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慧法师
  • 佛法与生态哲学

    佛法与生态哲学 作者:释昭慧 来源:《哲学杂志》 一、前言 二十世纪末已到了倒数计时的时刻,转眼即将迈向二十一世纪。当高科技征服了大自然之后,人们赫然发现:大自然展现了反扑的强大威力;人类正在为自己破坏生态环境、耗竭地球资源的霸道愚行,付出惨痛的代价:人为因素导致生态的严重失衡,从而危及人类的生存。未来人类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将是人类所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无以提供人类永续生存的条件。面临人类全体的存亡大计,西方生态学家开始反省人类的过失,并向东方宗教(特别是佛教)思

  • 从《央掘魔罗经》谈善与恶

    从《央掘魔罗经》谈善与恶 文/释昭慧 央掘魔罗经 (刘宋)求那跋陀罗 译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1]来诣佛所,稽首佛足却住一面,见央掘魔罗,心生随喜,以偈叹言: 善哉央掘魔,已修殊胜业。今当修大空[2],诸法无所有。 尔时央掘魔罗以偈问言: 文殊法王子,汝见空第一。云何为世间,善见空寂法。 空空有何义,时说[3]决所疑。 尔时文殊师利以偈答言: 诸佛如虚空,虚空无有相。诸佛如虚空,虚空无生相。 诸佛如虚空,虚空无色相。法犹如虚空,如来妙法身。 智慧如虚空,如来大智身。如来无碍智,不执不可触

  • 妙云兰若沿革

    妙云兰若沿革 释昭慧 妙云兰若,乃近代高僧印顺导师(一九○六—二○○五)之所创建。民国五十二年初秋,导师应嘉义佛教会之邀,讲经五日,结下是年晚秋购地结庐之因缘。兰若座落于嘉义市郊,日据时期大岗山派义敏上人曾择此结庐避难,嗣后复有来台至天龙寺传法之日僧南天谟禅师于此卓锡。此处虽无钟灵毓秀、雄峻蔚然之势,然自蕴蓄“斯是陋寺,惟吾德馨”之质朴道风。 民国五十三年五月廿六日,时逢释尊圣诞,印顺导师于兰若作〈掩关遥寄〉,表述舍诸缘务、沉潜静修之决定。甫入关房,即着《说一切

  • 超四相以修善法,是名佛菩提

    超四相以修善法,是名佛菩提 昭慧法师开示,释净慧记录 ■97年岁末共修 97年12月14日上午,本院举行每月例行的共修法会,大众诵念《金刚经》、《普门品》与佛前大供。 昭慧法师开示梵呗诵经的技巧,极力改正居士们以一定韵律大声“唱经”的习惯,并谆谆教导云:汉传佛教梵呗之美,在于诵经时既不是齐唱,也不是和唱,而是在各自讽咏而高低错落的差异之中,呈现“不规则融合”的特质。因此千万不要唱经,否则旋律一旦固定,很难再抛掉它,连带会让周边诵经的人,不知不觉受到感染而大声唱成一团,卒难

  • 印顺学之薪火相传──昭慧法师访谈录

    印顺学之薪火相传──昭慧法师访谈录 邱敏捷(台南大学国语文学系教授) 一、前言 笔者为探讨“印顺学派的成立、分流与发展”(国科会专题研究计划,NSC98–2410–H–024–015),乃于2010年4月2日(星期日)上午10点左右,到达桃园县观音乡“弘誓学院”,访问释昭慧(1957–)。这是本研究案的第十五次访谈活动。 昭慧法师,祖籍广东梅县,生长于台湾。1978年出家,翌年自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曾任中国佛教会护教组组长、新竹福严佛学院讲师(由印顺导师推荐)、中华民国关怀生命协会理事长。现任

  • 律学释疑三则

    律学释疑三则 释昭慧 一、曾与人同居或堕胎,是否“边罪”?(93.1.12) 友人告知:一位戒子在俗之时,曾有与人同居的行为,另一戒子在俗之时曾因故堕胎,某一特重持律的戒场,鼓励戒子尽量发露过往罪愆,该两人发露之后,立刻被戒师逐出了戒场,理由是他们犯了“边罪”,依律已抵触遮难,不宜受戒。其中一位戒子被逐之后,无颜再回常住,自此漂泊在外,痛不欲生。 笔者闻言怆然。一个永不舍弃众生,容许众生忏悔改过,强调“忏悔则安乐”的宗教,竟狠心摒弃了修学向道的戒子,这是何等残酷的事。 笔者进一

  • 不思议解脱──菩萨的关怀与正义

    不思议解脱──菩萨的关怀与正义 时间:2009年12月6日 地点:香港理工大学蒋震剧院 昭慧法师主讲·洪介之笔录 洪真如、何翠萍整理 【编按】 98年12月4日至6日,昭慧法师应香港妙华佛学会及香港理工大学佛学社之邀,一连三个晚上,以“解脱道与菩萨道”为主题,于香港理工大学蒋震剧院会议厅演讲。三场子题分别是“寂灭为乐”、“缘起、护生、中道”、“不思议解脱”。层次由浅入深,第一天开示声闻解脱道,第二天开示菩萨道的理论基础,第三天再从中道讲起,阐述菩萨道的实践:不思议解脱的要领

  • 迈向菩萨不思议解脱境界

    迈向菩萨不思议解脱境界 98.6.21共修开示 昭慧法师主讲·释净慧纪录 每个月一次的共修会,我一定排除万难要来参加,这表示我对于共修会的重视,对于各位与会者的重视,因此,我也希望各位重视这每月一日的共修机缘。 天主教、基督教每个星期日都要到教堂、教会去望弥撒,因为这天是安息日,是要奉献上帝的日子。上教堂、上教会,能让他们的心灵充电,让天主的爱充满在他们的心中;就像车子没油了,要加油、打打气,又重新充满了能源。因为有了天主的爱作为滋润,每个人把这份爱分享到他的家庭、社

  • 我最美好的音乐记忆

    我最美好的音乐记忆 释昭慧(玄奘大学文理学院院长) 童年与青少年时代,我不自觉地被黄友棣教授悠扬乐音的精神粮食喂养长大。不知战争为何物的孩提时代,即讴歌着〈杜鹃花〉,“遥想着烽火的天边”,心里满盈着爱国情怀。国中时唱〈中秋怨〉、〈桐泪滴中秋〉,即使生活在月圆花好家人团聚的氛围里,依然浸润在美丽凄楚的旋律中,想像着“苦难人又对中秋”,“我没有兄弟,我没有爹娘,我没有家,我没有乡”,那般一无所有而愁肠百转的况味。高中时在中央合唱团唱一曲〈何年何日再相逢〉,被我的恩师

  • 佛教杰出女性奖颁奖典礼致词

    佛教杰出女性奖颁奖典礼致词 释昭慧讲·张瓈文译 敬爱的主持人,各位法师、来宾、女士、先生: 感谢Outstanding Women in Buddhism Awards Committee的提名人修懿法师与诸位委员,将“佛教杰出女性奖”颁赠给我。我是一介平凡的比丘尼,是佛法的卓越智慧,让我的人生脱胎换骨,因此在此殷重地感恩佛陀、达摩与僧伽对我生命的再造之恩! 我的学术背景是教育与汉学,然而在大学时代,我深深受到佛法的感召,因此决志皈依三宝,终身素食,而且在1978年出家,那年我才二十一岁。 二十八岁,受到

  • “婴灵超渡”面面观——答承颖仁者问

    “婴灵超渡”面面观——答承颖仁者问(刊于弘誓双月刊第106期) 释昭慧 有以为,婴灵超渡观念来自日本的“水子信仰”。然而日据时代传来的日本信仰形式为数多矣,为何战后日本势力退出台湾,各种信仰形式大都如风消逝,却唯独“婴灵”观念影响深远?这绝非异文化单面移植可奏其功。因此“婴灵超渡仪式”,很难说是纯粹来自日本的“水子信仰”,即使是“水子信仰”,依然转变自原初的地藏菩萨救渡信仰,此一地藏信仰,正是源自中国佛教,台湾佛教主流传承自中国佛教,故亦有地藏菩萨救渡地狱罪苦众生

  • 恩深义重的“六师父”

    恩深义重的“六师父” 释昭慧 上会下本长老,称他为“会本法师”,似乎无法显示他是笔者的长辈——在临济法脉中,他是笔者的师伯;在三坛大戒会上,他是笔者的戒师父。称他一声“会本长老”,又似乎太过生疏了,因为他在笔者心目中,不只是一位师门长辈,且情同兄长,对笔者有着深厚的知遇之恩! 第一次承受他的法恩,是在民国六十九年十月,那时笔者刚出家两年,奉师命到高雄市鼓山区龙泉寺受具足戒。当其时,他担任陪堂和尚,也是引礼师中依戒腊排序第六位的戒师父,戒子援例敬称他为“六师父”。一

上一页 1.. 5 6 7 ..10 下一页10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