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伽

佛教基础 | 作者: [投稿]

僧伽佛教解释)

  僧伽,自言何国人,因以何为姓。少年出家为僧之后誓志游方。唐龙朔二年,僧伽自玄奘法师西行求法出境之处别迭里山口入唐,始发凉州,经历洛阳,行抵江表,止嘉禾灵光寺,教化水乡泽国渔梁矰弋为生之民众2003年12月30日,经过考古人员初步考证,12月28日从江苏江阴青阳镇悟空村悟空寺华藏塔地宫出土的石函内银瓶确实瘗藏舍利,并且是唐代高僧泗洲大圣僧伽大师、也就是民间所说的“观音菩萨化身的真身舍利,僧伽在佛教典籍中被视为“观音菩萨”的化身。唐朝时的观音像即以僧伽容貌为模本,所以多为男相,以后才演变为女相。

僧伽
僧伽

概述

  僧伽(sēngqié

  1. 略称为僧,意译为和、众,乃和合的意思,故又称为和合众、和合僧、海众。又华梵并举,合称为“僧侣”,为三宝之一。即指信受如来教法,奉行其道,而入圣得果者。或指信受佛法修行佛道的团体。

  2. 梵语。狮子。

  3. 国名。指今斯里兰卡。旧称狮子国。

  4. 人名。为西域名僧俗姓何龙朔初入唐于泗州建寺后居荐福寺。世称其为观音大士化身。

  5. 借指观音大士或其塑像。

  另:

  伽(gā)[伽马射线](gāmǎ shèxiàn);

  伽(jiā)[伽倻琴](jiāyēqín)。

生平

  僧伽,自言何国人,因以何为姓。又称“泗州大圣”、“大圣菩萨”,江苏南通狼山广教寺的开山祖师,传说是观音的化身。生年不详,圆寂于唐中宗景龙四年三月(公元710年3月),葬于泗州普光王寺下。

成长

  出家为僧之后誓志游方。唐龙朔二年,僧伽自玄奘法师西行求法出境之处别迭里山口入唐,始发凉州,经历洛阳,行抵江表,止嘉禾灵光寺,教化水乡泽国渔梁矰弋为生之民众,时有裂网折竿别谋事业者。终有一日僧伽自感因缘不具,乃荷锡北上,途经晋陵国祥寺留衣殿梁后,渡江到达山阳,登即隶名于龙兴寺。自此为化度有缘始露神异。初将弟子慧俨同至泗州临淮信义坊,乞地施标将建伽蓝,声明标下是为古刹故址。居人依言穴土获古碑,乃齐香积寺铭记,得金像一躯,衣叶刻普照王佛字。在场民众惊叹不已,争求布施。山阳令贺跋氏曾见僧伽卧时身体伸展长过床榻,举家惊奇:又睹僧伽示现十一面观音形象,全族欣庆,培加信重,今闻僧伽天眼先见,无比崇敬,遂舍宅增广殿宇,促成一方名蓝,即以出土普照王佛尊号名寺,由是佛光普照,感应四方。

生活经历

  僧伽住持泗州普照王寺期间,神行异踪变现不一,且举一例:女皇武则天万岁通天初,山阳龙兴寺将募捐重修寺宇,师即身临当地民众中,昌言我有五十万钱奉助功德,勿生横议,既而于淮河岸边招呼一船主,劝化布施所载剽略之财,减免刑狱。盗者依言尽舍,佛殿由是立成。未几盗败,拘于扬子县狱,师忽下降慰喻无苦。不日赦文果至获免死刑。景龙二年,中宗遣使迎师赴内道场,帝御法筵,言谈造膝,占对休咎,契若合符,尊为国师,出居荐福寺,帝及百僚皆称弟子。其间,求师祛病疗疾者有之,求师消灾除难者有之,求师趋吉避凶者有之,求师断惑释疑者有之,可谓有求必应,验非虚设。一日,中宗于内殿语师云:京邑无雨已是数月,愿师慈悲解朕忧迫。师将瓶水泛洒,俄顷阴云骤起甘雨大降。中宗大喜,诏赐所建梵刹为临淮寺,师请依佛号普照王为寺名,帝以照字犯天后讳乃御书普光王寺额,遣使送归临淮悬于寺门。景龙四年三月三日僧伽大师于长安荐福寺示寂,世寿八十三岁。

修成

  中宗即令于荐福寺起塔漆身,俄而大风忽起臭气满城。中宗垂问左右是为何因,近臣奏云僧伽大师化缘在临淮,恐是欲归彼处,故现此变。中宗炷香祝之默然许之。瞬间芬芳帝里,倾城叹异。帝令赐绢三百疋,敕有司造灵舆奉全身归泗州普光王寺。及发,群官祖送国门,哀恸都城,即于是年五月五日抵达淮上,还至本处建塔供养。中宗以仰慕不忘,因问万回大师僧伽是为何人?答云观音化身也。法华经普门品云:应以比丘等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这就是民间信仰僧伽为观音化身而礼拜供养的一大因缘。

热门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