?
当时德本大菩萨禀告佛陀说:世尊!您曾经说过,有透彻了解、领会了存在样态的菩萨。现在我想知道,什么叫做透彻认识了存在样态呢?您根据什么成立这样一类菩萨,说他们“已经透彻认识存在样态”了呢?
当时一个名叫胜义生的菩萨禀告佛陀说:世尊!我曾经独自在安静的地方修习,当时想到这样一个问题:世尊曾经以各种的方式讲说构成人生命的各种成分聚集体,这些聚集体复合而成的生命如何从无到有,又如何由有还无的情况,对生命聚集体中种种痛苦烦恼的永远舍弃,以及对种种生命成分及其痛苦烦恼的详细知识。
当时,弥勒大菩萨禀告佛陀说:世尊!菩萨在成佛教法中著力改变日常思维结构 ,培养“心念相绩的思维方法”和“观照思维方法”,他究竟应依据什么教理呢?他的修行生活归宿于何处?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