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 三字经 幼学琼林 弟子规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千字文 训蒙骈句 笠翁对韵 格言联璧 国学入门 古代故事 百家姓 朱子家训 其他经典
古代故事
  • 曾参养志

      曾子,名参,字子舆,是春秋时期鲁国南武城人,从小就很孝敬父母,以其孝行而著称乡里。孔子将孝道的学问传述给他,在《孝经》当中,与曾子以一问一答的形式,把孝道表露开解无遗。孔子嘱托曾子一定要把孝道

  • 两人一心

      越国人甲父史和公石师各有所长。甲父史善于计谋,但处事很不果断;公石师处事果断,却缺少心计,常犯疏忽大意的错误。因为这两个人交情很好,所以他们经常取长补短,合谋共事。他们虽然是两个人,但好像有一

  • 语言的技巧

      曹操很喜欢曹植的才华,因此想废了曹丕(pī)转立曹植为太子。当曹操将这件事征求贾翊(yì)的意见时,贾翊却一声不吭。曹操很是奇怪地问:你为什么不说话?。  贾翊说:我正在想一件事呢!。  

  • 一个半朋友

      从前有一个广交天下豪杰的、很仗义的武夫。他临终前对儿子说:别看我自小在江湖闯荡,结交的人如过江之鲫,其实我这一生就交了一个半朋友。  儿子纳闷不已。他的父亲就贴近他的耳朵交代一番,然后对他说:

  • 一枕黄粱

      有一个书生非常贫困,在旅店里向一个道士哭诉自己没有享受过荣华富贵,如何如何的痛苦。  道士就给他一个枕头,说:这没什么,你先好好休息一下吧。  结果,他睡着之后梦到自己娶了妻子,生了五个孩子,

  • 君子的仁爱之剑

      有一天,子路身着戎装,全副武装地来拜见孔子,见到夫子后,拔起剑就舞了起来,问:夫子,古时的君子,也是用剑来自卫的吧?孔子答道:古时的君子,以忠义为人生追求的目标,用仁爱作为自己的护卫,虽然不出

  • 杨震四知

      东汉时,杨震在东莱(今山东龙口)做太守。有一个叫王密的人,曾经被杨震推荐做了秀才,这时候已经做到了昌邑县令。  在一天夜里,王密身携十余斤黄金悄悄送给杨震。杨震很不高兴地说:老朋友晓得你的心意

  • 许衡心主

      元朝有一个叫许衡的人。在一年盛夏,他路经河南,天气很热,口干舌燥。路旁边有一棵梨树,一些人见了就抢着去摘梨子吃,只有许衡独自一个人端正地坐着,也不看他们。  有个人问他:为什么不吃梨子来解解渴

  •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

      孔子说:我死以后,子夏的学问会越来越好,子贡的学问却会退步。曾子疑惑地问:为什么呢?  孔子道:子夏喜欢与比他贤德的人在一起,而子贡却喜欢与不如自己的人在一起。不了解他的儿子,可以看看他的父亲

  • 行善要及时

      庄周生活贫困,家里经常缺米粮。有一回,他向朋友监河侯借三升小米。监河侯却对他说:可以啊!不过我家现在没有很多米粮,你稍等一段时间,等我向老百姓收一点税之后,再借你三百两黄金。  听了监河侯的话

  • 司马光警枕励志

      司马光是我国北宋时代的大学问家。他小时候和哥哥弟弟们一起学习,自己觉得记忆力比较差,便想办法克服这个弱点。每当教师讲完书,哥哥弟弟们读上一会儿,勉强背得出来,便一个接一个丢开书本,跑到院子里玩

  • 庭坚涤秽

      北宋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善书法,为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  他自小就非常聪明,秉赋过人,而且读书速度非常快,记忆力比一般小孩都强。历史记载,他看了几遍书,就能过目称诵。  他的舅舅每次到他家

上一页 1.. 6 7 8 ..16 下一页16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