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礼仪
  • 存经、诵经与持经礼仪

    进寺门前要端正衣冠收摄身心。进入寺院后,先礼佛,再去拜见出家师父。在佛殿、经堂看到佛像,不论是木雕、铜铸、纸绘、绸、绢画,皆需衣着整齐,向佛菩萨像恭敬顶礼。若有急务亦须问讯,以示

  • 佛教寺院过堂礼仪

    僧尼吃饭都要过堂,早晨、中午到五观堂或斋堂用食。五观之意为:一是思念食物来之不易,二是思念自己德行有无亏缺,三是防止产生贪食美味的念头,四是对饭食只作为疗饥的药,五是为修道业而受

  • 佛教拜佛、问讯与上香礼仪规矩

    进寺门前要端正衣冠收摄身心。进入寺院后,先礼佛,再去拜见出家师父。在佛殿、经堂看到佛像,不论是木雕、铜铸、纸绘、绸、绢画,皆需衣着整齐,向佛菩萨像恭敬顶礼。若有急务亦须问讯,以示

  • 斋堂规矩

    在斋堂就坐应礼让别人。应该将上座或空气好的座位,留给年纪较大的居士。 端碗要用龙含珠的姿势,四指托碗底,母指扣碗边,不可让指甲伸进碗里。拿筷子不可一把抓,不可执太低,亦不可执太高。

  • 法堂或讲堂礼仪

    听经要准时,最好能提前几分钟到场,恭候法师,不应迟到早退。进法堂或讲堂听讲应服饰整洁。执经本应如法(详见前敬法中所说)。坐姿端正,抬头挺胸,正坐摄心,不可左顾右盼,不可拄腭支额或

  • 进殿礼仪规矩

    进殿之前当先净身心,洗净双手。进大殿不可以从门中央进入,除非门很小,只容许一个人走动。较大的门,一定要靠左或靠右进入,靠右进入则右脚先跨进去,靠左进入则左脚先跨进去。除佛经、佛像

  • 谒师、称呼与请益礼仪规矩

    初入客堂,先拜佛,然后顶礼知客师。顶礼法师时,不要面对法师施礼,而应该面向佛像顶礼,顶礼时说:弟子某某顶礼知客师三拜,法师说问讯则问讯,说一拜则一拜,不可违逆师教执意三拜。 拜访师

  • 佛教进入大殿的礼仪

    按照佛门的礼仪,进入大殿应从大门的左右两侧而入,不可行走正中央,以示恭敬。若靠门左侧行,则先以左脚入,右侧行则右脚先入。 除佛经、佛像及供物之外,其余物品最好不要带入。 唯有诵经、

  • 佛教做早课礼仪

    早课是全寺僧众于每日清晨(约在寅丑之间)齐集大殿, 念诵《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心经》各一 遍,在念诵的起止都配有梵呗赞偈。其中,《楞严咒》为一堂 功课,《大悲咒》、十小咒等

  • 佛门的常用礼仪有哪些?

    一、殿堂仪规 古时中国能

  • 去寺院烧香的注意事项

    大家去寺院第一件事肯定是上香. 然而, 其实大多数人都缺乏正确的上香常识, 因此才会被各种商贩钻空子利用. 所以一直都很想写点文章普及一下上香的知识, 希望大家看过之后也能转告自己的家人,

  • 敬僧的礼仪

    (1)尊敬僧的意义 僧在通指佛教所有的出家人,包括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戒叉摩那尼等,不论男女老少,都在僧的范围内。在家佛教徒通常称呼出家人为师父或法师,出家人的身份于在家佛

  • 挂单的礼仪

    1、进单 2、送单 3接单 4起单 挂单规矩乃中国佛教丛林制度所特有,是破除私有私我观念,最前进的社会理想的实现,希望能够传流不断。千里求师,出外参方,挂单为必要的手续。如果进客堂想赶

  • 佛门出入的礼仪

    一、入 1、消假--回寺院后,先到大殿向诸佛菩萨顶礼消假,次至师父处顶礼消假。 2、接驾--见到有法师来,应顶礼接驾。 二、出 1、告假--欲离寺前须先向佛菩萨礼拜告假,次向师父告假。 2

  • 寺院都有哪些称呼

    寺院历经朝代变换,或因用途有别,或因建筑各异,而有种种别称: 院:原意为周围有垣,转称为周垣或指有回廊的建筑物,或指官舍等。直至唐代,因唐代敕令建造大慈恩寺,于寺中筑翻经院,成为佛

上一页 1.. 3 4 5 ..13 下一页13转到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