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方法师
  • 真正的境界跟受用就是在与人间万法的接触中

    真正的境界跟受用就是在与人间万法的接触中 我们再看讲义,“从离欲──烦恼说,”刚刚是从见法说,现在从离欲与烦恼来说,“如日朗天空,没有一些儿阴影;即使从此出观,回复平常的心境──世俗智,也自觉得烦恼不起。”我们体会到空性的时候,离欲——离了烦恼的时

  •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记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记  ——体方法师讲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各位大德好!  今天难得的机会,我们大家又共聚一堂互相来谈论佛法。今天要研究的是《妙云集》的《般若经讲记》,前段是《金刚

  • 体方法师《杂阿含》讲座精选

    体方法师《杂阿含》讲座精选 解脱并不难,关键是方法 ————摘自体方法师《杂阿含》讲座 真正解脱的人,是生命全然的展现,不是在语言的表达!你的身心活在这个人间,你得大自在——不偏不倚、不染不

  • 如实观照法要

      如实观照法要  ——节选自《杂阿含经讲记》  体方法师 (著)  按:《如实观照法要》,是根据体方法师《杂阿含经讲记》视频文字版,经整理、加工、筛选、归纳、编辑而成。在编辑过程中,宗强力争把师父

  • 解脱之道 四圣谛与缘起与大乘不共慧

      解脱之道  《四圣谛与缘起与大乘不共慧》  ※前言※  「佛法」,为佛与法的结合词。佛是梵语佛陀的略称,其义为觉者。法是梵语达磨的义译,精确的定义是轨持,即不变的轨律。佛与法的缀合语,应解说为

  • 净土不是一人所化成

    净土不是一人所化成 “浊恶世界的净化,即庄严佛土,这以愿力为本。菩萨立大愿,集合同行同愿的道伴,实践六度、四摄的善行去庄严他。有以为一人成佛,世界即成为清净,这多少有点误解的。菩萨在因中教化众生,以佛法摄集同行同愿者,同行菩萨行。结果,佛与所化众生

  • 感悟

    感悟 当夜静寂寂放下疲累的身子时, 总是升起一股忆念的情怀…… 导师已宁静的契入真理,默默的走了, 正如他说的像一片落叶,随着流水而逝…… 无限怀念,无限的感恩,也激起跟随足迹的心愿, 满腔热忱,面对岁月的捶炼, 品味人间的无常,体验人性的变幻, 得与失,顺

  • 苦 不知道黑暗的苦,不珍惜光明,不知道痛苦、烦恼,不知道解脱的乐,不是这样子吗?很多人都说‘师父我没有办法,叫我修行我没有办法,’我说:‘很好,继续去受苦,苦够啦你就会回头。’你还没有苦够嘛,你并不觉得痛苦嘛,你不觉得烦恼嘛,所以你在那边还一直在爱

  • 在实践中修正

    在实践中修正 所以学法,把这个法明白了,根本的要义把握了,不但是古时能解脱,现在的人修习大乘法同样能解脱。但是要探讨,要先得正见,生活中如何实践能达到这样的体悟跟受用,这个是要付出心血跟用功的,不可能凭空掉下来让你得到。 所以大家也不用急,看到这一经

  • 你是要迈向解脱呢,还是要迈向情执呢?

    你是要迈向解脱呢,还是要迈向情执呢? 如果用凡俗的心情,会认为我们这种人无情,我们一定会被毁谤,还会被告的,但是不要忘记,我们佛法讲究竟解脱,到底是解脱什么?只要你还有一丝丝的实有见、实有感,你就不可能于一切法中解脱。法还是要照真理实相去谈,即使我们

  • 善哉沙门 必得解脱

    善哉沙门,必得解脱。 好我们继续,现在讲第1175经下册第9页,这是这个解脱主题最后的一经,一个解脱者的心境是怎么样,这一经也很奇特,我们来看经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尊者僧迦蓝,于拘萨罗人间游行,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彼僧迦蓝

  • 破无明

    破无明 我们的知见就像电脑的程序,熏习那么久,无始以来的生命都在熏习中,里面的程序既深且远,就是在讲这个,如何改变他?如果没有那一份明白,他的运作程序永远是在颠倒执着、我见中,怎么能够解脱呢?所以问题在哪里? 既使是千年暗室,乌鸦鸦,‘乌鸦鸦在无明里面

上一页 1 2 3 4 ..14 下一页14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