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云法师
  • 如何处理修行中生起的种种妄想? 如何处理修行中生起的种种妄想?

      同参道友们来问话,不要客气,直道些好。本来诸方丛林问话的规矩,要恭恭敬敬,搭衣持具顶礼后,问讯长跪,才请开示的。这里是茅棚境界,不讲究这些。  什么道理呢?我现在一天到晚在烦恼中过日,你们多礼

  • 由于这个因果,梁武帝遭致“侯景之叛” 由于这个因果,梁武帝遭致“侯景之叛”

      古人说:人寿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贪名贪利,终身忙碌,为己、为子孙,一到腊月三十大限到来,总是一场空。转过身来,得人身者少,堕三途者多。故吾人今日披得袈裟,实由前生栽培,即当猛省努力,不可轻易放

  • 凡夫与贤圣的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凡夫与贤圣的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楞严经》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谓一切圣贤,能转万物,不被万物所转,随心自在,处处真如。我辈凡夫,因为妄想所障,所以被万物所转,好似墙头上的草,东风吹来向西倒,西风吹来向东倒,自己不能做得主

  • 如何念佛? 如何念佛?

      世人若真为生死念佛。贵先放下万缘。果能放下。情不恋世。于二六时中。将一句弥陀放在心里。念念不间。念来念去。心口如一。不念自念。念至一心不乱。休管生与不生。莫问佛接不接。直至临终寸丝不挂。自然决

  • 把习气扫清,就能降伏其心 把习气扫清,就能降伏其心

      《金刚经》上须菩提问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说: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所谓降者,就是禁止的意思。使心不走作,就是降伏其心。  所说发菩

  • 用功办道,首要持戒 用功办道,首要持戒

      用功办道,首要持戒。戒是无上菩提之本。因戒才可以生定,因定才可以发慧,若不持戒而修行无有是处。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告诉我们:不持戒而修三昧者,尘下可出。  纵有多智禅定现前,亦落邪魔外道。可知道

  • 宁可有戒而死,不可无戒而生 宁可有戒而死,不可无戒而生

      昨夜说的黑月白月诵两重戒法,这是世尊金口所宣。佛将涅槃时,阿难尊者问佛:未来比丘以何为师?佛曰: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闇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若我住世,无异

  • 末法时代知识难求,熟读楞严才有把握 末法时代知识难求,熟读楞严才有把握

      虚云禅师(1840~1959),传法曹洞,兼嗣临济,中兴云门,匡扶法眼,延续沩仰,是以一身系五宗法脉的禅宗大德。虚云禅师一生极具传奇色彩,经历无数磨难,自云:阅五帝四朝,不觉沧桑几度;历尽九磨十难,了

  • 澄清妄念,彻见本来 澄清妄念,彻见本来

      古人曰:修行容易,习气难,习气不除总是闲。吾人修行,究竟所为何事?原不过出离生死。但习气是吾人羁绊,若习气毛病未除得尽,生死必然难逃。即如圆泽禅师那样用功,仍不免落入胞胎。今人习气毛病,毫不打算扫除,那里有了生脱死之分呢?”三界不安,犹如火宅

  • 虚云法师一生的十难四十八奇 虚云法师一生的十难四十八奇

    一难 生为肉球  人生总要经历生、老、病、死四种痛苦,尤以生苦影响母体最大,所以我们学佛人,要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老和尚是在清道光二十年(岁次庚子)七月三十日寅时诞生于福建泉州府衙门内,那时他

  •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修行才能最快获得福报?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修行才能最快获得福报?

      修行在哪里修?念经是不是修行?不是。听教是不是修行?也不是。每天念佛磕头是不是修行?也不是。那什么叫修行? 修是修正,行是行为。修行人修什么?就在日常生活当中修离相、修看破。  以为打了叫香,

  • 出家人结夏安居有三大原因 出家人结夏安居有三大原因

      每年时节,各宗不同。 宗下二季,是正月十五日和七月十五日,谓冬参夏学、律下四季,是正月十五日解冬,四月十五日结夏,七月十五日解夏,十月十五日结冬——这就是大节日。 律下今天结夏安居,坐吉祥草,

上一页 1.. 12 13 14 ..20 下一页20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