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智法师
  • 菩萨戒的重戒制的理所当然,轻戒无关紧要为什么还要制这么多呢?

    菩萨戒的重戒制的理所当然,轻戒无关紧要为什么还要制这么多呢? 答:这个问题很复杂,现在就简单地讲一下。轻戒,看来没有多大的关系,但是为护世间可能起的讥嫌,不得不制定。

  • 违犯了六重戒会有什么果报?

    违犯了六重戒会有什么果报? 答:要堕三恶道中,受极大的苦处,而且受苦的时间很长,有经过二、三劫这么长的时间,并且于此长时间中,由于过着痛苦的生活,不但不闻父母名字,而且不闻三宝名字{所以一切菩萨今学菩萨行也好,当学菩萨行也好,已学菩萨行也好。对于六重戒,应当善为修学,应当敬心奉持,不得一一犯如微尘许。因为一切菩萨,都由此六重(严格受持六戒),而得贤圣果的。} 更多纯智法师佛学问答

  • 出家人的身份很尊贵,是由什么而得的呢?

    出家人的身份很尊贵,是由什么而得的呢? 答:倾向出世的出家人,为人天师表,地位自然是很尊贵的,而之所以称为出家人,还是由于净戒所得。如果违犯了心地净戒,出家人的资格,自然就失去。所以出家人,只有严守戒律,丝毫不能违犯,否则就不能称为出家人,也就不能为人天师表了。 更多纯智法师佛学问答

  • 什么是“善学诸仁”?

    什么是善学诸仁? 答:要能如法如律,如佛所教,不违本源心地,顺理而修,这样才算是善学,除此不能称为善学。诸仁,就是戒中所称的大德,修学菩萨行者,必须是具有慈悲利济之心,也就是具有仁爱孝顺之心,所以称为仁者。这是佛赞誉学戒者的美称,不是一般人所得而称的。 更多纯智法师佛学问答

  • 菩萨能讲出家人的过失吗?

    菩萨能讲出家人的过失吗? 答:如果有恶出家人做出种种不如法的事,而出家人为人天师表,一举一动都可作为人的模范,众生不知道他做的是非法,以为他是很对的,而效法他的所为。菩萨(出家)见了,知道这不是味儿,为了不令众生效法他的所为,以致将来受种种苦果,于是就将恶出家人的种种罪过,说给效法他的众生听,这种说过,不但不犯重罪,而且正是大士劝善惩恶的大机活用,不是为了私忿去说他的罪过的。不过,在此需要说明一点,只有出家菩萨才可以说恶出家人的过失,在家菩萨,不论出家人是怎样的不如法

  • 菩萨能讲外道的过失吗?

    菩萨能讲外道的过失吗? 答:菩萨如说外道的过失,不让他去诳惑众生,以免众生受他的愚弄,这种说过,不但不犯重罪,而且正是大士催邪显正的大权方便。为什么?菩萨为了救度众生,绝不能让走上邪路去,外道正是引导众生走上这样的道路,菩萨如不把外道的错误指出来,众生怎么知道回头踏上佛法正路。 更多纯智法师佛学问答

  • 什么是菩萨戒中的“前人领解”?

    什么是菩萨戒中的前人领解? 答:这是显示你说佛教四众的过失,前人听了完全领解,知道你是说什么人的罪过,完成你的说罪口业,就在这时为你结罪。并且随语语结,随人人结。如果你说了四众中的那个人的过失,可是听的人并不了解你说的意趣,是就唯为你结方便罪。 更多纯智法师佛学问答

  • 什么是菩萨戒中的“所向是人”?

    什么是菩萨戒中的所向是人? 答:这是看你向什么人说四众罪过,以定你的说罪轻重。对于上中二品的众生,如向没有菩萨戒的人,说菩萨七众的过犯;或者向没有比丘、比丘尼戒的人,说比丘、比丘尼众的罪过,是都犯重罪。对于下品的众生,不论是有戒无戒,如你向他们说佛教四众的罪过,是就唯犯轻罪,因为这对佛教四众的毁损不深,换句话说,就是影响不大,就是没有给佛教造成严重的后果。 更多纯智法师佛学问答

  • 什么是菩萨戒中的“所说过”?

    什么是菩萨戒中的所说过? 答:就是所说的罪事和所说的罪名。所说的罪事,是指杀、盗、淫、妄、酤酒、食肉等事。所说的罪名,大则七逆、六重、轻垢;小则五篇、七聚等名。重名重事,如果你作重想、重疑而说其过,是就犯重罪;如果你作轻想而说其过,是就犯轻罪。轻名轻事,如果你作轻想而说其过,是就犯轻;如果你作重想而说其过,是就犯重。同样是所说过,究竟犯轻犯重,看你当时作怎样的想法来决定,不可一概而论。如果是在家菩萨,妄议出家菩萨的过恶,其罪过极重。 更多纯智法师佛学问答

  • 什么是菩萨戒中的“说众生”?

    什么是菩萨戒中的说众生? 答:这有两种:一是陷没心,目的是为欲令前人失去种种的名闻利养,而不能立足与社会,因而对人说他的种种过失;而是治罚心,目的是为欲令前人受到种种的鞭哒系缚,而感受诸般痛苦,因而对人说他种种的过失。你说的过失,不论是真实还是虚构的,同样都是犯重罪,且这正是业主。 更多纯智法师佛学问答

  • 什么是菩萨戒中的“众生想”?

    什么是菩萨戒中的众生想? 答:这同样有六句: 1,众生作众生有戒想、 2,众生作众生有戒疑、 3,众生作非众生无戒想、 4,非众生作众生有戒想、 5,非众生作众生有戒疑、 6,非众生作非众生无戒想。 其中,1,2两类众生说其过失,是犯重罪;3,4,5,6四类众生说其过失去,则犯轻垢。事实上,是菩萨,就不能说任何众生的过,只有慈悲为其忏悔而已。 更多纯智法师佛学问答

  • 那么什么是菩萨戒中的“是众生”?

    那么什么是菩萨戒中的是众生? 答:这同样有上中下三品的差别。于上、中二品的众生,如你去说具有菩萨戒及比丘、比丘尼戒者的过失,是即犯重罪;如你去说不具菩萨戒及比丘、比丘尼戒者的过失,是即只犯轻垢。于下品众生,有说不论他们有戒无戒,你去说了他们的过失,只犯轻罪;有的说如果具菩萨戒者,你去说了他们的过失,则犯重罪,不过不一定失戒,但是若不具菩萨戒者,你去说了他的过失,唯犯轻垢。无罪而说人过,当然是有罪的,如果前人确实是犯了重罪的,我们去说他的过失又将怎样?假如犯重罪的,已

上一页 1.. 5 6 7 ..20 下一页20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