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慧法师
  • 佛教与社会运动

    佛教与社会运动 释昭慧 一、前言 笔者以一介佛教比丘尼,从事社会运动,行之有年,从未离开“争议性人物”之角色。争议性,大概就是社会运动者的宿命吧!许多佛教徒与社会人士都认为:出家人就是要修心养性,参禅念佛,何苦沾惹俗尘?也有人虽认可佛弟子之社会关怀,但这所谓的“社会关怀”,似乎也只止于“慈善救济”,可见其行动之正当性,有待阐述。 什么是社会运动?社会运动的意义是什么?就佛法观点而言,社会运动有没有意义?社会运动是不是可以用佛教所擅长的“慈善救济”以取代之?如果无可取

  • 佛教的空有论

    佛教的空有论 ◎慧昭法师 空有是佛教的主要思想,自古以来,在佛教界就有所谓的「空宗」和「有宗」。空宗如印度大乘佛教时代的中观学派、中国的三论宗等;有宗如印度部派佛教时代的说一切有部、中国的唯识宗等。 其实空和有并非一分为二,因为空才能有,有也是空,所谓「真空生妙有」、「空有不二」,这就好比房子不空,就不能住人;鼻孔不空,就不能呼吸;嘴巴不空,就不能吃东西…。所以《中论》:「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 世上有很多人误解佛教所说的「空」,譬如佛教

  • 「真善知识」是人中最大因缘!

    「真善知识」是人中最大因缘! ◎慧昭法师 我出家学佛已廿年,进禅堂十二年,教禅也已经十年!曾有人问我如何教禅?禅最重视知见上的引导,知见如果不正,修行就很容易走错路,甚至着了魔!因此八正道即以正见为首。临济禅师:「今时学佛法者,且要求真正见解,…须辨得平常真正见解,辨佛辨魔,辨真辨伪、辨凡辨圣。」那如何才能够具有正知见?这就必须要有善知识的引导了! 回想自己刚学佛时,曾听某位法师:「佛学不一定要皈依,只要自己认为是佛教徒就行了!」我也这么认为,因此一直没皈依。直到1989

  • 一个台湾现代比丘尼的出家经验

    在佛陀时代本来只有男性出家,只有男性出家也不是很稀奇的事情,因为在当时印度社会里面,出家的不只佛教,也有其他宗教。出家的生活也不是说有一个寺院,大家舒舒服服的住在寺院里一辈子,它不是呈现这样安定稳定的生活方式。沙门是什么?沙门就是经常行脚游方的,

  • 当代台湾“人间佛教”发展之回顾与前瞻

    暂无简介

  • 初期瑜伽行派之止观要义─“七觉分”的完满开展

    暂无简介

  • 禅定的原理以及与神通的关系 禅定的原理以及与神通的关系

    禅定的原理  首先讲禅定的原理。在佛经里,曾将禅定用心一境性来形容,所谓心一境性,就是把心约束在一处一境。一般人做事心猿意马,心力分散,因此把无穷大的潜力埋没掉了。禅定的功能,就是要把无穷大的潜力

  • 人间佛教发展之回顾与前瞻上

    当代台湾人间佛教发展之回顾与前瞻(上)释昭慧一、当代台湾佛教之特色(一)概述台湾佛教之荣景与隐忧2002年10月19日,笔者曾应宣方教授之邀,在中国人民大学宗教研究所发表演讲,题为〈台湾佛教之荣景及其隐忧〉;后经

  • 人间佛教发展之回顾与前瞻下

    人间佛教的僧俗伦理——当代台湾“人间佛教”发展之回顾与前瞻(下) 释昭慧 【接续第81期】 八、“人间佛教”与四众伦理 面对佛教传统中根深蒂固的男性沙文主义与僧伽本位主义,“人间佛教”是否只能维持“妥协”的局面,以求取相安无事?还是愿意跨出步伐,本诸佛法的清净意念、仁爱情怀与平等精神,来建构一个性别平等、僧信平等、四众互助共事的菩萨教团?这是人间佛教内部的重大挑战。在本节中,笔者将分别论述“人间佛教”在性别议题与僧俗关系这两方面的理念与行动。 (一)性别平等运动(

  • 七觉分的完满开展(上)

    初期瑜伽行派之止观要义─“七觉分”的完满开展(上) 释昭慧(玄奘大学宗教学系教授兼系主任、文理学院院长) 【中文摘要】 本文依〈分别瑜伽品〉中的止观要义而作诠释分析。 “毗钵舍那”与“奢摩他”有共通性与差异性。共通性在于,两者都能因专注于所缘境而得三昧,证身心轻安;差异性则在于对此所缘境的有分别作意与无分别作意。 禅者不但要修止,也要修观。修止可以得定,也可以打下修观的基

  • 七觉分的完满开展(下)

    初期瑜伽行派之止观要义─“七觉分”的完满开展(下) 释昭慧(玄奘大学宗教学系教授兼系主任、文理学院院长) 四、“奢摩他”与“毗钵舍那” 本节依经文内容,进一步详述四种所缘境事(特别是“毗钵舍那”与“奢摩他”)的差别。《解深密经》中,遍满所缘境事的四种所缘境事,如佛对慈氏菩萨说: 善男子!一是“奢摩他”所缘境事,谓无分别影像;一是“毗钵舍那”所缘境事,谓有分别影像;二是俱所缘境事,谓事边际、所作成办。(T16, 697c) 如前已述,修止的所缘境事,是无分别影像;修观的所缘境事,是

上一页 1.. 7 8 9 10 下一页10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