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凌波
于凌波老居士,河南省洛阳县人,民国十六年 (1927) 出生。 生逢乱世,家道中落,十二岁丧母,依父生活。 民国三十二年春在中学读书时,时当八年抗战末期,暴敌压境,乃流亡后方,考入军医学校西安分校受学。 三十三年秋季毕业,分派至陆军基层单位任军医,戍守黄河河防。 翌年抗战胜利,渡河随军北上,戍守北平。 三十五年国共内战复起,随军入察哈尔,参加收复张垣战役,及转战于北平、津、保三角地区,积功升至少校。
三十七年秋,在北平考入上海国防医学院深造,三十八年三月,随国防医学院迁校来台,毕业后服务于陆军医院及总医院,历任医师、科主任。 四十七年退役,继而受聘马台湾?业公司医务室主任。在此期间参加公务员特种考试,甲种卫生行政人员及格。 此后曾入中华学术院职业医学研究所研究。
民国四十九年,以续梁启超著《佛教与群治关系》一书信了佛教。因购佛书因缘结识『菩提树』杂志发行人朱斐居士。 由朱居士之引介,皈依于台中太平乡印弘茅蓬忏云法师座下,法名戒□;复纳贽礼拜于雪卢老人李炳南居士门下授业,修学净土念佛法门。
民国五十年九月,已受朱斐居士之约,赴狮头山为闭关的会性法师医病因缘,发愿创办一所为佛门四众服务的医院。 后来因缘和合,他辞去原有的工作,在炳公老居士领导之下,由菩提树杂志对外宣传,他负责策划推动,各地捐款源源而来,在台中大里市的佛教菩提医院也开工兴建。 建院之初先设门诊部,为佛门四众及贫民服务。 在他担住院长的三年多时间内,免费医疗贫民一万七千馀人。 到五十五年,一所现代化医院建设完成,开幕之后,他功成身退,辞去院长一职。
于老居士信佛之初,勇猛精进,礼佛诵经,进境甚速,五十年开始撰写《向智识分子介绍佛教》长文,在菩提树月刊连载,五十一年印单行本发行,深受读者欢迎,菩提树月刊连印十馀版,台湾许多道场相继翻樱 以后数十年间,东南亚、美加各地凡有华人之处莫不有此书流通,至今不衰。 尤以 1980 年大陆改革开放以后,缺乏初机佛书,当时仅有陈海量居士的《建设佛化家庭》、李圆净居士的《佛法导论》及《向智识分子介绍佛教》三数种书流通,后来此书各地纷纷翻印,数量在百万册以上,成为二十世纪后五十年流通最广的传道书。
于老居士离去菩提医院后,在台中开设普济医院,并创办开明高级中学、富台幼稚园,也担任过台中市议员。 由于长期免费为贫民医疗服务,设清寒学生奖学金,扶危济难,热心公益,膺选为全国好人好事代表。
民国七十年以后,于老居士谢绝外缘,收敛身心,礼佛读经,探究法义。 以读经心得,写出了《般若心经蠡解》、《简明佛学概论》、《唯识学纲要》、《唯识三论今诠》等著作,许多佛学院都选为教材。 民国七十九年两岸开放,他自公职退休,回大陆探亲,发现「十年浩劫」后的大陆佛教,寺庙残破,经典文物荡然无存。 他是有「历史癖」的人,于是又发下心愿,要搜集资料,补充这一段佛教史上的空白。 此后他结束了世俗事业,全力投入佛教文化工作。 每年一次或两次返大陆,访问佛教寺院,佛门人士,搜集资料十多年来写出了五册《近代佛门人物志》、《民国佛教高僧传》六册、《民国佛教居士传》二册、 《民国佛教学人传》二册,以及收录二千馀位缁素大德传记、上下两厚册的《现代佛教人物辞典》。
民国八十三年,于老居士应美国「世界宗教研究院」院长沉家桢博士之邀,到纽约沉府作客。 沉博士聘他为世界宗教研究院研究员,委托他研究海外佛教发展的过程。 此后数年间,他足迹遍及美国、加拿大各大城市,及东南亚各国,访问寺院社团、高僧大德,搜集资料,撰写出《美加华人社会发展史》、《海外弘法人物志》二书。
于老居士著作颇丰,有关佛学之著作,从早年的《向智识分子介绍佛教》以至最后完成的《现代佛教人物辞典》共有三十四种;世俗杂学方面之著作,有《健康长寿手册》、《古今艺文志趣》等十多种;其他散见各佛教杂志及一般报刊者则不计其数。
自民国八十年以后,于老居士受请在台北、台中的佛学院所授课。 最初是圣严法师邀他到农禅寺三慧修学院授唯识课,继而在慧炬佛学会、慕钦讲堂、华藏讲堂、曼殊讲堂等处开设佛学讲座。 后来在中华佛学研究所、慈明佛学研究所、佛光山丛林学院、玄奘学术研究院、中华佛教学院、海明佛学院等院所授课,课程以唯识学论典为主。
民国八十三年,为继承雪庐老人遗志,发扬老人弘法利生的精神,于老居士捐资成立了「财团法人李炳南居士纪念文教基金会」。 基金会的宗旨为:
一、促进雪庐老人受业弟子联谊,举办各种文教活动。
二、举办佛、儒学术讲座,接引知识青年研究佛学。
为了基金会有一个固定的会址,他在台中市学府路 199 号七楼公寓中,买下了二、三层,二楼提供基金会使用,三楼自己居祝 基金会成立翌年,开始发行「弘法资讯」月刊,月印四千份,免费赠阅佛教各寺院、社团。 继而成立「雪庐讲堂印经功德会」,编印佛学书籍,赠送结缘。
迄今刊物发行一二二期,印出丛书七十种,开设佛学讲座五期(每期三、四月),及论语、书法、国画等研习班,并敦请侯秋东中医师每月在雪庐讲堂义诊,同时在中华慧炬佛学会设置「李炳南居士奖学金」,慧炬佛学会中区分会也设在本会,每月还寄送大批佛书到大陆各寺庙、团体。
于老居士自皈依三宝以来,持诵佛号从未间断。 由于深究「唯识」,对于「妄心」深切了解,起一念贪爱、一念□恚,即洞察无遗,烦恼自然消失,心境平静怡悦,恒时充满著法喜。 他极少生病,也极少吃药,包括任何补药、补品都不吃。 虽然他说健康的秘诀只是「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实则学佛后「心无烦恼」大有关。
但是人的肉体终究会败坏,「生、注异、灭」是必经的过程,一期的人生终有落幕之时,二00五年八月二十九日下午二时,于老居士因心脏病复发,离开了人间,享寿七十九岁。
临终前交代不必急救,并从容嘱咐家人及基金会干部,了无□碍的放下娑婆,迎向极乐。 家属、基金会、慧炬佛学会及台中莲社莲友在身旁助念佛号,助念十小时后,面容红润、含笑,头顶微热,呈诸瑞相,必蒙阿弥陀佛接引,安详往生佛国。 纵观于老居士一生,少年投笔从戎,立志报国,历经抗日、战乱、徒步转战三千里。
随政府来台以后即行医救人身命,并从事文化、教育、社会服务工作。学佛以后,弘法讲学,著书立说以救人慧命。 并为报答学佛恩师李炳南老居士,承继恩师弘法利生的精神,设立了纪念恩师的基金会,全部身心都奉献给佛教、奉献给众生,把生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一直做到滴尽最后一滴心血为止!
大安法师,俗名魏磊,出生于1959年3月,籍贯江西南昌。现在是净宗祖庭——江西庐山东林寺方丈、代住持、《净土》杂志主编、净宗研究生班导师。
耀一法师,释耀一,字来了,女,出生于1968年,俗名张家芳,祖籍四川成都,汉族,学历为研究生。耀一法师自幼能歌善舞,酷爱艺术,长大后考入艺术学校,学习六年。毕业后分配到四川艺术剧院,是一位颇有成就的表演艺术家,因为善根福德因缘具足,听闻佛法,即立出世之志。
随佛法师,Bhikkhu Vūpasama(音译乌帕沙玛比丘),为华人。为缅甸承续及传扬雷迪大师(Ven Ledi Sayadaw 1846-1923)禅法及道场系统之 BADDANTA ZAGARA BHIWUNTHA 长老的弟子,现为中华、美国“原始佛教会”及台湾内觉禅林、纽约内觉禅觉会、马来西亚等地的中道禅林
见辉法师,现任台湾首楞严国际佛学研修院教授师。法师多年来在台湾、中国、澳洲、大马和新加坡等地开讲戒律概论、楞严经、天台宗纲要、唯识概论、八大人觉经、四十二章经、金刚经、梵呗等。对经律论大有心得。
觉真法师简介: 觉真法师,江苏南通人,生于1933年。中文名:觉真法师国籍:中国出生地:江苏南通出生日期1933年 觉真法师,香港佛教联合会宗教事务监督,原香港佛教僧伽学院副院长,近十年来为长江商学院
妙善(佛教解释)妙善观音 三皇姑,原名妙善,春秋时期父城(今河南平顶山宝丰县父城)妙庄王与王后宝德之女,因有两个姐姐:妙音、妙缘,排行第三,故称“三皇姑”。妙善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孝女,用自己的手、眼为
叶曼女士,原名刘世纶,1914年生,现年98岁,祖籍湖南,北大毕业,旅居美国洛杉矶,曾任辅仁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幼承庭训,六岁以左传开蒙,1935年被时任北大文学院院长胡适之先生特别录取,就读北大法学院经济系。
广超法师,祖籍福建,居住新加坡,1980年礼新加坡光明山普觉禅寺住持上宏下船老和尚为师,后参学期间在斯里兰卡得南传师承。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