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愿法师
  • 闻其名号,去除疑心

    念南无阿弥陀佛,有的人念得很苦恼,念得忐忑不安:哪有可能念佛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种疑心就是从内心对阿弥陀佛没有信赖,对这句佛号不明白,对西方极乐世界有报土与化土的差别丝毫不了解,他才会起这样的疑心嘛;如果像诸位你明白了,这种疑心自然会想尽办法去除

  • 当然要相信阿弥陀佛的愿力

    过去,我曾经到彰化某一间寺院。这间寺院有一位修行念佛十多年的老人家,看到师父在电视弘法,因为见到了我本人,他觉得非常的高兴,特别向我请问这个问题: “请问信愿师父!我们念佛难道一定要念到没有妄念的一心不乱,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我反问他:“如果阿

  • 信疑虽不同,念佛皆往生

    真正是“不论是谁,但念佛皆往生”吗?没有错,下面说两个往生的公案,让诸位体会,确实不论是谁,但念佛皆往生。因为下面这两个念佛往生公案,是完全不一样的人,对阿弥陀佛名号的信受,有信心,有疑心,是截然不同的,但是这二个人念佛,都得到阿弥陀佛的接引,往生西方

  • 念一声弥陀圣号,就是一次的往生

    思一念往生不定者,念念之念佛,则成不信之念佛也。“其故者,阿弥陀佛发起,一念契当一次之往生之愿故,念念皆成往生之业也。”哇!这段话法然上人说得很好。但是这段话,可能大家不容易明白,来稍微解释一下诸位才能了解。 “一念契当一次之往生之愿故”,这句话就

  •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阿弥陀佛,别名无量寿佛、无量光佛、观自在王极乐世界中的阿弥陀佛佛、甘露王。密号为清静。在佛教中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与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

  • 生死之解脱

      没有生命,一切希望,皆是空谈;没有生命,一切理想,皆成幻灭;没有生命,一切财富,皆归他有;没有生命,一切权势,皆如云烟。是故,有生命才有一切。然而,人生的实相是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生死的解

  • 临终关怀的要领

      关怀病人,若经验不足,不得要领,往往易令病人心生彷徨,乃至加重病情,自己也会灰心挫败,半途而废。根据《增一阿含经》记载,有五法能使病人迅速康复:一、为病人分辨良医;二、照顾病人要先起后卧,不可

  • 断气廿四小时后之助念程序

      一般而言,助念仪轨,不论显密,无非是唱赞、诵经、持咒、念佛、回向、三归。或繁或简,无有定法;因时因地,随人运用。今谨遵印祖之教,以本愿念佛法门,对冥阳二众,略作生死教化,大概程序略分为二:一、

  • 助念时须知

      为人助念乃菩提心之流露,上符诸佛悲愍众生之心,下契凡夫福慧双修之旨,若能建立正确态度,注意行事准则,如理如法,依教奉行,必能成效卓著,事半功倍。下列各项要点,助念者须如实认知,切实而行:  [1

  • 人在临终时所显现之诸多现象

      助念乃是帮助临终者或亡者提起净念,求生西方,故应于临终者意识清醒时为之,最有效果,不必待其断气,方行助念。但若太早助念,临终者精神犹旺,尚不致垂危,则助念人力,恐怕耗用过多,不敷调遣。因此,应

  • 助念之心态

      助念是学佛修行之良好助缘,也是自行化他之菩萨行,然佛法本乎一心,倘若助念者,发心不正,知见邪倒,则功效不彰,福德薄少。常见之错误心态如下:  一、求临终亦得人助念:许多参与助念莲友,皆期待自身

  • 唯有西方净土接纳下劣之我

      印光大师言:「宗教法门,多仗自力,纵今宿根深厚,澈悟自心,倘见思二惑,稍有未尽,则生死轮回,依然莫出。况既受胎阴,触境生着,由觉至觉者少,从迷入迷者多,上根犹然如是,中下又何待言,生死了脱,是

上一页 1.. 13 14 15 ..20 下一页20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