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荥阳市龙泉寺位于河南省荥阳市城关乡北周村东,坐北向南,存清代和民国时期所修之大殿和东配殿各一所。
福建省平潭县龙泉寺位于福建省平潭县平原乡东梧凤村龙泉山。明嘉靖始建,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重修,嘉庆十二年(1807年)增建钟鼓楼,道光、同治年间复修,光绪六年(1880年)增建何氏九仙楼。
福建省永泰县龙泉寺位于福建省永泰县塘前乡官烈村,有温泉水井,大旱不涸。唐时百丈禅师在此说法。元末王翰子王偁建该寺。崇祯九年(1636年)被火烧毁。
山西龙泉寺处于五峰山中心,建于唐宋年间,经历代重修,至明万历年间成现在的规模,距今约有400年历史。因寺内有天然清泉而得名龙池寺,后传成龙泉寺。龙泉寺是典型的檐窑式道教建筑。
福建省长乐市龙泉寺位于福建省长乐市鹤上镇沙京村莲花山麓,据《淳熙三山志》载,旧志旧记作“梁承圣四年置”,而承圣年号仅三年,应为五五四年创建。初名为西山寺。
辽宁省鞍山龙泉寺 该寺位于辽宁省鞍山市东20公里的千山北沟东部,为千山五大禅林中现存最大的佛寺。寺院奇峰环抱,古松成林,向以历史悠久、建筑得体、布局与自然景色和谐而著称。
龙泉寺原名玉龙寺,又叫普照寺,坐落在广昌县水南圩乡与尖峰、长桥二乡交界处的山顶南泉山上,海拔近500米,距广昌县城23公里。龙泉寺始建于汉朝。
龙泉寺坐落于杭州萧山所前镇杜家村茅蓬岗,内有一千年不腐的肉身禅师。据查考,这位肉身禅师比安徽省九华山的肉身无暇禅师-地藏王菩萨还要早400年,是浙江省境内发现的唯一一具肉身祖师。
古刹龙泉寺坐落在山西省太原市西南万柏林区境内,距市中心 9 公里,交通便利、人杰地灵。古寺座西朝东,背靠雄伟的大关山,面临悠悠的汾河水。
龙泉寺坐落在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龙泉汉北岸台地上,东距石家庄14公里。龙泉寺历史悠久。据《鹿泉市志》记载,龙泉寺建于金正隆二年(公元1157年),距今已 有800多年历史。金大定二年(一一六二年)重修,敕
梅河口市五奎山龙泉寺为易地重建,原址位于号称“小奉天”的山城镇西街路北。光绪5年(公元1879年)4月建成,系佛教五台山龙泉寺分支,千山龙泉寺下院。缘资建造的龙泉寺有正殿、配殿、钟鼓楼等,房屋54间,占
陕西省周至县龙泉寺位于周至县城东南10公里处司竹乡境内,龙泉寺是景教最早传入中国的寺庙大秦寺的下院,明代的三位师父均钦赐度牒。据碑石记载,古刹始建于唐,有两顷之阔,原有大殿三重,钟鼓二楼,历来久盛不衰,
河南省唐河县龙泉寺位于南阳市唐河县湖阳镇刘寺南3公里。抗日战争期间,共产党员邰士芳曾在这里创办酒精厂,今为新泉联中校址。
位于石首桃花山北面,沿艾九公路北行十四华里。背倚鹿角山峰,东望青竹沟,南临仙人洞,对峙红军树烈士陵园,是桃花山风景区北线的集中地带。据《高僧传》记载,龙泉寺始于东晋,为东晋道安法师所建。历代香火鼎盛,到
云南省丽江市龙泉寺位于丽江城西北7公里束河村古街旁,明土司木东建于隆庆年间,1983年重修。四合院式小院,北面主殿,虽不高大,但建设结构匀称和谐,四角房檐高桃,斗拱结构,额坊梁柱饰以各种鸟兽浮雕,翎栩如
龙泉寺位于五台山台怀镇南5公里九龙岗山腰,故又俗名九龙岗。龙泉寺原为杨家将家庙,寺旁有泉曰龙泉,寺由此而得名。 始建于宋代,民国初期重建,占地15950平方米,殿堂僧舍165间。现存影壁,台级,牌坊和三
崇信龙泉寺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芮河北岸,国家AAAA级旅游区,距崇信县城1公里,背依风翥山,山高300多米,沟壑纵横,松柏成荫, 山涧有一雕塑飞龙,口吐喷泉,声震四野,雾起山谷,阳光一照,成彩虹挂与山
北京龙泉寺位于海淀区西北边,凤凰岭自然风景区内,始建于辽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从安徽省省会合肥东行15公里,便是绵延数十里的大别山余脉―――龙泉山。龙泉山海拔二百八十一点五米,位于肥东县桥头集镇,为当地群山之首。龙泉山所以得名龙泉,皆因山腰有清澈古泉绵延千年而不绝。
湖北省黄冈市龙泉寺又名祈雨寺,位于黄冈雁门寨下,寺前有一20平方米的石洞,名曰“玉帝洞”。洞前有一天然石钵,寺前下方是有名的千层堰。相传,古时候每次下雨,铺头坳的东边大雨倾盆,西边却是星星点点,以至人畜
广东省惠州市 龙泉寺位于惠州佛岭村,占地约2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建于明成化年间,清乾隆年间重修。抗日战争时期,此处曾设立过东江纵队东进部队指挥部,东纵曾生司令员曾在这指挥过“保卫稔平”
龙泉寺位于内蒙古喀喇沁旗锦山镇西北三公里,海拔1200米的狮子崖下。寺西15米处有古井一眼,古称“龙泉”,常年泉水不枯,“龙泉寺”便由此而得名。1986年龙泉寺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泉寺位于浙江省余姚市市区中心,坐落在林木葱笼的龙泉山南麓,面对碧波粼粼的姚江。青山绿水,相映增辉,今为政府批准的合法寺院之一,为余姚市区著名胜迹。据资料记载,余姚的龙泉寺始建于东晋成帝咸康二年(公元3
黄岩广化寺位于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院桥东鉴村,距院(桥)路(桥)路主干线1公里。始建于三国东吴赤乌年间(约243年),距今有1766年历史的广化寺,是江浙两省最早三十六所寺院之一。北宋到和二年(1055年
普照寺以双重山门、大雄宝殿及摩椴楼为中轴线,组成四进式院落东西配以展庑、禅房、花园等。山门前高台砌筑,石狮列峙。进门为一院,钟鼓二楼分列东西;西北城上嵌碑碣8砖;东北墙下立着明、清时重修碑。
广西南宁天宁寺“先有天宁寺,后有南宁城”,历史悠久的天宁古寺,前身为始建于唐朝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的龙兴寺,是南宁创建年代最早的佛敦寺院之一,距今已有1280年的历史了。
据清代《宜宾县志》和《叙州府志》载:千佛台,于中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年)开凿,并先后在千佛台上建千佛殿、观音殿。北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年)始建佛祖寺。时香火鼎盛,成为蜀南佛教丛林。北宋黄庭坚留有“
安国寺俗名北寺。在县治西北二百五十步。唐开元元年(713)建。初名镇国海昌院。(安国寺志:会昌初〈841〉莲花涌地而出,僧法昕乃於放生池废址肇葺禅居,延齐安国常主院焉)。会昌五年(845)废。大中四年(
般若寺是都江堰市城北胜境之一 ,坐落在丹凤山南麓,始建于明代宣德四年,明末被毁,清康熙三十八年有僧海林,自郫县金龙寺来开山修葺,又得楚僧东影飞锡于斯,募资纠工,于雍正四年重修殿宇。
广福寺,亦称“庄子沟寺”、“光福寺”。位于川口镇西北13公里处,在今北山乡西北4.5公里的庄子沟村。建于民国五年(1916),主寺莲花台寺。每年农历五月十五日举行庙会,请来数僧念经。1958年有殿堂3间
护国寺是北京八大寺庙之一,始建于元代。原为元丞相托克托官邸,初名崇国寺(北寺)。明宣德四年(1429年)更名为大隆善寺。明成化八年(1472年)赐名为大隆善护国寺。清康熙六十一
江西省云居山真如寺也叫九江真如寺,真如寺位于江西省永修县西北的云居山上,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云居山真如寺,因山峰常年云蒸霞蔚,李唐后改称云居山真如寺。古往今来,云居山以其秀丽天成的风景和佛教禅宗著名道场被人们称道。
广东潮州凤塘镇莲花寺,位于潮安县凤塘镇后陇山,是周围群山之峰。从山脚步达贞精舍行至寺内须半小时,站在寺内向东遥望可以看到玉窖镇、云路镇、揭东县城,西望可以看到整个凤塘镇。风景迷人,群山种满桉树。
山东省淄博市莲花寺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山头镇河北东村西北山顶。该寺古称“七神堂”,据说为唐王李世民率兵东征路过该处时又渴又饥,发现山上有大片桑林果实累累,遂摘食桑葚,体力因此得以恢复,取得东征胜利。李
江西省安远县莲花寺始建於一九九○年冬,座落於江西省安远县濂江乡阳光村官田脑,距县城一公里。面朝九龙嶂,背倚西来山。寺外阡陌纵横,杨柳成荫,寺内松柏翠绿,花草芳香。
吉水县莲花寺坐落在县城东面山坡上,为该县目前所存最古老的佛教寺庙,也是县城内唯一的寺庙。莲花寺为南唐保大年间(公元943──957年)建造,初名龙光寺,规模不大。保大九年,元寂禅师奉诏任寺中住持后,扩建
莲花寺位於广东省普宁市,1914年潮汕名僧根乐法师在其师兄根宽和尚的支持下创建,其位置在今天的流沙市区中心,广汕公路北侧,与流沙公路毗邻。寺内清净庄严,环境优美。
河南安阳天宁寺 安阳天宁寺有天宁寺塔(文峰塔)五级,由下而登,逐渐宽敞,其巅则为平台,周可容二百人,远望太行,历历在目。文峰塔是一座非常独特的塔,建于后周文顺二年(952年),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
山西省交城县天宁寺位于交城县城西北3公里卦山太极峰下,天宁寺依山建造,创建于唐贞观元年(627年),坐北朝南,由天宁寺、石佛堂、书院、朱公祠、圣母庙、文昌宫等六组建筑组成,同时还有环翠亭、戏台、华严塔、
山东省东营市天宁寺 山东省东营市天宁寺是集修行弘法、教育研究、慈善安养与临终关怀为一体的综合性佛教文化修学中心。建成后的天宁寺将重点培养高素质的佛教人才,发扬大乘佛教菩萨道精神,帮助弱势苦难群体,构
所依(佛教解释) 所依,指作为教义信条等存立之典据而被依用的经论。谓为物之所依托者︰‘能依’之对称。基本解释 所依(梵a^s/raya,巴a^ssaya,藏rten-gnas、rten-gshi)(
性空(佛教解释)性空 (术语)十八空之一。见空条。 谓众缘合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 佛教语。十八空之一。谓一切事物的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暂生还灭,没有实在的自体,故称。
觉支(佛教解释) 觉支:巴利语sambojjha?ga, 又作正觉支。正觉的因素或导向正觉的要素,称为正觉支。(tassa sambodhissa, tassà và sambodhiyà a?gan
依止(佛教解释)依止 即依存而止住之意;或以某事物为所依而止住或执着。 又一般谓依赖于有力、有德者之处而不离,亦称为依止。法华经方便品(大九·八中):‘若有若无等,依止此诸见。’大乘庄严经论卷四述求
成佛(佛教解释)成佛 成佛是佛教语。谓永离生死烦恼,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菩萨因位之行六度及十度万行究竟圆满而成办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谓之成“佛”。真言立三种之即身成佛,天台立四种之成佛,《占察经》说四满
受持(佛教解释) 含义:领受忆持受持 特点:思想上接受相关的戒律 【受持】 领受忆持。从师所学曰受,解义修行曰持。 佛教词汇,思想上接受相关的戒律,并坚持身体力行。 信受之后能以行持。基本解释
佛教徒通过一定的宗教仪式接受戒律。佛教徒通过一定的宗教仪式接受戒律也亏我救你性命,摩顶受戒,做了我的徒弟。1 受训戒。《汉书·薛宣传》:“长吏莫不喜惧,免冠谢宣归恩受戒者。”2 佛教信徒出家为僧尼,在一定的仪式下接受戒律。
供佛(佛教解释) 供佛 注音:gòngfó词语解释 供 : 供 gōng 准备着东西给需要的人应用:供给(jí)。供求。供应。供需。供销。提供。供不应求。 佛 : 佛 fó 梵语“佛陀”,是对佛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