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云法师
  • 修行要在动用中修

    虚云老和尚:修行要在动用中修 世界上人由少至老,都离不了衣食住三个字,这三个字就把人忙死了。衣服遮身避寒暑,饮食少了就饥渴,若无房子住,风雨一来无处躲避,所以这三个字一样也少它不得。人道如此,其余五道亦是一样,飞禽走兽虎狼蛇鼠,都要安身住处,要羽毛为

  • 最后的遗言—只有一字

    虚云老和尚118岁寿像(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 虚云老和尚在云居山茅棚示寂,遗言开示: 农历九月十二日,至十二时半,公唤侍者一起进来,举目遍视,有顷,曰: 你等侍我有年,辛劳有感。从前的事不必说了。 我近十年来,含辛茹苦,日在危疑震憾之中,受谤受屈,我都甘心

  • 用功的入门方法

    虚云老和尚:用功的入门方法 1. 深信因果 无论什么人,尤其想用功办道的人,先要深信因果。若不信因果,妄作胡为,不要说办道不成功,三涂少他不了。 佛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又说:「假使百千劫,所造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 虚云老和尚纪事

    1951年3月的时候,虚云老和尚被单独囚禁在一个房间里,门窗封闭,不给饮食,大小便也不许外出。日夜就只有一盏小灯,很暗,像地狱一样。过了两天,有十几个大汉进来,逼老和尚交出黄金白银及枪械,老和尚说没有,他们就毒打老和尚。先用木棒,后来用铁棍,打得老和尚头上

  • 入门及办道的方法

    虚云大师:入门及办道的方法 诸位常时来请开示。令我很觉感愧。诸位天天辛辛苦苦。砍柴锄地。挑土搬砖。一天忙到晚。也没打失办道的念头。那种为道的殷重心。实在令人感动。虚云惭愧。无道无德。说不上所谓开示。只是拾古人几句涎唾。来酬诸位之问而己。 用功

  • 末法僧徒之衰相

    末法僧徒之衰相 ◎虚云老和尚 (选自虚云老和尚自述年谱。本文刊登于溯源杂志2009年7月第四期总第7期。) (一九五三年四月,中国佛教协会正式成立。大会中有提议毁戒者,师诃之,撰文寄慨。) 俗有言:秀才是孔子之罪人,和尚是佛之罪人。初以为言之甚也,今观末法现

  • 怎样参“念佛是谁”?

    古代祖师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如达摩祖师的安心,六祖的惟论见性。只要直下承当便了,没有看话头的。到后来的祖师,见人心不古,不能死心塌地,多弄机诈,每每数他人珍宝,作自己家珍,便不得不各立门庭,各出手眼,才令学人看话头。话头很多,如“万法归一,一归何处”,“

  • 佛教律学入门

    虚云老和尚:佛教律学入门 甲、叙言 戒的意义,就是止恶生善的意思,止除十恶五逆的罪恶,如防流水,似护眼珠,滋长善法,是名戒义。大集月义经说:‘诸仁者;离欲义是戒义,解脱义是戒义,休息义是戒义,尽义是戒义,灭义是戒义,此诸句义,名为戒义。’释尊将涅槃的时候,

  • 谁人能脱离这诗的窠臼,谁就是大解脱人!

    虚云上人:谁人能脱离这诗的窠臼,谁就是大解脱人! 虚云老和尚的右边是性福法师,左边是海灯法师 当时虚老己退居,方丈先后让性福法师与海灯法师担任 醒世诗 明:罗殿 急急忙忙苦追求,寒寒暖暖度春秋, 朝朝暮暮营家计,昧昧昏昏白了头; 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

  • 虚云老和尚—前世出家僧,转世弄潮儿

    体光老和尚:虚云老和尚——前世出家僧,转世弄潮儿 ●这修行人哪,要有一番苦心,今生不成,来生也要继续!虚云老和尚见过十几个前生做和尚的,虚云和尚在云南之前,曾国藩做过云南王,曾国藩信佛,在云南拜了个师父,这师父天天看《华严经》,功夫用的很好,外号草鞋老

  • 谈发心、因果、信心、持戒、打坐

    虚云老和尚:谈发心、因果、信心、持戒、打坐 修行一法,易则容易,难则实难。……所以第一要有坚固心。……次之要发长远心,我们人生在世,造业无边,一旦要来修行,想了生脱死,岂能把习气一时放得下呢? 地藏王菩萨发大誓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 发坚固长远心

    虚云老和尚:发坚固长远心 修行一法,易则容易,难则实难。易者,只要你放得下,信得实,发坚固心,和长远心,就可成功。难者,就是你我怕吃苦,要图安乐,不知世间上的一切有为法,尚且要经过一番学习,才能成功,何况我们要学圣贤,要成佛作祖,岂能马马虎虎就可成功?所以

上一页 1.. 4 5 6 ..20 下一页20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