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凯法师
  • 凿井的启示

      凿井的启示  圣凯法师  ——修行需要真正的凿深井的精神,要有不见水源,誓不罢休的气慨,需要锲而不舍地追求,要一门深入,几十年如一日。只有这样,才能完善圆满的人格,成就无量智慧与福德。  前几

  • 八风吹不动

      八风吹不动  圣凯法师 苏东坡被派遣到江北瓜州任职,和他的好朋友佛印禅师所住的金山寺只隔着一条江。有一天,苏东坡坐禅欣然有得,便做了一首偈子,来表达他的境界,并且很得意地派书僮过江把偈子送给禅

  • 一根刺的启示

    一根刺的启示 圣凯法师 在《圣经》里有这样的一个故事。 在耶稣所有的门徒中,保罗是非常特殊的一位,他不但有学问、有才干,而且有统御的能力,是当时众教会的领袖。 可是保罗身上有一根刺。保罗在给哥林多教会的信上并没有明说这根刺代表什么。许多解经家猜测这根刺可能指的是保罗的眼疾,也可能是指保罗的牢狱之灾。不论是什么,以保罗灵命之刚强、信心之坚定,他以“刺”来形容,可见带给他的痛苦有多么深切,以至于三次来求告主,叫这根刺离开他。 不过上帝并未应允他,只告诉他“我的恩典

  • 爱的无常、当下、柔软

    爱的无常、当下、柔软 爱的无常 有人说,情爱一场,在法国是一出喜剧,在英国是一出悲剧,在意大利则是一出歌剧;如果在美国,现在的情爱已成为一场闹剧。不知道情爱在我们中国,是什么剧呢?反正是一场剧。 从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上,可以看到许多怵目惊心的报导,情爱的结果不是毁容就是伤害、毒杀,制造了很多骇人听闻的丑陋事端。于是,很多人似乎觉悟了,这个世界并没有真正存在的感情;有的人执迷不悟,仍然在苦苦地追寻那心目中的王子或公主,期望奇迹的发生。 世间流传着一个神话,在很早的时

  • 多情与无情

    多情与无情 圣凯法师 多情与无情,有时看起来总是相待对立,可是有时却是统一的,佛陀是最好的榜样。 在佛陀即将涅槃前,对比丘作了最后的教诫:“是故比丘,勿为放逸,我以不放逸故,自致正觉。无量众善,亦由不放逸得。一切万物,无常存者。此是如来末后所说。”(《长阿含经》第二,《游行经》)在《遗教经》中则说:“汝等比丘,常当一心,勤求出离,一切世间动不动法,皆是败坏不安之相……”这是最感人的情景,正如一位伟大的慈母,即将远行之际,唯恐儿女们不知照顾自己的饮食起居,所以再三叮咛。佛

  • 和佛菩萨在一起

    和佛菩萨在一起 圣凯法师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总有许多想不通的事物,对于我们这些出家人,也会有许多的疑惑。出家这么多年,也习惯了那些充满好奇与怀疑的眼光。 我是一个凡夫,我有许多烦恼习气,我不想装作圣人,作为人,总有那么一点寂寞。有一点,也是无可怀疑的,寂寞来临,会使人陷入一种不知所措的境地,那种感觉会使平时“呼风唤雨”的你感到英雄气短之时。 许多人给我来信,倾诉那种深深的寂寞之痛苦,我也只能告诉他一些世间的办法:看看旧信,翻翻相册,到外面去走走……。其实,万法唯

  • 当下的幸福

    当下的幸福 圣凯法师 这个世间什么是最珍贵的?不同的人或许有不同的答案,但是一般人都会认为“得不到”和“已失去”是最珍贵的,因为生命不可能重复,也不可能再去拥有“已失去”的幸福与快乐;“得不到”的事物永远充满神秘与好奇,令人倍觉珍贵。下面,一个故事或许让你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理解 从前,有一座圆音寺,每天都有许多人上香拜佛,香火很旺。在圆音寺庙前的横梁上有个蜘蛛结了张网,由于每天都受到香火和虔诚的祭拜的熏托,蜘蛛便有了佛性。经过了一千多年的修炼,蜘蛛佛性增加了不

  • 无尽的叮咛

    无尽的叮咛 圣凯法师 您终于走了,走的那么安详,那么平静。您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您终于能够回到阿弥陀佛的怀抱,实现您一生的夙愿。这几天,我一直担心如果您在佛学院放假后往生了,我便不能为您念佛。现在,您终于让我能够实现我的诺言。 静静地站在您的遗体前,看着稍稍张开的嘴角,仿佛您还在和我谈话,与我交流。其实,有些事情应该让您知道,因为您最关心我,总是劝我应该留在中国,为中国佛教多做一点事情。我总以为等以后有机会再告诉您我自身的一些私事,可是您再也听不见了。其实,我应

  • 红炉白雪──一位“痴汉”的心

    红炉白雪── 一位“痴汉”的心 ──读印顺导师《华雨集》(五)有感 佛法的缘份真是不可思议,有些人虽然从未见过面,却结下深厚的法缘,我与印顺导师就是这样。出家后不久,便接受师父的指导开始学习佛法,而最先系统阅读的书竟是导师的《中观今论》与《中观论颂讲记》。从那时开始,便一直不断地拜读导师的著作,从中汲取思想的营养。导师以流畅的文笔,深入浅出的说理,带著深深的宗教感情的笔调引导我进入一个真实的世界──佛法的世界。他以菩萨的悲心,提出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使我明

  • 兰花的思索

    兰花的思索 昨天,窗前心爱的兰花开了,由一片片小绿叶围绕的小圆圈中,两朵小小的兰花盛开于其中,花中有三四条小小黄色的花蕊,显得小巧玲珑,清新悦目。它没有牡丹花的高贵,没有芙蓉花的娇艳,没有桃花的五彩缤纷,没有梅花不屈的气质,但我却感到它的飘逸、潇洒、清高、超尘脱俗。它犹如白衣天使,从辽阔无垠的莽野中给我送来绿的信息。我不禁用手轻轻地抚摸,因为我从来不知道它会开花,偶然而得之喜,非是言语所及。也许没有人知道它在盛开,惟独有我孤芳自赏。我想:如果我片时的疏忽,将会留

  • 修行境界:此时无声胜有声

    修行境界:此时无声胜有声 道究竟如何在行者当下去体证,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因为道不是一种客体,一种认知对象,而可以作理智测度。从禅宗来说,这种理智测度正是情识的分别作用,是无明烦恼的根本,必须勘破。所以必须引发般若智,以般若慧观察万物,了悟一切万法无非如如空寂。可是,悟道大事毕竟是禅者的切身体会,一切师友的言说启发,只是助缘的方便。 《五灯严统》卷二记载道谦悟道是由于参禅无着力处,而求助于友人宗元, 由宗元的提示而得契入。如《五灯严统》说: 元告之曰:……途

  • 相遇不是用来生气的

      相遇不是用来生气的  圣凯法师  有一位金代禅师非常喜爱兰花,在平日弘法讲经之余,花费了许多的时间栽种兰花。  有一天,他要外出云游一段时间,临行前交待弟子,要好好照顾寺里的兰花。在这段期间,

上一页 1.. 10 11 12 13 下一页13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