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 三字经 幼学琼林 弟子规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千字文 训蒙骈句 笠翁对韵 格言联璧 国学入门 古代故事 百家姓 朱子家训 其他经典
古代故事
  • 上善若水

      孔子观赏着向东流去的水,子贡见了向夫子问道:君子一见到大水便要前去观赏,这是为何呢?  孔子回答:因为它川流不息而且周遍,使生命生生不息却不以为自己有什么恩德,像是有很高的‘德性’;

  • 泰伯采药

      商朝末年的时候,有个孝、悌兼全的人,姓姬名泰伯,是诸侯周太王的长子。他有两个弟弟,大弟叫仲雍,二弟叫季历。季历的儿子姬昌,就是后来的周文王。文王生下来的时候,有一双赤色的雀子嘴里衔了丹书,停在

  • 苏武牧羊

      匈奴自从被卫青、霍去病打败以后,平静了好长一段时间。他们口头上表示要跟汉朝和好,实际上还是随时想进犯中原。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正想出兵打匈奴,匈奴派使者来求和了,还把汉朝的使者都放回来。汉武

  • 阎立本观画

      被人称为丹青神化的唐代画家阎立本。出生在雍州万年(今西安市)一个绘画艺术之家。他在父亲和哥哥的培养下,十六七岁就已落笔不俗,名噪乡里。但阎立本却总觉得自己的水平还比不上一些古代的名画家。  有

  • 师道尊严

      明代著名画家唐伯虎从小就喜欢文学和画画,师从当时著名画家沈周学画。  转眼一年过去了,他画技大长,所画的画已经显现出大家风范,在附近很有名气。唐伯虎开始有点洋洋自得,觉得比起老师的画来自己也毫

  • 救济乡里

      明末的时候,桐城地方有一个张老员外,心存慈善,喜欢施舍。有一年,遇到荒收,米价上涨,一些狡猾奸诈的商人,看到这个情形,反而把米粮囤积起来,不肯出售,于是,老百姓们没有米吃,就起了大恐慌。政府官

  • 两个神童

      北宋景德年间,两名才华超群的神童被地方官同时推荐给了朝廷。他俩一个叫晏殊,另一个叫做蔡伯俙(xī)。  真宗皇帝听说国家出了这样奇异的人才,非常高兴,亲自召见神童,出题考试他俩的才学。若论才学,

  • 世恩夜待

      明朝陈世恩,是明神宗万历年间的进士,他有兄弟三人。长兄是一个学问道德都很好的人,孝顺廉洁,得到乡里的敬重。陈世恩是老二,当时还没有成就。但是,他的德行也如兄长一样为众人所称许,尤其是他那种谦逊

  • 神来之笔

      有一年,孙权在自己的书房中新添了一道屏风,精美的木架上蒙了雪白的绢素。画家曹不兴应召为其在绢素上配画。  曹不兴拿起笔,蘸了墨,准备作画。哪知道稍不留神,毛笔误点下去,他急忙收笔,但已经来不及

  • 一叶蔽目

      三国时期邯郸淳《笑林》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楚国有一个书生,家里很穷。一次,他在读淮南王刘安所著的《淮南子》时,看到书中写着:螳螂捕蝉时用来遮蔽身体的那片树叶,具有隐身的功能。于是他想

  • 推己及人

      东汉末年,曹操在和袁绍作战时,处于下风,他的许多部下对胜利没有信心,都和袁绍进行联络,以备曹操失败后自己好有个出路。  后来,曹操经过官渡之战打败了袁绍,从袁绍那里缴获了这些书信,曹操看也不看

  • 匡人解甲

      孔子前往宋国,到了匡地时,由于阳虎曾经施暴力于匡地的人民,孔子与阳虎长得又很相似,于是匡地的人以为阳虎又来了,赶快报告给匡地的主宰简子。简子听后,马上率领士兵,披上铠甲,驱马前往,将孔子一行人

上一页 1.. 7 8 9 ..16 下一页16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