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礼仪
  • 佛教寺院道场的二十种佛事法会 佛教寺院道场的二十种佛事法会

      法事是寺院道场重要行事之一。在所举办的法事当中,有的是自我忏悔的方式,如忏摩;有的是经大众附议通过者,如布萨;有的是对大众宣说佛法,如陞座说法;也有于新春时为国家、檀那祈福祝祷者,乃至到山门迎春等;一年当中更有春秋二祭,及三皈五戒、八关斋戒的多次

  • 佛教最基本礼仪——进出

    佛殿(即大殿)礼佛,向佛、菩萨销假。倘若不知道佛殿的位置,应合掌、面带微笑询问知道者。已很熟悉的佛寺,入寺的第二件事是向住持师父顶礼一拜或问讯,所遇见的出家师父均须合掌问讯。最圆

  • 佛门仪规常识之敬法

    (一)如何请经、持经: 1.请经时,经要夹于食指与中指之间,食指与大拇指同置书面,另三指置书下。 2.凡持经像,皆当双手捧之平胸,不可将经书只手携行、随意放置或置于腋下。 3.不可将经书卷

  • 佛教待客礼仪

    凡沙门、居士待宾客,除最初问答来意外,厥后当概以佛法因缘及善恶因果等语客,免谈政事、战事、讼事及世间一切无益杂话。并恒于堂中贴一告白,曰:吾家学佛,不谈世事,不用荤酒,不敢歌唱,

  • 迎请佛像仪轨

    一、迎请(众集大殿) 维那:大众一起向上排班,礼佛三拜,分班,迎请佛像◎(除夹道队伍,余人皆在大殿静候)(众人至佛像处) 维那:大众一起向上排班,展具,礼佛三拜,起具,分班维那:香

  • 礼佛仪式

    拜佛宜从佛制,其拜法与俗制不同,兹将拜法详述如下: (一)两手(十指并拢)合掌(斜向上)当胸,站于蒲团之前,两足作八字式,左右足跟距离约二寸左右,足尖距离约八寸; (二)分右掌向下,按于蒲

  • 上梁仪规

    一、洒净 1、 杨枝净水赞:杨枝净水遍洒三千,性空八德利人天,福寿广增延,灭罪消愆,火焰化红莲 南无清凉地菩萨摩诃萨(三称) 2、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三称) 3、 和尚说水文:菩萨柳头甘

  • 拜佛仪规

    几沙门居士女尼亦在内,以下例此。 见佛像时,无塑像画像,皆应整衣礼拜,最少亦须问讯即作揖或合掌。 若在佛殿经堂见佛像,则必须礼拜。 拜时当默念偈云:天上天下无知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

  • 佛教之礼拜千佛法会

    逢年过节,各地均有不同风俗,在佛教,佛弟子们过年的第一件大事,则是到寺院拜佛,礼赞称念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依《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载,弥勒菩萨出生婆罗门家庭,后为佛

  • 佛教礼仪学习

    中国人素重礼仪,在称谓方面亦十分讲究。而佛教的称谓多属中印合璧,不仅特殊,而且颇具神秘色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各界人士与佛教徒的交往日益增多。由于对佛教称谓缺乏了解,往

  • 丛林清规常识

    一、什么叫晋院、升座? 晋院即进院或入院,专指新住持入主某寺而言。相反,若住持卸职,则称为退院。升座在禅林中原指尊宿受拜请而登高座宣说佛法。如《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云:时大师至宝林,

  • 佛教戒律概述

    一、概述 戒律,指佛教徒在日常生活和修行中应该遵守的规定和对行为的限制。戒是所不为,梵文为sīla,译音尸罗,意译贯行,转为行为、习惯、道德等;律是有所当为,梵文为Vinaya,音译那耶、

  • 非佛教徒进入寺庙应注意什么

    佛寺被佛教徒视为清净的圣地,所以,非佛教徒进入寺庙衣履要整洁,不能着背心、打赤膊、穿拖鞋。当寺内举行宗教仪式或做道场时,不能高声喧哗干扰。未经寺内职事人员允许,不可随便进入僧人寮

  • 佛教礼拜要注意哪些问题

    1、在殿堂礼拜时,不能站在大殿的中央,因为这是方丈或住持的位置。 2、有人礼佛菩萨,不能从其头前经过。 3、凡是合掌,不能十指参差、不能中虚、不能将手指插鼻中,但是也不能太底,应该平胸

  • 穿海青的示范 问讯 及礼拜

    穿著海青应注意之事项 (一)上下楼撩衣之法。(上楼撩前片、下楼撩后片,以免衣托地或被踩到。) (二)穿海青时,双手不可下垂,应放掌或合掌。 (三)跪拜时如何撩衣?(双手同撩前片) (

上一页 1 2 3 4 ..13 下一页13转到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