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法师
  • 祗树给孤独园

      207、祗树给孤独园  佛悟道后说法四十九年,智者大师将佛所说的这些教法依顺序分为五个时期,分别为:华严、阿含、方等、般若、法华涅槃时。每一时期的长短不一样,所谓:华严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

  • 在黑暗中求光明

      208、在黑暗中求光明  时已夜深:这个时候已经是深夜。没有佛法的日子,众生内心被无明烦恼所障,人生如漫漫长夜,充满了苦难和恐惧。  《杂阿含经》盲龟值孔的故事喻人身难得:  当大地悉成大海时,海

  • 随业流转的天人

      209、随业流转的天人  有一天神:有一位天人。  各种宗教都认为有天堂与地狱的存在,佛教也肯定天堂与地狱存在的事实。佛教认为天堂有三界二十八天之分。所谓三界二十八天就是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

  • 充满正能量的光明

      210、充满正能量的光明  殊胜光明:天人身上放出祥和灿烂的光明。  此天神名释提桓因,为菩萨示现之忉利天主,护持佛教,已蒙佛授记,故能放殊胜光明。《璎珞经》云:汝今天帝释,功德众行至,千佛兄弟过

  • 无尽灯遍照,饶益于群生

      211、无尽灯遍照,饶益于群生  遍照园中:(天人身上散发出的光明)照遍了整个祗树给孤独园。  悉达多太子诞生到这个黑暗的世界,为众生带来了光明。舍利弗说佛未出世,我犹如盲人。经云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 探秘佛土

      212、探秘佛土  来至佛所:来到佛所住的地方。  佛的住处因其境界称作常寂光土。《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云:释迦牟尼佛名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其佛住处名常寂光,常波罗蜜所摄成处,我波罗蜜所安立处,净波罗

  • 恭敬礼拜

      213、恭敬礼拜  恭敬礼拜:恭恭敬敬地向佛礼拜。  印光大师说: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若无恭敬而致亵慢,则罪业愈

  • 佛陀的常随众

      214、佛陀的常随众  站立一旁:(天人恭恭敬敬的礼拜后)站立在一旁。  慈悲伟大的佛陀,惠施恩典一切众生,普洒甘露法雨,滋润无明众生枯干的心田。佛陀的谆谆教示,又是苦海中的法船,接引众生从生死的此

  • 三藏十二部

      215、三藏十二部  以偈白佛言:(天人)以偈颂的方式向佛请教。  偈:梵文音译偈陀,也有译伽陀、伽他的,简称偈。意为颂、讽颂,是一种表示恭敬高雅的文字体裁。偈颂是我们经常说起的三藏十二部中的一部。

  • 生命形态的科学划分

      216、生命形态的科学划分  众天神与人:众多的天神和人。天道众生和人道众生是六道中的两道。  六道,又名六趣、六凡或六道轮回,是众生轮回之道途。六道可分为三善道和三恶道。三善道为天、人、阿修罗;

  • 渴望得利益

      217、渴望得利益  渴望得利益:许多天众与人们,渴望得到现世生活的种种利益。  《杂阿含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对师徒,靠表演维生:一人在下面以肩膀托着木杆,另一人爬到木杆顶上。师父对徒弟

  • 思虑求幸福

      218、思虑求幸福  思虑求幸福:思惟如何才能获得吉祥幸福。  佛教幸福观的究竟内涵是:不要试图摒弃或改换相对的存在状态,而应了解它的真实本质,体悟它本具的完美,享用它自然的奉献,感受它圆满的幸福

上一页 1.. 17 18 19 20 下一页20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